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优化乡村建设模式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优化乡村建设模式研究

来源:振兴乡镇 时间:2023-11-30 10:18:01 推荐访问: 乡村 乡村三八妇女节主持词 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方案

涂 爽 徐玖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发挥多重功能,提供优质产品,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党的二十大报告也特别强调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乡村宜居的生活空间的打造,而且作为分类推进乡村发展的重要手段,乡村建设本身也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从广义上讲,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社会学、建筑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内容,是多学科、多专业紧密合作下的系统性解决方案〔1〕,体现着乡村文化、居住、生产、生态等多系统关系。从狭义的视角来看,则为乡村物质形体的空间建设〔2〕,是以改造乡村物理空间环境而进行的实践活动。

乡村建设的现实演进是随着乡村生产生活动态变化发展着的,并且随着国家治理、城乡关系、乡村价值观念等发展进行适应性调整。当前,乡村建设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因而,实现自然山水相得益彰,以有序空间承载乡村社会,让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繁荣发展、充满诗情画意的空间载体,是当前乡村建设行动中的主要任务。

作为人类最为古老的建设活动,乡村建设始于人类聚居生活〔3〕。当然,乡村建设活动最初的目的,也仅仅是先人为满足生存之必需,而后逐步演变为囊括社会、经济、文化乃至艺术、宗教等考量,成为兼具生产与生活、物质需要与精神寄托的空间载体建设活动。

1.乡村建设的探索

从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时期的“制度乡村建设”(1912年以前)。这一阶段的乡村建设,无论是满足乡村居民的居住目的和生产需要,抑或是乡村社会的治理,均可被视为宗法制度的产物。通过乡村治理,来施加对人的思维和意识的约束,从而实现统治需要的空间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统一〔4〕。第二阶段是中华民国时期的“救国乡建”(1912年-1949年)。这一时期由于国家面临内忧外患、治理失序、文化自信丧失、经济秩序混乱等,该时期涌现无数仁人志士试图通过重构制度框架、文化复兴和经济发展等诸多途径进行乡村建设,以达到救国目的。第三阶段是新中国的持续探索(1949年至今)。这一时期随着我国国家治理、城乡关系的调整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等,第三阶段内部同样可以归纳出更为细致的特征〔5-6〕。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历社会主义改造后,构成了城乡二元结构,承载了社会主义理想的乡村建设活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拉开农村改革序幕,促进了乡村空间到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转变。2003年以来,城乡差距开始受到关注,并通过顶层设计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城乡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也逐步进入人们视野。上述关于乡村建设的阶段划分及其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是对我国乡村建设实践的概括,与国家关于乡村治理、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乡村价值观念的转变密切相关。

2.乡村建设的主体

从主体来看,乡村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模式,分别为政府主导模式、建筑师主导模式和自发性的乡村建设模式〔7〕。政府主导模式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侧重于对整体的规划、住宅设计以及对传统村落的开发与利用;
建筑师主导的乡村建设改造侧重于利用现代的工艺流程、结构或符号等,与乡村本身的生产生活进行融合,其代表性主体有企业、非政府组织等〔8-9〕。自发性的乡村建设改造则主要来自本地的实业家或知识分子,基于自身对乡土的厚重情感,激发他们超越传统,实现乡村建设和经济利益的结合与创造。当然,上述乡村建设主体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往往也并非独立进行的,而是呈现多主体共同缔造,呈现“共同”与“协助”的关系〔10〕,并以此来发挥不同主体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优势。

乡村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乡村建设不是也不能停留在规划与设计层面,还需要注重后续的落地和实现过程,比如建设、运营和治理等诸多环节。现有研究关于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环节的关注明显不足,而关于乡村建设工程模式的研究也是对现有乡村建设理论思考的补充,同时也为上述不同主体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有益启示。

1.三类乡村建设模式比较

当前,我国乡村建设中通常采用的有传统DBB模式、D-B模式和近年来兴起的EPC模式。所谓DBB模式即设计-招标-建造模式(Design-Bid-Build);
D-B模式是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Design-Build);
EPC模式是工程总承包模式(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又称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模式〔11〕,三种模式特点见表1。

表1 不同乡村建设工程模式的特点

整体上讲,三类模式在乡村建设中各具优缺点。DBB模式,在立项之初进行项目论证和可行性预估,通过前期评估再立项设计。此模式呈现直线式的运行流程,即在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需要依次进行,各环节之间具有时间上的继起性。在实践中该模式运作较为成熟,有利于子项目的合同管理、风险管理等。但是,由于线性流程关系,导致项目周期拉长,且项目设计和施工之间有时难以协调,从而削弱对工程的控制能力,也难以划分工程事故的责任。

D-B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利于促进设计与施工的早期结合,以便发挥设计和施工双方的优势,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但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范围。如要求建设项目简单、投资少、建设工期短,而对于纪念性建筑,要求其具有永久性、造型的艺术性以及细节处理等技术;
对于新型建筑而言,在立项之初就包含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设计方或施工方经验较为匮乏,从而隐藏了施工风险。

EPC模式赋予了总承包人在项目中的自由度,通过发挥总承包人的协调作用,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的有效衔接,从而对项目建设周期、施工成本和工程质量具有更高的可控性。

2.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缺乏联动

从乡村建设的本质来看,宜居宜业是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乡村生产、生态、生活具有高度联系的特征,如果仅仅只注重其中的一个方面,如只注重其中的居住方面,则丧失了乡村作为传统聚居地的特点,乡村文化、风俗习惯也难以附着。首先,依赖性是乡村建设工程中最广泛也最根本的顽疾,其核心特征是完全依靠政府输血维持乡村建设。也就是说,乡村建设的投入完全依赖政府财政投入,缺乏自主性和可持续性。其次,表面化是乡村建设中另一个突出的顽疾。极易以“好看”为基本点,大面积开展形象化工程。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后,没有对后续的规划做出思考。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从根本上来看,是在乡村建设设计伊始,缺乏结合乡村产业联动的考量,使得建造与产业发展脱节,从而带来了后续的治理问题。

(2)建设规划与乡村特色结合不紧密

规划先行,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先上。这一度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金科玉律,通过搭建良好的发展环境,来吸引产业的落地。这种思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屡见不鲜,乡村产业发展也应同样如此吗?乡村本身蕴含着文化、居住、生产、生态等多系统关系。但在实际的乡村规划中,往往照搬城市引进产业的思路,缺乏通盘考虑的过程。诚然,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建设同样依托于乡村产业基础,但在规划层面就通过整齐划一的规划方式,脱离乡村本身的文化特征、资源禀赋、自然条件等,从而导致了产业发展上的“孤军奋战”。要想形成各具特色、互为协调的发展格局,必然要求在市、县级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各村依据已有的产业基础或优势产业,形成乡村特色产业。乡村建设在项目设计和规划中,需要更加关注民意,充分尊重村庄本身的文化标签。

(3)难以形成可复制的制度框架和体系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对乡村建设模式的探索,需要在制度框架、治理体系、监督和评估机制等方面制定可复制推广的成熟做法,来满足我国不同区域乡村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乡村建设。特别是,有一些地区具有一些较为成功的乡村建设经验,但缺乏对其进行研究和总结,导致其探索仅限于该村庄本身而陷于“孤芳自赏”的境地。由于我国乡村数量众多,也呈现出不同的乡土文化、产业基础、地域特征,加快推进乡村建设,则需要不断在已有乡村建设模式上挖掘形成可广泛复制的制度框架和体系。

1.推动“产业+乡村建设”模式

培育乡村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是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乡村建设不同于城市建设,乡村建设的目的和未来应该是寄托乡愁的家园,而不是成为城市的附庸,更不应是拥挤不堪的节假日旅游热点。只有基于乡村固有产业产品、风土人情,形成专属的“产业+乡村建设”模式下独特的美丽景观,中国乡村建设才能呈现出不同地域不同景观、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万紫千红满眼春。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产业振兴,农民才能富裕。有了产业,乡村建设才有了魂,但如果只有产业,失去乡村本身的乡土文化,乡村振兴始终缺乏外在的形象加持,产业就像一棵只有主干没有枝叶的大树。具体而言,就是将产业与当地的生态、风土人情进行有机融合,形成系统化的体现乡村文化、特色乡村产业的聚居地。

2.建立可复制的乡村建设模式

建立可复制的乡村建设模式,并不是要求建成“千村一面”、缺乏个性的乡村社会,而是在乡村建设制度框架、建设思路、遵循原则、工程效率等方面,形成可复制的经验,从而指导更多的乡村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大政府对相关研究的支持力度,这是探索乡村建设模式的关键和基础。在乡村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专家学者献计献策、建筑师和村民广泛参与的各方面作用,以建立乡村建设的制度框架、治理体系、监督和评估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经验。不同地区均有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通过对实践中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进行总结,从而形成在广大乡村建设中可以复制实施的制度框架和建设思路,比较各类乡村建设模式的工程效率,明确乡村建设各方的责权利关系,从而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建设模式。

3.加强对乡村建设过程中文化建设的关注

首先,对优秀的家风乡风进行整理、挖掘及传承教育。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优秀的家风乡风逐渐被人们遗忘和漠视,重拾这些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家风乡风,安排专人整理、发掘,并做好对下一代的教育宣传,以留下我国乡村文明的根。其次,对优秀的乡村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整理保护和传承展示。对于乡村的非遗资源,要做好挖掘、整理,并做到后继有人。非遗资源的作用在乡村振兴中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诸如可以活化发展乡村体验旅游,可以开发成乡村手工艺品,通过建设乡村非遗体验馆和乡风家风展示馆,这些形式都可以大大增强乡村的文化自信。

4.创新乡村建设模式融合发展

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重要载体,在各类建设工程模式采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模式的特点,优化形成独特的乡村建设模式。首先,在乡村建设中,要做好前期策划与风险掌控。由于乡村建设本身要求体现乡村的独特性和差异化,这就形成了乡村建设项目内容繁杂、规范性较低的特点。因而,在前期策划阶段就需要详尽掌握项目情况和实际需求,对建设项目进行预期设立与可行性评估。其次,要实现技术落地与设计优化。目前乡村建设项目较为人诟病的地方就在于不切实际、实用性不强。如在EPC模式中,就需要同乡村整体规划与产业保持相对一致,既要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同时也需要体现项目的实用性。再次,重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与资源利用。EPC模式的合同关系较为简单,项目管理效率也较高,在项目设计、施工等发包过程中,有利于降低沟通成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按照预期控制成本,对成本控制的好坏甚至直接影响项目能否顺利进行。最后,在乡村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实际上采用了不止一种模式,这能充分利用不同模式的优势,避免同一类模式存在的不足。

总的说来,传统分散小项目模式和EPC一体化模式各有利弊,还应根据乡村自身特点、业主本身的诉求、当地政策要求等来综合考虑模式选择。模式只是工具,乡村建设的核心还是需要有水平、有情怀、能深刻理解乡村特点的设计施工队伍,只有在好的设计施工队伍搭配上好的模式工具时,才能做好真正符合乡村要求的乡村建设。

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打造乡村居住空间、寄托乡村文化和乡土价值的系统工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不断优化乡村建设工程模式,对促进农村居民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正视与城市建设的差别。乡村建设本身具有其规律和特点,在设计理念、技术采用以及建设方式上均与城市建设显著不同,因而在采用新的建设工程模式时,不应照搬照抄,而是需要充分考虑乡村建设规律,适度增加一些弹性和留白,保留乡村本身所固有的乡土气息。其次,要充分体现村民的参与感与获得感。乡村建设是为村民服务的,满足他们的生产生活需求,村民才是乡村建设项目的使用者和决策者。但由于村民本身观念、认知和理念等方面的局限,对乡村规划、建设工程等的认识和参与意愿不足,特别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村民更是置身事外。所以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将村民的切身利益与建设项目进行结合,充分保障村民的控制权和主动权,在制度层面加强村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最后,乡村建设项目建设主体的转型与担当。无论采用哪一种乡村建设工程模式,都需要建立责任可追溯机制,建设主体需要对项目建设效果负责。特别是在采用多模式结合的情况下,参与项目设计、建设和管理的主体较多,这就需要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做好充分的策划和设计,厘清各方的权责利关系,来保障建设工程的实施效果。

猜你喜欢建设走好关键“五步” 加强自身建设人大建设(2019年9期)2019-12-27自贸区建设再出发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抓好“五化”建设 促进代表履职人大建设(2019年1期)2019-07-13规范组织建设强化为民服务共产党员(辽宁)(2019年12期)2019-07-09“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人大建设》伴我成长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保障房建设更快了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人大建设(2017年7期)2017-10-16“四个推进”建设平安鹤壁人大建设(2017年4期)2017-07-21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