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美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探索

美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探索

摘  要:美育要求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升综合素养。思政教育旨在引导学生“三观”、实现全面发展。两者都强调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课程建设中将美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能够有效提升课程质量,达成育人目标。以《美学基础》课程为例,美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创新三个方面展开探索。首先,要深度挖掘既符合美育目标又契合思政教育要求的教学内容;
其次,在教学模式上更强调将美育与思政教育的内容液态渗透至教学的各个环节;
最后,密切关联社会生活,搭建实践创新平台,寻求多方合作。

关键词:美育;
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
美学基础

基金项目:本文系常州工学院思政类教改课题“美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研究与实践”(30120300100-22-jgkt15)研究成果。

美育与思政教育对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两者在课程中是否能够有机融合,应当成为衡量课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标准。美育与思政教育的内涵、目标既有差异,也有很多共通之处。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实施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科学设计需要打造一批有特色的美育类课程,“在美育教学中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造创新活力。”可见,美育与课程思政的联系是密切的,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仅是可能的、亦是必要的。

美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基于两者对提升课程质量、培育人才的共同目标提出的课程改革新思路,两者的融合可以有效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协同效应。具体到“美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共通性、教学方法的交互性以及密切联系实践的创新性,应当成为促进美育与思政有机融合的主要路径。

一、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求共振

传统的“美学基础”课程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和对审美素养的提升。课程思政视域下的“美学基础”课程,渲染了更多的时代色彩,课程的内容不仅要求增加美学研究的前沿,还要关注现实,特别是需要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热点问题。因此,要深度挖掘既符合美育目标又契合思政要求的教学内容。

(一)关切学术前沿,把握时代脉搏

美育与思政教育的目标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美学前沿就是为了解决当前人们关注的美学问题应运而生的。学术前沿是具有方向性的,是指引美学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美育教育应当时刻关注美学研究的前沿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美与理论同教学实践相结合,起到理论带动实践、理论助推实践的功效。

如生活美学的兴起,“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现实以及审美泛化境况内在契合”[1],是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生活美学的繁荣,既反映了将美学融入日常生活的趋势,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一种解决路径。如生态美学的蓬勃发展,源于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体现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课程内容中增加生态美学的内容,既是对自然美的重新审视,也具有帮助学生理解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深意。

(二)关注社会现实,辨别是非曲直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更多的诱惑及更复杂的情况,容易受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负面观念的影响。而现代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不仅要求具备专业能力和研究能力,还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美育并非为教育而教育,而是为了指导社会实践,美育与社会现实的关切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内在需求决定了美育的内容和目的。如果脱离社会现实、只空谈美育,那么教育本身也会失去意义。

如中国当代艺术在审丑方面存在某些误区,有的艺术家为争名夺利,刻意求丑,创造毫无价值、甚至混淆视听的作品;
有的艺术创造者观念保守,排斥一切艺术审丑的作品,扼杀了艺术创新的萌芽;
还有的艺术家与大众对艺术的理解脱节,使作品晦涩难懂,甚至引起歧义[2]。如何辨别美丑,如何正确审丑,成为美育课程的重要环节。因而,课程内容不能忽视现实存在的问题,要引导当代大学生持客观态度辨析艺术品的美丑,提升艺术修养,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

(三)关怀心灵成长,实现人格完善

美育不仅是对审美素养的提升,还要求滋养心灵,完善人格。众所周知,人格完美和谐的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3]。同样,思政教育对健全学生的人格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在人格完善这个方面,思政教育和美育是一致的,只不过思政教育的范围较美育更广,而美育需要思政教育的引領,也需要思政教育的协助。

理想的人格要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适应时代需求,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完善不仅包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格,还要体现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精神需求,如仁、和谐和创新等[4]。结合思政理念的美育课程,需要潜移默化融入人格养成及其相关内容,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精神等方面着手,循序渐进地实现大学生人格的养成和完善。人格的育成也是美学走向伦理学的重要途径,审美并非终点,完整人格的形成和伦理道德的建设才是审美的最终目标。这对于美育而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对于教育来说,却是真正的内核。

因此,教学内容的持续充实与创新,是实现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共振的重要环节。授课教师不仅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探微大学生思想的转变,还要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深入探索美育与思政教育内容的契合点。

二、教学方法:异曲同工巧融合

美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下的“美学基础”课程,在教学模式上更强调将美育与思政教育的内容液态渗透至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中心,以引导、启发为主,通过对比互鉴、专题讨论,激发其研发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渐进式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渗透式”教学法

“渗透式”教学法是美育和思政课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讲授式的灌输知识模式,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程趣味性、提升学生的能力、实现价值观的塑造。课堂中尽量采用情景式教学,努力将学生还原至真实场景中。在这些真实场景中,美育的理论与课堂实践形成了互动,理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大部头想象,实践也不再是缺乏理论的课堂娱乐,两者的结合最终激发了合理的审美诉求。

如在讲授审美范畴之崇高美时,可以组织学生鉴赏电影《长津湖》,感受抗美援朝战士克服极端严寒的气候,以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披荆斩棘、英勇杀敌的钢铁精神。还可以结合疫情期间涌现出的最美逆行者,他们舍生忘死、顾全大局,既展现了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更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精神的崇高体现。从美学的角度阅读电影,不同于影评等专业角度,但是,两者之间又有密切关联。因而,借助美学的理论,不仅起到了教育的作用,还丰富了学生的理论储备。

(二)专题式讨论法

围绕固定的专题开展课堂活动,有益于知识板块的深入探究、实践的开展。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是几乎所有课堂教学共同倡导的手段,但是,如何提升学生参与性,又是所有任课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每一种教育方式都有其独特的方法,分小组讨论并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任务,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研发能力,提升交流与合作能力。如分别以审美类型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为专题安排课程进度。任务的达成,最终引发了观念的碰撞,进而提升学习的兴趣。

以社会美为例,可将社会美分为实践主体的美(心灵、行为等人的主体美),实践活动美(日常生活、劳动实践等过程美)以及实践成果的美。[5]社会美专题的课程安排建议分2~3次课,组织学生从具体的案例出发,以任务为驱动,探析人的主体美、社会实践美和实践成果之美。

(三)对比式互鉴法

在跨学科、跨文化的视域下,为了更好地理解美学的学科特性,感受中华美学的独特魅力,有必要在教学方法中采用对比式互鉴法。这种方法在美育的思政教育中也有助于增强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在当前学科交叉与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时代,将多学科的知识引入到审美教育中,对于审美教育本身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美育课堂是一个多元知识融会的场域,文化艺术、理工农医等多学科知识,都可以、也应当成为美育课堂关注的问题,这不仅由于美学本身研究视域,更是因为几乎任何学科知识都有可能涉及到美育这一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教育载体。

例如,可以在美学的学科特性讲授中,融入美学与哲学、文学、艺术、心理学等学科的比较。鉴赏艺术美时,不妨对比中西方绘画、中西方戏剧的不同审美追求,从而更深刻地感悟中华美学所强调的神韵之美、灵动之美等。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并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通过跨学科和跨文化的比较,学生能够真正发现和领悟文化的真髓,全面理解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因此,从美育和思政教育的课程特性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只有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效果,提升学生的能力,实现美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异曲同工之妙。

三、实践创新:共建平台育人才

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服务社会,高质量的人才应当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所以育人的过程切忌与社会脱轨,与生活脱节。无论美育或思政的教学都要求与社会生活密切关联,搭建第二课堂、实现产教融合以及适当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能够真正使育人摆脱仅限于课堂教学的桎梏,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一)第二课堂的搭建

传统的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拓展学生视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等方面有其局限性。因此,现代教学将传统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内容丰富、时空开放、目标效果全面、实现方式多样的优势[6]。“美学基础”课程第二课堂的建设可以在校内与校外同时开展。校内可以结合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党员团员活动、文艺汇演等。校外的第二课堂包括社会实践、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等。

如讲授戏剧之美时,可以联合大学生戏剧社团,举办大学生戏剧节,鼓励学生参与戏剧表演,真切感受戏剧之美,同时达成思政教育的目标。第二课堂对于美育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较其他的专业课程而言更需要拓宽学习者的视野,使之感受到美育并非囿于课堂,而是拥有广阔天地的,它的应用性和理论性同样重要。

(二)产教融合的实现

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与政府、企业和地方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产教融合是比校企合作更深入、更彻底的融合,在合作中双方都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合作时间长期稳定、合作模式多样、合作内容系统。具体到“美学基础”课程,则以就业为导向,可以重点与文化创意产业类的企业开展合作。就業这个导向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很大吸引力的,也符合当前大学生的普遍性需求。特别是在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明确的目的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同地方性的主题公园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参与主题公园的设计。与非遗类的文创企业合作,带领学生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赋予传统更多的青春和时尚元素。此外,信息技术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提升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等的实操能力。美育同产教的结合也许是一种挑战,但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三)公益课堂的拓展

社会公益实践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社会,有助于实现思政教育和完善人格。大学生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可以分为救济型、保障型和发展型三类[7]。在丰富的社会公益实践中,学生培养了更强的社会责任感,磨练了意志,实现了自我价值。

例如,公益创业就能够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8],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在这一点上,“美学基础”课程的公益实践同样可以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地方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如在社区举办公益类讲座、公益类比赛等。这对于课堂改革、内容传授以及学生学习来说,无异于拓展了视野、增添了更多课程选择。

因此,有机融合美育和思政教育的实践,要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力求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多方合作,实现协同育人。要不断创新合作理念、合作模式,真正实现双方、多方的共赢,建构一种长期有效的机制。

四、结语

总之,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关键在于,要时刻关切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需求,持续进行教学创新与改革,培育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以“美学基础”课程为例,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平台等维度的创新,是能够将美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也有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德胜,李雷.“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J].文艺理论研究,2012(1):10-16.

[2]何亦邨.中国艺术审丑的当代转向[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131-134.

[3]王登峰,黄希庭.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7.

[4]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5]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增订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85.

[6]彭巧胤,谢相勋.再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4):45-46.

[7]钟一彪.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导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9-10.

[8]唐亚阳,杨超.公益创业教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新抓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0):10-14.

作者简介:岳芬,博士,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学、文艺学。

猜你喜欢思政教育美育课程思政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少儿美术·书法版(2021年7期)2021-10-20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年28期)2017-11-15美育最忌急功近利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26期)2016-11-21美育教师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35期)2016-10-17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