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共情修辞与文化向度:纪录电影《大学》的“精神共同体”叙事

共情修辞与文化向度:纪录电影《大学》的“精神共同体”叙事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4-03-07 09:00:03 推荐访问: 修辞 共同体 叙事

袁钺

【摘   要】纪录电影《大学》围绕四位清华学人交叉叙事,从年轻稚嫩的大一新生到白发婆娑的荣休院士,将大学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个体命运的发展过程中,让观众看到了这些国之栋梁的朴素与伟大、执着与坚守。本文从共情修辞、文化向度、叙事方式三个维度阐述“精神共同体”的引领作用,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旁观者,都可以在电影中照见自己对于大学精神的理解,同时对青少年进行积极正向的价值引导,进一步展现了电影的社会功能与教育价值。

【关键词】大学;
共情修辞;
文化向度;
精神共同体;
纪录电影

【基金项目】2022年桂林旅游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学科竞赛+项目模拟”双驱模式下影视类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应用》(2022XJJG014);
2021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工程一般项目A类《基于OBE理念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2021JGA355);
2022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工程一般项目B类《能力导向四级递进:传播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2022JGB401)。

大学是梦想和青春汇聚的万花筒,既体现了时空意味,又承载着教育意义。大学见证了我们的美好青春,同时它也是我们接受高等教育、找到人生价值、走向社会发展的一段生命历程。《礼记·大学》中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凝练地概括了大学的终极目标,也是大学普遍意义上的精神内核。纪录电影《大学》围绕“高考、毕业、入职、退休”四个不同的人生阶段,诠释了四位清华学人的大学经历和人生选择,折射出青春理想的群体性光芒。电影采用主人公口述,充分展现校园生活的内在张力和影像语言的叙事魅力,让抽象的“精神共同体”变得具体鲜活,真实可感。

一、共情修辞:大学青春的话语跃迁

大学作为青春想象的场域,承载着太多对美好教育的期待与希冀,也是塑造一个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阶段。开篇唱起“西山苍苍,东海茫茫”,电影中四位主人公的生命画卷徐徐展开,有初入清华的莘莘学子,有强烈使命担当的知识分子,有海外归国的青年教师,有家国情怀的世家学者,他们都处在人生的转折点上,通过交叉叙事,细腻地刻画出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与精神世界,展现出不同阶段的大学理想与永恒青春。

(一)少年——高三毕业生严韫洲入学

2018届高三毕业生严韫洲,在父母的陪同下完成了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的面试。在得知领军人才选拔及自强计划复试上海排名第一时,父母和他由衷地感到开心。他在自己18岁的生日现场说道,“只有10岁前过过生日,之后的每次生日都是期末考试,期末考试的成绩就是最好的生日礼物。”电影中另一位已被清华录取但不一定能选择商科的小姑娘,面对自己强势的家长,当时的招生老师说道,“大学是你去上,人生是你在过,选择应该自己去选。”等待招生录取结果的过程是如此漫长且煎熬,这些电影中的时光片段,是进入大学千千万万学子的真实写照。高考后的严韫洲,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由清华录取通知书的立体微型模型转场到清华园,作为太多年轻学子的仰望之巅,这是严韫洲未来值得奔赴的人生。

(二)青年——博士研究生宋云天毕业

与每位准备毕业、走向社会的学生一样,清华大学水利系的博士毕业生宋云天站在人生的重要关口,选择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个人强大的信念感让他把自我的价值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建国七十周年的这个时刻,他选择离开祖国的心脏,决心扎根基层,就如同鲁迅先生所说“愿为萤火,发一点光”,哪怕被误解,被质疑,也要坚持自己的路。宋云天毕业后,被选调担任河南省新乡市前姚村第一书记,在家人和女友的支持下,践行自己“造福一方百姓”的理想。他要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给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1]。电影中老师、长辈、女友等不同角度的意见交织,建构了从理想主义到现实焦虑的青春记忆,从象牙塔空降到基层的第一书记,他将面临的工作远远不止“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那么简单。

(三)壮年——留美学者蔡峥入职

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申请成立天文系的报告现场,指出清华大学天文学系的建立对整个理学院的完备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归国的蔡峥老师,是一位正在求职清华的青年教师,他的专业是“仰望星空”的天文学,但却是一项非常孤独和艰苦的工作。采访中蔡峥说道,“他最高兴的决定,是拿到了一张回国的单程票,再也不用往返了。”他放弃美国优越的科研条件,面对国内资金、设备、技术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内心感慨“做一件事真不容易”,却暗暗下定决心用自己的设备和技术让中国天文事业在短期内赶超世界一流。“大学以探索、创造知识为使命,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实践为基本方式,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理性为根本任务本身决定了大学的世界性、国际性和人类取向”[2]。蔡峥老师入职清华大学后,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一直在为中国天文事业赶超世界而奋斗,光谱巡天望远镜项目在全球合作的背景下持续推进。

(四)暮年——大学先生钱易退休

电影中的钱易先生平和温暖、虚怀若谷,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荣休院士,总是拎着一个印有“清华大学”校徽的公文包走路上课,耄耋之年仍躬耕于三尺讲台,年近九旬却依然保留站着上课的习惯,始终坚持在讲台上奉献光和热。退休后,继续专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钱易先生在院士荣休座谈会上谈到,“工作没少做,但是收到问题却总比成绩多,还需要多做事。”始终坚守教学一线的钱易先生,其父是著名历史学家钱穆,钱家五兄妹皆是教师,可以说家学深厚。在教书育人理想的薪火相传下,每年过年的时候,钱易先生都会去给自己的老师拜年问候,在恩师许保玖先生的家里挂着一幅画,落款就是“学生钱易赠”。纵然早已桃李满天下,接过这份使命的钱易先生始终谦虚低调,时时刻刻体现着清华“行胜于言”的校风。

电影唤起了观众对于青春的怀念以及对于大学的回忆,每一位主角都是平凡且伟大的,从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到耄耋之年的荣休院士,他们用一生时光去追寻理想的光辉、真理的精神。大学是塑造一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舞台,不同的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困境,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和坚持,这也许就是青春的意义吧。

二、文化向度:大学理想的文人风骨

“从中世纪大学到近代大学,到现代大学,再到后现代大学,大学的理想经历了从绅士教育到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再到创办高科技企业的转变。近千年的历史上,高等教育的职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惟一不变的就是大学对精英的追求”[3]。精英意识来自于个体对于品质的不懈追求,个人理想源自于对文人风骨和大学精神的坚持与信仰。纪录电影《大学》的宣传语就是“理想与你皆耀眼”。当我们面对不完美的世界时,大学交给我们的理想主义如何安放?四段故事线索告诉我们,理想是怎样萌发、生长、绽放和坚守的,同时也展现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互动。

(一)奋斗——在读本科生严韫洲

在充斥成功学的信息化时代,年轻人在承受巨大压力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功利主义价值观的侵蚀。习总书记非常重视理想信念的教育,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电影将对理想信念的表达嵌入视听语言之中,润物细无声地向年轻观众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传递大学精神,内化为他们认同和接受的理想信念。我们向往大学,其实就是向往能够通过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清华大学作为多少学子的心中理想,书写了多少青年的求学历程,而求学的过程更是每个学子难以忘怀的奋斗经历。进入清华大学对于严韫洲来说,人生奋斗的理想刚刚开始。来到新的环境,面对学业、人际以及疫情的挑战,这既是高考的结束,亦是成人的开始。振奋人心的野营拉练和青春懵懂的新生舞会,让屏幕前的观众都会怀念那种集体团结的力量和情感萌动的羞涩。在大三时,严韫洲加入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课题组,在迎接新挑战的过程中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属于他的人生刚刚开始。

(二)奉献——基层选调生宋云天

生于大学的理想,正如清华大学校歌中所写,“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肴核仁义,闻道日肥”“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电影中以水利博士宋云天的视角,展现了初入社会时的艰难选择。在河南省2019年定向清华大学招录选调生宣讲会现场,宋云天直接表达了自己要去基层的念头。在学生工作系统专职教师招聘面试现场,宋云天更是表明要去基层地方政府服务,造福一方百姓,这是他最大的理想。摆在他面前的两难境地,一边是稳定体面的清华教师工作,可以施展毕生所学,满足家人期望以及对女友未来的保障,一边是下到基层一线服务百姓,这是一份充满未知且艰苦卓绝的工作。他没有去追求世俗意义的成功,冲破重重阻碍,选择了挑战,坚持了理想。

(三)探索——青年教师蔡峥

天文探索的道路是孤独又寂寞的,蔡峥老师的奋斗道路更不是一帆风顺的。镜头从缓缓开启的天文望远镜,不断延展至远处的西山,此刻科学与情感,个人与理想交织在一起,夏威夷的莫纳克亚山,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学研究场所之一,正是蔡峥老师仰望星空的地方。蔡峥老师在国外研学的时候,在天文领域已有一定的建树,甚至获得了“哈勃学者”的称号,但是这些并没有留住他回国的脚步。他的理想不仅是推动光谱巡天望远镜项目落地中国,更是发展中国探索宇宙的设备与技术,力求在基础科学研究上不再受制于他人,为中国甚至全球探索宇宙、发展航天贡献中国人的一份力量。“想要领先就要有自己的设备和技术,中国一定要有人做。”这是蔡峥的理想与信念,也是他加入清华大学天文系的动力。蔡峥老师希望去探索宇宙的奥秘,这种追逐梦想、敢于探索的理想带给观众强大的精神引领作用。

(四)坚守——荣休院士钱易

生命不息,跋涉不止。即使早已到了退休的年龄,钱易先生也从未停下教授新生的脚步,她曾说过,“这一生只为做好两件事——教育和环保”,在巨大的时代变革下,她始终坚守在教学主阵地,用一生去践行自己的环保理想与教育理念,在她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尊师重道的人文情怀和坚定不移的传承精神,同时通过自己和同仁的努力,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家喻户晓。钱易先生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坚守的理想,当好学生的领路人,她说“在清华呆了半个多世纪,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超过自己”。在电影中,我们从钱易先生、学院的教研指导组和虽已百岁高龄却仍为学院的发展建设提出建议的老教授们身上,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清华园的今天,离不开一代代师者艰苦卓绝的奋斗和鞠躬尽瘁的坚守。

纪录电影《大学》中的理想主义,体现了对人类的命运充满关怀,勇于担当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责,展现了较高的精神境界、道德价值和审美追求,使观众在浮躁的现实生活中重新审视自己和反思人生。奋斗的理想、奉献的理想、探索的理想、坚守的理想,彼此交互交织,犹如涓涓细流,最后汇入人生的海洋,展现了清华学人科学报国、追求真理的大学理想。

三、“共同体”叙事:大学精神的信仰书写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价值观和集体信仰日渐式微,个体开始对自我身份产生怀疑与焦虑。纪录电影《大学》架构起个体与集体、个人与国家,追求平凡人物的主体性,扛起民族的大旗,展现出坚定的国家意志与人文情怀。“文化认同实际是一种身份的构建和归属,反映了一种共同体意识,也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识别和情感依托,成为民族的一种象征和精神”[4]。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大学精神的理解影响着对于国家信仰的认同程度,可以说,大学精神对于民族的身份认同、信仰的精神传承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一)“精神共同体”——自强不息

纪录电影《大学》为我们展现了疫情期间的清华大学,老师在空无一人的教室中奋笔疾书,学生在无人相伴的网络里认真研学,黑暗之中属于知识的光如此闪耀,正如梅贻琦在1931年就职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演讲时所讲,“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这样的艰难时刻,大学依然是点亮希望的灯塔。在新生军训时,20公里的雨中拉练是大学对严韫洲的第一次考验,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一样重要,且强健之体魄更是渊博之学识的基础。光谱巡天望远镜是蔡峥老师最大的心愿,纵然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他依然是心中有火,眼中有光,连送女儿的玩具都是天文望远镜。他在电影中谈到,“有可能最后我做七年,这望远镜没有做成功,但是我坚定地还是要做下去。”他的选择告诉我们,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角,要想有所突破,必须冲破一切阻碍,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精神共同体”——天赋使命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说,“人生中最大的幸事,莫过于在富于创造力的壮年,发现了自己的使命。”新生严韫洲努力拼搏考进清华,宋云天博士脚踏实地走向基层,蔡峥老师不惧失败仰望星空,钱易院士奉献一生毫无怨言,正如电影中所说,“做历史的参与者、建设者、创造者,是我们普罗大众的使命。”大学应当是有使命的,19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赫胥黎说:“在我所设想的理想大学中,活生生的榜样力量将鼓舞学生树立崇高的志向,在学问上赶超前辈的学者,并沿着开辟知识新领域的探索者的足迹前进。他们所呼吸的空气将充满着对真理的热爱和对诚实的激情,因为这是比学问更珍贵的财产,比获得知识的能力更高尚的素质”[5]。在人生的重要节点上,电影中的四位主人公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毅然选择理想,担负起大学学人应有的使命感,让观众看到了大学精神的可贵,也引发观众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三)“精神共同体”——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来源于文人士大夫的人文信仰,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原动力,也是民族团结的核心凝聚力。纪录电影《大学》中贯穿始终的信仰就是家国情怀,当观众与电影中的四个人物在银幕上相遇,他们的喜怒哀乐一次又一次地触发着观影者的大学记忆,进一步强化了对“精神共同体”的认同。宋云天博士的毕业选择与同为村干部的奶奶发生了碰撞,奶奶希望孙子可以有更好的未来,可宋云天博士选择了这条少有人走的路。当观众听到蔡峥老师说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时,相信一定被打动,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坚韧,更是家国天下的情怀,这种精神应当是我们国人共同拥有的,在无数英勇志士用鲜血浇灌的广袤热土上,心系祖国,为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四)“精神共同体”——厚德载物

立德树人应当是大学教育的立身之本,教育应当成为仰望星空和引领学生的灯塔。钱易先生在清华大学从教六十年有余,早已是业内巅峰,但是她最让人佩服的是,始终严谨谦逊。有人叫她“钱老”,她马上纠正“不是钱老,是钱老师。”人文清华讲坛邀请她去演讲,钱易先生会对摄制组说:“有比我更年长和更值得尊敬的老师,我不应该占用那么多公众的注意力。”在她身上,找不到学者的傲气。电影的最后,她终于答应站在人文清华讲坛,还是因为主办方两次登门邀请,并同意邀请更多资历深的学者。钱易先生下课后,匆匆走过的背景出现在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前,那正是大学精神与清华学人合一的象征。钱易先生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老師和环保工作者,她常常引用《钱氏家训》中的几句话,“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
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更谋之。”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从事环保事业,都是利天下、利万世的事情。

张曼菱在《西南联大行思录》中谈到,“大学的本质是启蒙,而不是愚昧;
大学的灵魂是思想,而不是驯服”[6]。我们在纪录电影《大学》中,看到一个个鲜活的清华学人,他们纯粹的理想,用一生时光去追求真理的精神,一次次打动着屏幕前的观众。大学带来的远远不止知识与技能,还有精神和信仰,就像《盗梦空间》一样,给你植入一个梦,这个梦和人类理想、家国天下有关,你会在莫名的牵引中做出选择。

结语

纪录电影《大学》中,四位主人公围绕着大学呈现出不同的人生、理想和道路,代表了千千万万人的人生切片,有人来到大学,有人扎根大学,有人回到大学,有人离开大学,但他们都有着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人除了专注脚下的土地,还要不时地仰望浩瀚的星空,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之不懈的努力。正如电影的英文名是“The Great Learning”,意旨“大学之道”,电影虽以清华大学作为叙事主体,但它意在指向大学精神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当我们追问“大学是什么”或“什么是大学”时,我们回答的往往是校园、大楼、博硕点等具象化大学。这种思维模式建构的是质化大学,把大学形而上的精神存在异化为物质存在,没有把大学看成精神存在。至于大学所要建构的人的精神世界以及大学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的意义世界,则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7]。理想主义在今天这个社会,就如同暗夜里的盗火者,大学精神更应该成为人类文明与文化智慧的延续,在历史的长河中,超越时空,形成对话和呼应。真正的知识精英,在坚持理想的同时,是要以现实落脚点为依据的,正如电影中的四位主人公,在自己的身上都遇到了人生的困难,但是他们呈现出来的“精神共同体”,或理想追寻,或信念坚守,既是清华校训的完美呈现,更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万千观众同频共振。

注释:

[1]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02).

[2]汪明义.大学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使命及实践方式[J].中国高教研究,2021(07):38.

[3]王建华.大学理想与精英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04):7.

[4]卫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缘何重要[J].人民论坛,2019(07):131.

[5]托·亨·赫胥黎.科学与教育[M].平波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41.

[6]张曼菱.西南联大行思录[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7

[7]黄慧珍.信仰与觉醒——生存论视阈下的信仰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43.

(作者:桂林旅游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大学“留白”是个大学问中学生天地(A版)(2022年6期)2022-07-14《大学》征稿简则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大学》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我的大学,我来啦!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大学求学的遗憾民主与法制(2020年16期)2020-08-24订正里的大学问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0年6期)2020-08-14午睡里也有大学问华人时刊(2017年13期)2017-11-09工大学人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3期)2017-10-13考上大学以后悔婚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2016年0期)2016-09-26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