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疫情防控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抗击重大疫情历程与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抗击重大疫情历程与经验

来源:疫情防控 时间:2022-06-26 09:12:04 推荐访问: 我党 抗击 抗击新冠作文素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抗击重大疫情历程与经验,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抗击重大疫情历程与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抗击重大疫情的历程与经验4篇

第1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抗击重大疫情的历程与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成就

光辉的足迹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
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
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
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
畏缩,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
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极低的。出行用的自行车,人们叫它“洋马”,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因为那时的中国人没有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也不会造,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那个艰苦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从我看过的资料片中完全能够体会,当时的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极端贫穷之中。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时光来到了2009年,我正在电视机前,收看着中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落成的新闻。又是一个重大成就,我开始浮想联翩,我想起了祖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想起鸟巢,想起了奥运健儿们的英姿,我想起了祖国接连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想起太空,想起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举足轻重的一员,我想起了改革开放整整三十年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0%的增幅,想起中国国力,想起中国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综合国力第六的国家,想起新中国成立的这一甲子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的、不断地提升,想起新中国历史,想起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光辉的足迹!

1950年 土地改革运动开始;
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
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6年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中国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
1958年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
1959年 “反右倾”斗争
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6年 四五运动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8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9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使之国际化。


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安然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并于2005年10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铁路进藏:西藏铁路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实现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历史一大步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实现了小康水平,
中国GDP:13年跨越10个万亿元台阶,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2008:成功举办奥运

第2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抗击重大疫情的历程与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管理的演变历程

 1.1949一1978年,重要法律《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1949年7月,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下设内务部。内务部下设地政司,作为全国土地管理机关,主要负责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城市房地产管理、土地征用和房地产交易管理、土地租税、城市管理规划及考核等。之后,土地管理逐步向各部门分散。1952年,城市营建规划及考核移交新成立的建筑工程部;
|考试大|1954年,撤销了地政司,在农业部设土地利用总局;
1956年,在土地利用总局的基础上成立农垦部,主管全国所有荒地和国营农场建设工作;
城市房地产管理下作移交新成立的城市服务部,内务部仅保留土地遗留问题处理和部分征地划拨等于作。
  1962年颁发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案草案》,明确了农村集体土地的范围,基本形成了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土地管理体制。
  2.1979一1986年,重要法律《土地管理法》
  文革时期,许多地方的土地管理机构被解散,土地管理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1979年,国务院设立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下设土地资源组,由农业部牵头起草土地利用分类标准、调查规程,并开展土地详查试点,在试点实践基础上修改并颁布土地调查的技术标准,提出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调查的报告。1984年,国务院批准部署在全国开展土地调查工作。1982年修订了《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同年,改革土地管理体制,1982—1986年国家实行所谓城乡分管的体制,地方的农业部门建立了土地管理部门,而城市内部则保留了房地产管理局,部分恢复了地政管理职能。1986年,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要求强化土地管理,刹住乱占耕地之风。同年,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了全国地政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的原则。
  3.1987一1990年,重要法律《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直属国务院的国家土地管理局正式成立,接着地方各级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也相继成立。1988年,修改《土地管理法》,确定了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
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的原则;
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1990年,颁布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城镇土地有偿使用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4.1990年
  以后1990年以来,我国土地管理千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为主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土地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土地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健全,耕地保护制度逐步完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进一步规范,土地利用规划和用途管制得到落实。
  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制度。土地使用权可以出让、转让、出租、抵押。从1997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决心用世界上最严格的措施|考试大|来管理土地、保护耕地。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进一步明确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包括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应该说,宪法的修改和几部重要法律法规的出台,为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土地使用制度变革的主要内容是变无偿、无限期、无流转的行政划拨供地,为有偿、有限期、有流转的出让供地。但基于我国的现实,大量的建设用地仍然实行划拨供地。因此,这一阶段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突出特点在于,制度格局上的划拨制度与有偿使用制度并存,且划拨制度作用的覆盖面大于有偿制度。  解析:2004年,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实行省以下土地垂直管理体制,以进一步加强国家对国土资源的宏观调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关于我国土地利用分类问题的讨论》一文中提到三种分类体系:(1)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2) 土地资源/ 土地覆盖分类体系; (3) 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资源/ 土地覆盖类型相结合的综合分类体系,常简称为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分类体系。

Rind D & Hudson R

  在Land Use一文中指出了形式分类标准。他认为土地利用分类应反映人类对土地利用改造的形式, 反映土地利用本身的内在自然特征。据此, 一般地将土地利用分为: 林地、草地、水域、建筑、开阔地、石山、冰川、沙漠等, 并按形式继续分为亚类, 甚至更详细的级别类型。如:建筑用地类型可以分为: 高层建筑、低层建筑、道路、开阔地等。

Mather A. S

  在Land Use一书中提到了土地功能分类标准。强调土地利用分类依据不同地域单元上的人类活动, 即土地利用地域单元的功能或用途。Clawson 和Stewart 定义为主导的人类和土地相关的人类活动。由此, 可先将土地分为已利用土地和未利用土地两大类, 在已利用土地中根据土地利用部门分出第二级十类, 即种植业用地(耕地)、园艺和园林业用地(园地)、林业用地(林地)、畜牧业用地(牧草地)、交通用地、居民点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国防用地、娱乐旅游用地、渔业用地等, 然后每一部门用地还可分出第三级。

Burley J

  在Land use and land utilization一文中提到综合分类标准的概念。实质上, 这个标准是模糊了功能和形式的区分, 代之以土地覆盖(Land Cover) 的概念。1961 年Burley 提出土地覆盖是指由人工建设和各种植被对土地表面的覆盖 。在分类运用中, 许多研究者便同时考虑功能和形式, 一般不加区分, 逻辑性较差。如美国70 年代地质调查时拟定的土地利用调查分类系统, 分9个大类、37个亚类, 其中大类为: 城市或建设用地、农用地、牧地、林地、水域、湿地、荒地、冻土、多年积雪或冰。

左大康

在《现代地理学辞典》中提到:土地覆盖/土地利用(LC/LU)分类是随着遥感技术发展而出现的针对土地分类的新概念。土地覆盖侧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是被自然营造体和人工建造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的反映,遥感影像分类可对所有地表覆盖物(包括已利用和未利用)进行分类;而土地利用则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照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土地利用是一个把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是自然、经济、社会诸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土地利用的方式、程度、结构及地域分布和效益,既受自然条件影响,更受到各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约束,而且社会生产方式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是土地覆盖变化的最直接和主要的驱动因子。

Antonio Di Gregorio

  在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system(LCCS):classification concepts and use manual一文中提到:土地覆盖(Land Cover)是指在地球上陆地表面的各种生物或物理的覆盖类型,包括地表的植被(天然或种植)、人类的建设用地(建筑、道路等)、湖泊、冰川、裸岩和沙地等,主要描述地球表面的自然属性。随着全球变化科学的研究和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土地覆盖的概念进行了深化,对土地覆盖及其特征的含义有了新的理解,土地覆盖不再仅仅被看作单一的土地或植被类型,而是土地类型及其所具有的一系列自然属性和特征的综合体。如地表覆盖的生物物理、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环境要素与土地覆盖类型是密切相关的,正是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才形成了地球表面多样的生态系统及景观,并对地球表层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等)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百科大辞典》

而《中国百科大辞典》对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有更为详细的阐述:土地覆盖是指被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造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是随遥感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其含义与“土地利用”相近,只是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土地覆盖侧重于土地的自然属性,土地利用侧重于土地的社会属性,对地表覆盖物(包括已利用和未利用)进行分类。如对林地的划分,土地覆盖依据林地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林地所处的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林地分为针叶林地、阔叶林地、针阔混交林地等,以反映林地所处的生态环境、分布特征及其地带性分布规律和垂直差异。土地利用从林地的利用目的和林用方向出发,将林地分为用材林地、经济林地、薪炭林地、防护林地等。但两者在无多情况下有共同之处,故在开展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的调查研究工作中常将两者合并考虑,建立一个统一的分类系统,统称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四、一辈子孤单并不可怕,如果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自由,那我们就是幸福的。许多长久的关系都以为忘记了当初所坚持与拥有的,最后又开始羡慕起孤单的人。

  五、恋爱,在感情上,当你想征服对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对方征服了。首先是对方对你的吸引,然后才是你征服对方的欲望。

  六、没有心如刀割,不再依依不舍,只有,沉默相隔……

  七、和你在一起只是我不想给任何人机会。

  八、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是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那么忘记了。

  九、无论我们爱过还是就这样错过,我都会感谢你。因为遇见你,我才知道思念一个人的滋味;
因为遇见你,我才知道感情真的不能勉强;
因为遇见你,我才知道我的心不是真的死了;
因为遇见你,我才知道我也能拥有美丽的记忆。所以,无论你怎么对待我,我都会用心去宽恕你的狠,用心去铭记你的好。

  十、爱情需要的是彼此互相的照顾,当我们心爱的人累了,我们不是坐在一边不理,而是多陪对方谈谈心,对方需要什么的时候,自己尽量的满足对方的需求,至少可以让对方知道,在自己身边的感觉是如此的温暖。

  十一、自从你出现後,我才知道原来有人爱是那麽的美好

  十二、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像是流星,瞬间迸发出令人羡慕的火花,却注定只是匆匆而过。

  十三、有一些人,这一辈子都不会在一起,但是有一种感觉却可以藏在心里守一辈子。

  十四、不要轻易说爱,许下的承诺就是欠下的债!

  十五、不管你是多么的爱对方,但千万不可当第三者。细想,默然。因为知道,这样的故事一开始便注定了结局,一开始就注定在这个故事里,很多人会受伤。离开的总是要离开,挽留不住,就像彼岸花,穷其一生,花叶仍是生生相错。

  十六、什么叫快乐?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

  十七、爱情与视力无关,任你看得再怎么清楚,在爱里只有模糊。因为太聪明太理智就没有办法恋爱,爱情根本是盲目的。

  十八、恋爱就像剪头发,这种事情不到最后是不知道结果的,结果能否令每个人皆大欢喜,无人保障,但是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

  十九、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二十、那些随风散落的微笑眼神,仿似落寞诗人的爱情诗句,一段一段,错落成行。孤独的钟鸣彻夜悲鸣,那些如花容颜,终不敌过时间切割的颓败,我们忧伤的仰望阳光,看流年未亡,年华尽耗。

  二十一、一个人一生可以爱上很多的人,等你获得真正属于你的幸福之后,你就会明白一起的伤痛其实是一种财富,它让你学会更好地去把握和珍惜你爱的人。

  二十二、爱一个人,由天由人却由不得自己。不由自主只因刻骨铭心,不离不弃只因无法代替。总是心有期待,才有灯火阑珊处的望眼等待;
总是情怀善待,才有心甘情愿地付出所有,习惯的依赖。也许你的世界一无所有,但在爱你人的心里,你就是全世界。珍惜一个深爱你的人,更要珍藏一颗为你融入生命的心。

  二十三、就在我以为一切都没有改变只要我高兴就可以重新扎入你的怀抱一辈子不出来的时候,其实一切都已经沧海桑田了,我像是一躲在壳里长眠的鹦鹉螺,等我探出头来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原先居住的大海已经成为高不可攀的山脉,而我,是一块僵死在山崖上的化石

  二十四、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达成。当你想吃的时候有得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你。

  二十五、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二十六、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乐,那就放手吧;
如果,舍不得、放不下,那就痛苦吧。

  二十七、这个世界就这么不完美。你想得到些什么就不得不失去些什么。

  二十八、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像是流星,瞬间迸发出令人羡慕的火花,却注定只是匆匆而过。

  二十九、无数次在梦的意境,勾勒你的样子,那样的虔诚,和你的心灵一样,一生刻骨。

  三十、有人背叛你,你却想挽回。有人不爱你,你却讨好他。何必为爱委屈自己。一个人如真心爱你,绝不会对你忽冷忽热;
一个人如真心想追你,绝不会跟你玩暧昧。与其卑微的恋爱,不如选择单身。

第3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抗击重大疫情的历程与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领导体制发展的历程与经验
作者:周良书
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1年第07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分析和总结60多年来党在这方面的探索历程和基本经验,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不断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领导体制演变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对高校领导的体制也处在不断地调整和变革之中。其发展进程主要经历如下阶段:

        1.初步确立时期(1949—1966)

        在这一阶段,新政府全面接管旧学校,改造原有的高校领导体制,初步确立了党委在高校的领导核心地位。

        根据1950年8月颁布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之十九条规定:中国“大学及专门学院采取校(院)长负责制”。这对改变此前在校务委员会领导下,高校无人专职负责的状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弊端在于校长过于集权,容易发生独断专行现象。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中央为加强对高校的领导,不断下派干部充任校(院)长、党委书记等职务。这样虽强化了党的领导,但也引发了新的矛盾,许多学校均出现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

        1956年中共八大通过的新党章,在原则上规定,工厂、高校等基层单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进一步规定,“一切学校应该受党的领导”“在一切高等学校中,应当实行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但事实上,从1957年反右扩大化开始,高校就发生了“左”的错误。党委包办学校行政工作,并且将大鸣大放、大字报作为组织管理、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和经常采用的方法,致使校务委员会有名无实,校长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

第4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抗击重大疫情的历程与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历程、经验与展望

蔡旭

【期刊名称】《云梦学刊》

【年(卷),期】2020(041)002

【摘要】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国家社会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经历了计划信用、萌芽、起步、加速发展四个阶段.经过多年实践,我国在信用立法、征信体系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就.新时代,我国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点是继续加强这三个领域的建设.

【总页数】7页(32-38)

【关键词】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立法; 征信体系; 互联网金融

【作者】蔡旭

【作者单位】中共厦门市委党校 政治学教研部 福建 厦门 361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新中国探索与发展的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J], 贺耀敏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性质的反思——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文本的分析 [J], 徐莹莹

3.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探讨——"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理论研讨会暨龙门论坛(第十期)综述 [J], 杨文江; 王大林

4.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基本理论的不断发展——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 [J], 梁晓宇

5.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 5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 “双50”人物评选揭晓 [J],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