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与政策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与政策论文

来源:振兴乡镇 时间:2022-07-03 12:18:06 推荐访问: 乡村 乡村三八妇女节主持词 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方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与政策论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与政策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与政策论文6篇

第一篇: 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文题目:
我国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贵州经 济社会发展

学 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班 级:
1 2 1

学生姓名及学号:金武城(1208030506)

指导教师:
崔东明

2014 年 9 月 08 日


目 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我国民族存在的问题

---------------------------------------------1

二、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2

三、我国存在的宗教问题

----------------------------------------------3

四、如何处理宗教问题

-----------------------------------------------4

5、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

参考文献---------------------------------------6

【摘要】: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争取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宗教观念的最初产生,反映了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原始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秘感。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县域经济占着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本文通过对贵州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族繁荣 各民族民族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平等 宗教信仰自由 欠发达 欠开发 发展不平衡 贫富差距大

一、我国民族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其中以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左右,称为少数民族。

多民族使我国有很多丰富的民族文化风气,也存在许多民族问。正如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被民族问题困扰,我 国也不例外。尤其在最近几年时间里,民族问题的新态势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且把妥善处理好民族关系放在突出的位置。

我国的民族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问题;
二是少数民族之间和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地区的问题。过去在涉及到民族关系的时候,通常会把政策重心放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比如发展各个民族自治区。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也逐渐加快,这不仅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打破了各民族的封闭状态,使各民族间的交往和接触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人口从民族地区走出来,散居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从而使杂散居地区的民族问题日渐明显和重要。
然而,在不同民族文化磨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分歧、矛盾和隔阂,随之也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民族问题和纠纷。其中最发人深省的莫过于2008年的西藏3-14事件、2009年7-15“打砸抢烧”事件、4.30乌鲁木齐火车南站暴恐案、5.22乌鲁木齐爆炸案等。

二、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

即各民族拥有相同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平等的权利,相同的义务。在我国,各个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真正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因而影响了平等权利的充分行使。所以,我国采取一定的特殊政策,对少数民族给予帮助和照顾。

(2)民族团结

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

加强民族团结对国家统一、社会的稳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各民族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同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进行斗争,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3)各民族共同繁荣

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得到发展,各民族自身得到发展进步,民族素质得到提高。

3、我国存在的宗教问题

在我国存在很多的宗教,其中比较广泛的是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及长期延续下来的封建宗法性宗教等。也不乏出现各种各样的迷惑我国人民做出有违社会的各种行为的宗教,称之为邪教,各种问题随之而来。

在上文出现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各类事件中不乏都存在利用人们对宗教信仰使之做出这种天理难容的事情。一些地方滥建、扩建寺观、教堂、小庙,助长了宗教的非正常发展,加重了信教群众的经济负担;
一些教职人员利用宗教职权干涉政府行政、司法、教育、婚姻制度等国家职能实施等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地方早已被废除了的宗教封建特权与压迫剥削制度死灰复燃;
有的地方教派纷争导致大规模的械斗流血事件;
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国外敌对势力加紧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扶植我境内对抗政府的地下势力,建立非法组织,力图控制我国某些宗教组织的领导权,破坏我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
在边疆一些地区,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相互勾结,不断进行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罪恶活动;
此外,一些媒体、一些人做出了伤害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的宗教感情的事情,引发多起穆斯林群众的抗议活动,形成群体性突发事件,这其中,再加上有些人有意扩大事态,影响了部分地区的社会稳定;
另外,打着宗教旗号的邪教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也时有发生。我国自古以来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问题也一直是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宗教工作同样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宗教问题涉及到亿万信仰宗教的群众的宗教信仰、宗教感情和风俗习惯,因此在处理过程中政治敏感性强,政策性强,具有特殊的复杂性。

4、如何处理宗教问题

宗教问题涉及到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与对外关系各个方面。我国的宗教问题必须立足国际大背景,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中来解决,而解决好宗教问题又有利于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宗教问题的根本道路。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中,我们始终要充分认识做好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做好宗教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处理好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的关系,充分发挥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5、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存在的问题

“欠开发、欠发达”是贵州目前的现状。目前,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新阶段扶贫的推动下,贵州经济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取得显著的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贵州整体发展水平低。全省经济发展相比出现较大差距的状况,从人均水平来看,县域经济的人均生产总值为6900元左右,而非县域的人均生产总值在23600元,是前者的3.4倍。从县均水平来看,县域经济各县平均生产总值仅为30.01亿元,而非县域的经济平均生产总值为107.5亿元,是前者的3.5倍,差距显而易见。其次,从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出的百强县(市)中,贵州各县(市)均榜上无名,贵州经济发展与外省经济发展状况相比差距更为突出。

2、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发展基础等因素的影响,贵州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首先,经济总量居前十的县(市)的生产总值是后十位的11.5倍。2008年,全省城镇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为11758元,而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为2797元,前者是后者的4.2倍,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也不平衡。

(3)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排序为“二三一”。与全国相比明显偏低。

(2)解决方法

1、以资源位依据,发展特色经济,打造特色经济品牌

2、优化贵州产业结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徐晓萍. 中国民族问题报告. 2008年 1月 期

[2] 龚学增. 当代中国宗教问题探析. 2013年11月 期

[3] 凌耀初.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5期

心得体会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有很多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生活在比偏僻的地域。其生活条件,文化发展,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教育条件不能达到中东部文化底蕴较厚和经济条件较发达地区的水平,导致很多少数民族同胞综合竞争力不够,他们在求职、求学、继续发展发面处于不利地位。就这样,一些结构性的不均衡对民族平等产生了制约。

  关于民族团结的相对性问题。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主要的封建王朝是汉族建立的。统治国中国的少数民族只有蒙古和满族。其他民族对汉族的了解比较深,但是汉族和其他五十五个民族以及其他五十五个民族之间的交流还不是很多。中国各民族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壁垒、隔阂。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团结也是相对的。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纵观历史,哪个朝代民族问题处理得好,它的经济文化就繁荣,它的社会政治就稳定,它的综合国力就强盛。比如,西汉的文景之治,

唐朝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这三个时期,都是因为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问题处理得比较好,所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力强盛。

解放以后,经过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刻改造和宗教制度的重大改革,我国宗教的状况已经起了根本的变化,宗教问题上的矛盾已经主要是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但是宗教问题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有一定的群众性,在许多地方同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还受到某些阶级斗争和国际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宗教问题上能否处理得当,对于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对于发展国际效和抵制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委,对宗教问题,一定要采取如列宁所指出的“特别慎重”、“十分严谨”和“周密考虑”的态度。夸大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张皇失措,是不对的;
忽视实际问题的存在和复杂性,掉以轻心,听之任之,也是不对的。

对于对社会主义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宗教,我们要对其发展给出正确的道路,让其给社会带来有利于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对已利用广大信教对宗教的信仰,迷惑器做出有违社会安定的事,我们要坚决严厉打击。

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贵州人来说,这十几年来贵州的发展变化,看在眼里。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农村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但是总的来说,贵州还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省份,我们有很多的自然资源,如果加以利用,合理开发,我相信,贵州一定可以赶得上其他省份,为我国做出贡献,而不是成为国家的负担。

贵州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只要好好利用开大,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经济价值,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贵州的优势在于丰富的资源,都处于待开发的状态,只要吸引资金合理的利用起来,贵州将会成为一方宝地,我相信贵州的发展会越来越快,让每一个贵州人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第二篇: 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与政策论文

关于希拉里·克林顿

专业:光电信息工程

班级: 光电1201班

学号: 12102023

姓名: 刘星昊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英文:Hillary Diane Rodham Clinton,1947年10月26日-),美国律师、政治家。美国第67任国务卿,前联邦参议员,美国第42届总统比尔·克林顿的妻子。

1947年,希拉里生于芝加哥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休·罗德姆虽然是商人,但对政治有异乎寻常的热情。他是共和党的忠实信徒,道德观念上也极为保守,在家里是绝对权威。他要求孩子们收看4年一度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电视转播,而每当转播民主党会议时,他就会命令他们把电视机关上。在九年级时,希拉里就阅读了共和党领袖戈德沃特所写的《保守派的良心》一书,并以美国保守派运动为题,写成了一篇学期论文。

中学校园生活为希拉里提供了最早的政治活动空间。她热衷就世界和平、棒球比赛或任何主题切磋辩论技巧,并上了自己关于竞选的第一课。那时,希拉里心目中的英雄之一是当时的缅因州参议员玛格丽特·史密斯,她是第一位曾先后当选为参众两院议员的女性,也是第一位进入主要党派总统候选人提名程序的女性。

1961年,14岁的希拉里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和朋友去听马丁·路德·金的演讲。那是她第一次了解到美国黑人的现实状况。她为戈德沃特的总统大选服务,受地方竞选助理的派遣,到芝加哥少数族裔聚居区去检查选民登记,得以近距离地观察美国社会底层生活状况。

几年后,在韦尔斯利女子学院,希拉里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天的学生罢课,要求进行温和变革,招收更多的黑人学生和教师。

从韦尔斯利毕业时,希拉里就被《生活》杂志描述成她那个时代及其价值观的象征。作为该学院历史上第一位发表毕业典礼演说的学生,她在演说中说:“现在的挑战是,要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她的演讲获得了长达7分钟的起立鼓掌,她很快收到了来自妇女选民联盟的邀请,参加其青年顾问委员会。

在耶鲁大学法学院学习时,她改变了自己的政治信仰。“1968年应该是这个国家的分水岭,也是我的个人发展和政治发展的分水岭。”希拉里曾说。民权运动使她成为一名民主党人。

而直到2000年,在政治上雄心勃勃的希拉里都只是站在克林顿背后的那个人。韦尔斯利学院的校友说:“假如希拉里没有嫁给克林顿,她也许早就当上美国总统了,这是一场悲剧。”

2000年,当希拉里决定参加纽约州的参议员选举时,她是美国第一位参加这样高层选举的第一夫人。

人们都说她是自艾诺莉·罗斯福之后公开授权程度最高的总统夫人。在白宫幕僚长麦克拉蒂的白宫权力架构图上,最上面一栏包括三人:克林顿、副总统戈尔、希拉里。希拉里在白宫西翼设有办公室,那里是总统椭圆形办公室和总统高级幕僚的办公区所在地,以前从没有第一夫人这样做过。曾经和克林顿夫妇共事的人说她不断左右克林顿的决定,甚至会在会议时直斥克林顿,但她稳定、务实、内敛、有战略眼光,和克林顿相当互补。

在2000和2006的年纽约州参议员选举中,她都大获全胜。她帮助纽约市获得“9·11”之后的重建和改善安全设施的资金,迅速筹到建设世贸中心的214亿美元,支持对“9·11”亲历者的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在她的第二届任期内,她的支持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72%到74%。

希拉里有很多熟人。她在耶鲁读法律时的不少朋友都已经成为华盛顿的要员,而克林顿的执政经历也为她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在参议院,希拉里证明,女性并非不够强硬而无法胜任工作。”得克萨斯大学教授雷吉娜·劳伦斯对本刊记者说。希拉里义无反顾地为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投了赞成票,并且坚持说要等到完成更多的政治和军事目标后,美国才能从伊拉克撤军。一年后,她成功地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获得了一席之位。在年轻时,她曾积极地参加反越战活动,但她从来都是一个强硬性格的人物。

她很注重和两党参议员都搞好关系。她和共和党人金里奇有共同提案,金里奇曾是克林顿的重要政敌。她在参院最好的朋友之一是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而在克林顿深陷丑闻时,格雷厄姆是国会最支持弹劾他的人之一。

希拉里的朋友德博拉·塞尔注意到:“她现在已经能够代表自己讲话了,她不再为克林顿或她所代表的组织而感到困惑。曾几何时,她必须考虑自己第一夫人、州长夫人的身份。现在,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自由了。”

2008年希拉里参选总统时,丈夫成了她最重要的参谋,他总是出现在电视节目、募捐活动以及采访现场。希拉里一开始宣布不接受政府提供的总统竞选基金资助,这意味着她不必接受这笔资助附带的苛刻筹款规定。2008年1月,比尔·克林顿在纽约和华盛顿为希拉里的选战组织了两次大型宴会,参加者均被要求每人捐款至少在25万美元以上,这帮助希拉里在3个月里就筹到了8000万美元,把其他候选人远远甩在后面。

美国公众对克林顿时代的记忆也是希拉里的最大卖点。在1998年的《国情咨文》报告中,克林顿说:“我们已新增1400万个工作岗位,实现了24年以来失业率和30年以来核心通胀率的新低;
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住房自有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犯罪率创纪录地连续5年持续下降,福利名册人数降至27年来最低;
我国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独一无二。女士们,先生们,我国的形势一片大好。”即使出现性丑闻,仍有70%的美国人肯定比尔的总统任期,支持率比小布什高出一倍。

一些人攻击希拉里,说她参选总统只不过是让美国回到克林顿时代。希拉里就回应说:“自从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以来,民主党拥有了历史上第一次的总统连任。大家知道,20世纪90年代,民主党人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努力。实际上,不论是相对于布什还是切尼,民主党人都要比共和党人做得好。即使是在刑事犯罪和国家安全的表现上,民主党人也不输于共和党人。我们为什么要反对我们取得的成绩?”

2011年,《名利场》杂志的记者花费了数个月时间,希望在华盛顿找一个愿意说些国务卿“坏话”的人,但他失败了。希拉里航船仿佛坚不可摧。她勤奋,坚韧,在国务卿的位置上脱离了肮脏的两党之争,私人生活也几乎无可指摘。在美国公众生活中,她已经从被无数八卦和中伤纠缠的公众人物转变成了极少引起争议的政治家。

《纽约时报杂志》称赞她是“外交界的摇滚明星”,并引用谷歌主席埃里克·施密德的话,说她是“自艾奇逊之后最重要的国务卿”。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教授史蒂夫·沃尔特说:“难道施密德先生没有听过杜勒斯、基辛格和贝克的名字吗?”

“希拉里的声名之高已经超过了她的实际水准。”波士顿大学教授安德鲁·巴塞维奇对本刊记者说,“她工作非常、非常努力,但她的成果却是有限的。在她的管理下,美国外交并没有产生突破性的成就。她上任时纠缠美国的那些重大问题依旧还在那儿:比如中美关系和巴以问题。她在处理‘阿拉伯之春’时前后反复矛盾——如果那不是伪善的话。我并不是在暗示这些问题是容易的,相反它们都不容易。但要名列一流的外交家的行列,你至少要取得一些进展。但我并没有看到希拉里做到了这些。”

“希拉里·克林顿不是一个伟大的国务卿,因为奥巴马政府并没有赋予她这样的角色。”史蒂夫·沃尔特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评价说,“艾奇逊、基辛格和詹姆斯·贝克都和总统有十分密切的合作关系,他们在对外政策上获得的权力都比希拉里要大。而奥巴马则依仗他的特使们,即使这些特使中的一些人和希拉里也有亲密的私人关系,但他们的工作还是会冲淡国务卿的政治影响。”“现在五角大楼和情报机关比国务院掌握的资源要多得多,他们在中亚、也门、波斯湾等关键地区的影响力也更大。在这样的官僚机构设置上,希拉里不能取得一些重要成就也就不足以为奇了。事实上,这证明美国的外交正在倒退:我们不是将军事作为一种工具,帮助我们推进更广泛的政治议程。今天,军事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外交家们则是顺从的伙伴,为军事行为擦屁股,比如无人机战争。”

(注:本文节选自 徐箐箐.三联生活周刊 [J].三联出版社,2012.)

第三篇: 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与政策论文

1有些人说: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大众,学习形势与政策有什么意义呢?其实不然,作为一个有国防责任意识的合格公民,学习形势与政策是非常实用和有必要的。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新兴大国作用进一步加强,世界多极化取得重要进展。伴随我国整体实力的提升,以及政治、经济活力的拓展,国际敌对势力处心积虑遏制中国的发展,我国面临着复杂的局面和事关国家整体利益的冲突,尤其表现在中国与世界大国和周边邻国复杂的利益纠葛之中。

我国的国家安全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处在分裂势力活动日益频繁,与邻国领土领海纠纷不断,并且周边国家和地区战火内乱不断的情况下。首先是东北亚出现的复杂局面,朝鲜半岛核危机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东亚地区另一个复杂局势是中日“东海之争”,日方无理扣押中方渔船和船长,并声称要按日本国内法来处理此事,引起中国民众极大愤怒。“台独”势力不减,“藏独”、“疆独”势力愈发嚣张,并与国外反华势力勾结,严重危害国家安全。近日奥地利总理会见达赖,疆独头领热比娅表示希望日本买下新疆又引起一阵波澜。稳定地区形势,成为中国外交处理的又一个课题。放眼世界,在美国主导下,北约确立了“新战略概念”,扩大了“安全威胁”的范畴。同时中美关系矛盾增多,对中美关系造成严重影响。从美在达赖和售台武器问题上触犯中国底线,到加大在南海诸岛等问题上的介入力度,利用一切机会挑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导致南海问题高烧不退。一些西方国家还千方百计进行思想渗透,与我们争夺下一代,或策划颠覆破坏活动,企图搞垮国家政权,或搜集情报,窃取中国各方面的重要情报。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当前的中美关系。新年伊始,刚刚从十年伊战的泥潭中走出的美国将目光转向了亚太地区。美国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就是“重返亚太”。

今天,美国还是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经济总量有14万亿美元,美国每年的军事开支是六千到七千多亿美元,美国有11艘航母,科技发达、教育发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发展很快,但是我们同美国比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现在的经济总量还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中国只是买了一艘旧的航母,这艘航母现仍在大连试水。

中美之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美国担心中国经济发展太快。去年中国经济总量赶上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美国千方百计想抑制中国的发展。二售台武器问题,最近美国又要向台湾提供先进的F16轰炸机。三是美国历届总统都要在白宫会见达赖喇嘛。奥巴马前不久会见一次了,这是他上任后的第二次,引起中美之间的不愉快。四是美国同中国周边国家搞军事同盟,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包括东盟国家形成一个反华的包围圈。五是美国插手南海,没有美国,南海问题不会像现在这样复杂。南海问题这么复杂,现在形势这么紧张,到底怎么解决呢?世界很多国家都存在陆上和海上主权的争议,解决的办法多种多样。有人提出武力解决,但是现在的形势和1974年的情况不一样了,跟上世纪90年代的情况也不一样了,现在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都不允许我们打,对于中国而言,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需要稳定和平的外部环境,现在只能努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来协商。

今天是全球化的时代,也是靠实力角逐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无一不是以其国家实力为前提。今天盛行的仍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但可以说,如果没有国家的强大,只有一厢情愿的在世界推行和平和仁爱,结果可想而知,不过是为世人笑尔。

当今世界,有的国家实行侵略扩张的政策,比如美国的霸权主义,日本的军国主义,这无疑给世界的和平带来威胁,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我

们时刻保持警惕,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这就要求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能够对当今的国防事务有所了解。了解国家安全状况,除可以丰富自己的见闻,而且对各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亦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至于对于自身的意义亦很重要,当掌握了世界的发展局势和国家的实时态势后,不仅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对个人的定位亦会更准确,个人的道路亦会明朗宽阔。

从国家安全的方面来讲,强化国防观念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能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和责任感。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在对外交往中,国家安全意识不足,导致泄密事件屡次发生,经济,科技等情报经常被盗,使国家蒙受损失.如果不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国家安全利益观,在国际交往中掉以轻心,失去应有的警觉,必然要造成被动,要吃大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反对分裂和外来干预,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全国人民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一致。可见学习好形势与政策对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安全都是有重要的意义的。

2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即陆地环境明显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峻。进入21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周边关系冲突矛盾共同发展战略安全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我国周边关系发展可具体分析为以下八个方面:

  一、朝鲜半岛

  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发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始终牵动着大国利害关系,影响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缘意义,是各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半岛两国的战略选择,将与大国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虽然朝鲜和韩国都在竭力谋求统一,但是双方存在的理念与利益冲突,造成了一种一致谋求统一却又坚持对抗的局面。近些年来,双方的各项交流合作逐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朝韩关系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但是新时期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一方而,促进和解、推动谈判、制约战争的内外因素继续存在和发展。特别是“六方会谈”进程的继续为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重要机遇,半岛和平进程有可能在曲折中前进;
另一方面,朝鲜与美国、朝国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政策目标大相径庭,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综合而论,新世纪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时起时伏、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半岛南北双方真正走向和解,只有在中美等大国的支持下,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二、日本

  2009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7周年。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且目前正处于转型过程,其走向将直接牵涉到我国的东部安全。而近几年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日中关系在发展中却有存在着许多隐患。人本政府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硬态度,严重影响地区的稳定,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也引起众多亚洲国家的不满,钓鱼岛问题也激化了中日两国在东海问题上的矛盾。虽然我国政府从大局出发,采取了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日关系重新定位的过程中,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进入21世纪后,日本不断突破向海外派兵的限制,扩大对美军事支援的范围。日本实施海外军事干预意志和能力的增强将成为东亚地区的潜在威胁和中日冲突的隐患。

  三、美国

  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并有新的进展。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加强沟通,双边关系的战略内涵更加丰富。两国军事交流与互信得到增强。在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中,美国是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因素,也是对我国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苏联解体后,其继承者俄罗斯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响回缩到我国北部方向,而美国作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已成为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美国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美国的影响在手段和方式上亦具有多样性,一是保持直接的军事存在,二是发展同我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三是介入和干预地区热点问题和危机。当然,目前美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威胁大都是间接和潜在的,而且其对华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在遏制我国的同时,也同我国进行“接触”与合作。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延缓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美国对我国的威胁。

  四、中亚

  与中亚国家关系不断深化。2009年是我国与中亚国家建交17周年。17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成功解决边界问题,不断增进互信,共同建立“上海五国”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已成为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的典范。中亚地区面临着颜色革命的冲击,国家政局动荡不安。中亚地区毗邻我国西部边境,自古以来就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亚五国作为苏联解体后出现的国家,地理上位于大陆心脏地带,是大国政治势力和地区政治势力缓冲区和交汇区。在经济上,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文化上,中亚是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和儒教文明的结合部。我国和中亚各国是长期睦邻友好的关系,并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成为长期的政治、经济贸易伙伴,以保证边疆地区的稳定。

  五、俄罗斯

  中俄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两国高层互动频繁。我成功在俄举办“中国年”活动,举行300多项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疆线,我国北部地缘方向仅有俄罗斯和蒙古两个邻国。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形势相对稳定,不存在重大现实热点和安全隐患。同时,我国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良好状态,并且在近期内不会发生动摇。因此,该地区的政治格局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仍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作为俄罗斯的邻居,中国尤为关心,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军事技术实力的丰富的石油气资源,是中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可以借助的力量,尽管俄罗斯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但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罗斯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俄在对外政策上,其作为欧亚大国的地缘政治决定其外交政策的平衡性,实施欧亚并举的双头鹰外交。西部,把外交重点放在独联体地区,对欧盟签署“通往未来路线图协议”。对美,虽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和分歧,但短期之内不会发生直接的冲突与对抗。在东方,则加强与我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全方位关系,同时积极参与朝鲜核问题。两国的联合军事演习也表明两国的军事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两国政治走向合作的体现,为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奠定了基础。强大的邻国就像一把双刃剑,假如它对你友好并能给你带来利益,就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居而使这样利益倍增,这个邻居越强大,你所获得的利益可能越大,反之亦然。所以说,复兴后强大的俄罗斯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中国周边国家无法无拟的。

  六、南亚

  与南亚国家关系稳步发展。在南亚地区,印巴冲突由来已久,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备之争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与争端。印度和马基斯坦的冲突直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重要隐患。近年来,两国在核军备和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克什米尔冲突时紧时缓,印巴冲突对南亚安全局势,和我国西部边境的安全有重大关系。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其21世纪军事战略是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巴基斯坦,制弱小邻国,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的目标。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这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的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威胁中国的石油安全。印度作为一个区域性大国的地位在升高,国际影响也在不端加强,而中印关系也已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和发展。双方的经济贸易逐步扩大,且中印双方都致力于经济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周边华宁,共同利益将决定两国在今后较长时间里保持密切的关系。我国与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则将会长期维持下去,两国关系将获得不断的发展。我国与南亚的关系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七、东南亚

  东南亚诸国的对外战略对于大国关系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其地理位置上,东南亚国家对外战略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依托于一个地区性的同盟。受到政局动荡和恐怖主义的影响,东盟各国的经济受到打击,海外市场缩小,外资流入减少,旅游业衰退,如何实现国内政治的稳定和经济复苏成了东盟国家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东盟可以说是我国崛起的一个战略支点,我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负责任的表现,促进了东盟国家与我国关系的新进展。在印度洋海啸灾难中,我国伸出援助之手,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建立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启动和我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使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和政治互信达到了新的水平。但是我国与一些东盟国家之间也存在主权争端,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但总体形势是平稳和可控的。双方在经济上有竞争,在政治上有共同的战略利益,两方的关系必将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密切,无论是合作的内容还是合作的层次,都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八、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

  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的恐怖主义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构建稳定的周边政治格局的严重威胁。阿富汗和中亚地区是国际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重要基地和活动场所,中亚地区出现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不断扩大,已经给中国的西北边疆带来了巨大压力,中亚某些国家公开号召境外民族回归“历史祖国”。在此背景下,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分子,与境外(包括中亚国家)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分子相结合,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使得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恐怖威胁。在东南亚,当地的伊斯兰激进势力与“基地”组织相勾结,制造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已成为东南亚地区安全的现实威胁。在南亚的印、巴等国,恐怖主义活动也出现新的发展势头。坚决打击恐怖主义,是我国维护周边政治格局的重要手段。

  在当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总体态势良好,局部地区比较动荡。我们只有与周边和睦相处,才能共同繁荣发展,只有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才能有长期稳定与和平。只有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处理好外部事务,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需要制定妥善的战略,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强大的国防力量。科学技术创新。我们还应注意到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所激化的隐患,联合一切联合的国际力量削弱,周边环境中不利因素,扫除和平发展的一切障碍。同时与周边国家相处过程中,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参考文献

  [1]2009形势与政策论文

  [2]周边安全形势与中国安全战略选择

  [3]09中国周边形势

  [4]论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

第四篇: 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与政策论文

关于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与中国之治的体会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识,相互激荡。这是在2018年6月22日至23日,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的,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有未有之大变局。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

谈到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首先,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最为明显的国际力量对比之变是“东升西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从经济总量来说,国际量对比越来越朝着更加均读的方向发展。在世纪格局之变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两级”对峙格局;
20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21世纪以来,资中主义矛盾加剧。在科技之变中,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改写人类发展历史,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发展也带来新的未知和挑战,影响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以及国际秩序和格局的演变进程。同时,我们现代化发展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中国建立发展了完整的工业体和国民经济体乐;
建立起了最广泛最真实的人民民主,推进经济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

其次,我深刻的会到大变局中的机遇与挑战同生并存。大变局催生了新的机遇。其孕育着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变暖体系加速变革之机。它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新型经济全球化,由世界上各个国家共同参与、共同主导,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大变局也充满风险挑战,有大国之间博弈加剧;
有国际秩序变革阵痛;有热点问题高烧不退;更有全球经济风险积聚。

最后,我们必须谈到大变局中的中国角色。中国发展振兴是百年大变局的重大变化之一,新中国成立71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岁年来,中国人民勤力同心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勇气甚至牺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伴随着实力的增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人民开创的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认同,学习借鉴中国经验成为世界潮流,70年来,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派遣60多万名援助人员,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中国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安全稳定,改革卓成效,与西方之乱珍成鲜明对此。国际社会对中国之治给予极大关注,他们婚:中国之治为什么成?中国治理有何良方?中国之治带给其他国家什么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历经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创造了后发追赶的中国奇迹,我们深知,唯有发展,才能消除社会矛盾的根源;
唯有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是近代以中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对中国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弊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制度探索的历程,为了确立一个正确的制度,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制度探索的道路在1922年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就明确了中国是一个直正的民主共和国: 1931年,我们明确了中国的国体是以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1937年,按照“三二制"原则建立各级立法,司法,行政机关: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领导人都由人民选举产生: 1940年,在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通过不懈努力,逐步确立并巩固各方面的重要制度。最后摸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并且健全党的领导体系机制,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

制度稳则国稳,利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剥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这是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鲜明结论。当世界正径历百未自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完善度是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对风险挑战中推动制度日益完善。2020年以来,实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成为2020年开年最火的关键间。随着疫情的发展扩散,“中国怎么”“世界怎么办”成岗全球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苍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历史的经验无数次证明,越是到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就越能克服各种横亘于前的困难。用3个月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这个成绩来之不易。这不仅仅是我们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结果,更是因为我们“中国之治”优秀的地方。也是我们中国能够控制好自己疫情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其他国家共度难关的关键。

第五篇: 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与政策论文

《影响当前国际安全的主要因素》

●美国的霸权主义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美国的霸权主义一直都在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冷战时期,美国霸权主义主要目标是阻止苏联扩张、削弱苏联实力;主要实施范围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周边地带和地缘政治上重要的“中间地带”;主要手段是军事上的对抗与遏制。冷战后,克林顿政府于1994年7月发表的《国家参与和扩展安全战略》中正式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明确提出了美国谋求领导世界,要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市场经济制度、美国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自由民主力量的战略目标。美国的“参与和扩展”战略表明,美国的全球战略不再是被动地遏制某一敌对国家的扩张,而是积极地向全世界扩展美国的势力和影响;美国的目标不再是与苏联争霸世界,而是独霸世界;美国全球战略的实施也不再有特定范围和限度,而是实施的空间范围更广,手段更多,目标更大。表现之一是对外军事干预有所加强。在“参与和扩展”战略下,美国在冷战结束以来对外干预出兵达50余次,每年用兵频率较冷战时期高出一倍以上。美国将所有国家分为四类,对所谓的“无赖国家”进行经济封锁制裁、政治颠覆与施加压力、军事打击的政策。崇尚武力是美国的主流文化和传统。美国自独立后至现在的伊拉克战争,共发动过70多次对外战争和侵略,共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武装冲突200次。除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外,美国基本上都是胜利者,而每次胜利都给他们带来了大小不同的回报,由此而形成了美国人的一种战争经济观:战争是国家最好的一种战略性投资。 

●宗教对当前国际安全的影响

宗教作为人类历史中最古老的社会现象之一,一直就与和平、战争和安全问题有关。但长期以来,权力政治作为国际事务中的“通用货币”和主流话语,一直流通于西方国际关系学界,而宗教问题则被国际关系研究者置于边缘地位。冷战的结束使被美苏两极对抗所掩盖的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得以释放,给国际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学界一般认为,宗教主要通过以下路径影响国际关系和安全:首先,宗教观念和信仰通过影响决策者、社会舆论和普通民众作用于外交政策,这也是宗教影响国际关系和制度的最重要的方式;
第二,宗教是可被国际体制内各种行为体制利用的合法性来源之一,如“圣战”使战争行为合法化,而当代“正义战争”观念和“人道主义干预论”也具有宗教和神学渊源;
第三,“与国家有关的宗教行为体”和“非国家宗教行为体”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国际事务,而某些宗教领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有重要影响力;
第四,宗教成为国际关系中与军事和经济力量等相对应的“软实力”。宗教价值观念和准则以不同方式影响国际舆论和制度,而运用“软实力”也是宗教团体影响所在国外交政策的最重要如非唯一的方式;
第五,通过跨国/跨界宗教现象和运动,如宗教冲突、传教运动、宗教恐怖主义以及人权问题、人口增长和堕胎等与宗教有关的问题作用于国际关系和安全。

●非传统因素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恐怖主义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愈加凸显。2005年10月25日被美国内媒体称为是“悲剧的里程碑”。当日,美军在伊拉克阵亡人数突破2000人大关。截止到12月13日即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进入第1000天,美军阵亡人数已达到2149人,至此美军在伊拉克战争大规模作战阶段结束后的阵亡人数已是大规模作战阶段阵亡138人的十几倍之多。美发动伊拉克战争,未能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相反在伊境内乃至全球引发了更多的恐怖袭击事件,国际恐怖活动继续呈上升之势。截止到11月底,全球已发生较大规模恐怖事件约360余起,比2004年同期约增加20%;
造成约3000余人死亡,比2004年同期约增加10%.年内,国际恐怖活动遍及西欧、高加索、中东、南亚乃至东南亚的广大地区,英国伦敦、埃及沙姆沙伊赫、印尼巴厘岛、俄罗斯纳尔奇克、印度新德里等地均发生了重大恐怖袭击事件,造成惨重伤亡,特别是发生在约旦首都安曼的恐怖爆炸袭击事件,造成我国防大学学员代表团3人遇难、1人受伤。恐怖活动对国际安全造成的危害进一步显现。与此同时,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很严重。2005年8至9月,美国南部遭受飓风袭击,数百万人撤离,上千人死亡。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强烈地震,据巴方统计,截至11月8日,死亡人数已达8.7万人,2008年中国“汶川8.6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伤亡,2010年日本“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的核泄露事件,造成了全球恐慌。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

◆ 面对目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中华民族复兴的紧急关头,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要对党和政府施加不必要的压力,而应该无条件地同党和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听从党和政府的召换,团结一致渡难关,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保驾护航;
同时,也应该出谋划策,力争积极、主动地打破目前的困境,化害为利,创造中国民族复兴的良好国际环境。从而促进我国复兴,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崛起!

第六篇: 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2021形势政策论文3000

形势与政策论文2021形势政策论文3000
摘要:本文从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民生财政建设的不足,从如何构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民生财政管理模式的角度出发,进行关于民生财政建设的若干思考,并提出了能够提升民生财政建设水平的若干建议,以便为相关财政工作者提供参考,力争全面促进财政事业向前发展。
关键词:民生财政建设若干思考
民生财政,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财政体系,伴随着我国对民生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民生财政建设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大关注,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生活保障领域、就业领域等重点领域,民生项目的投资更是呈直线增加态势。
无容置疑,民生财政建设已成为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重点项目,在当今社会经济体系不断深入改革的今天,我们如何从“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角度出发,对关于民生财政建设做出详细思考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伴随着经济的良好发展,社会事务需求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也引发出来越来越多的人民利益诉述问题,这在一定程
第1页共11页

度上加大了改善民生建设的难度,民生建设改善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要知道,民生财政是“庶政之母”,加强民生财政建设能有效缓解社会经济压力,消除社会经济矛盾,确保社会经济得以长久稳定发展。以下就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展开分析。
1.1、是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财政建设,宏观角度上是要求财政建设从社会经济体系架构改革出发,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而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在社会保障领域、教育领域、住房保障领域、公共卫生领域等民生方面的财政消耗,
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种不同的社会需求,进而达到“中国梦”与“人民梦”的相互统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民生基础。
1.2、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多方面要素支持,宏观角度上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财政分配功能作用与地位,着重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把财政支出向人民群众保障领域转移,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包括公共卫生医疗设备、教育、社会住房等社会服务问题,进一步缓解社会民生矛盾。
1.3、是推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具体体现
数据表明,20__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普遍增长,且多数地方占到了当地公共财政支出的50%以上。
第2页共11页

以安徽省为例,据财政厅厅长罗建国说:“20__年,安徽省民生支出3161.2亿元,增加553.8亿元,增长21.2%,占全省财政支出近80%。”
一系列数据说明了民生支出比重正在不断优化。可见,加强民生财政建设,必须把财政支出重点向人民群众公共需要或公共服务转移,解决公共服务不到位的局面,进一步推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2、民生财政建设面临的问题2.1、管理体制问题
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拨款的形式也向复杂化、多样化趋势发展,政府投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然而,财政管理体制中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决策权都在上级领导手上,下级领导空有管理头衔,却无法实施正确的管理权限。这种不平衡的决策方式,使得地方政府压力加大,导致很多民生政策无法落到实处。
除外,由于财政局财政管理的组织建设不完善、财政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职能分配不明确。财政局在进行财政管理工作时,缺乏健全的财政管理监督与控制体系,甚至出现私自挪用单位内部资金、私设账外账,避开财政监督把单位预算外的收入据为私有,进行公款玩乐等情况,严重影响了财政局的经济利益,民生财政建设受到影响。
2.2、财政约束问题
第3页共11页

从现阶段我国政府的财政决算预算看来,财政管理模式单一,无法精确、完整地反映出政府的债务、资金等情况。从财政局发布的财政预算信息来看,财政报告不够全面,对资金使用细化不到位,存在多方面不足,极容易滋生腐败行为。
由于财政资金管理缺乏足够的公开透明度,这种模式下的财政报告也缺乏足够的约束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生建设工作开展的难度。
2.3、资金管理问题
首先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相关的一些民生领域尚未完全向社会资金开放,再加上社会公益、慈善等民生领域制度建设不健全,使得社会资金流入民生建设领域的渠道单一,民生建设支出仍然需要附属财政投入。
其次是民生资金使用存在“越位”与“缺位”现象。民生建设项目虽然遍布社会各大民生领域,然而发达地区却相比于经济欠发达或者偏远地区更为深入。
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较高,在这种经济条件较好的大环境背景下,出现“越位”的情况就比较多;而在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受到经济限制,一些应用政府承担的民生领域得不到相应的建设,多会出现“缺位或不到位”的状况。显而易见,民生建设现阶段还存在明显的资金管理难题,出现地区建设不平衡现象。
第4页共11页

3、完善民生建设的几点可行性策略
民生建设工程意义重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针对当前民生建设工程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加以改变,才能提高民生建设水平,以更好地发挥民生财政对扩内需、调结构,促和谐的多重效应。
3.1、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
通过把财政支出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设施等方面转型,凸显社会公共保障在国民经济总值当中的比重,加大公共设备与产品的供给,努力做到经济性公共服务与社会性公共服务相互统一,让民生建设项目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得以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3.2、要以财政改革为先导,强化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实践证明,行政改革与财政建设制度的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财政建设制度的变革会引发行政建设改革同步改革。因此,财政制度改革可以作为先导,现行一步进行改革,引导政府行政改革。例如通过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整合到统一的平台,加强对单位基层和管理层的内部控制,确保财政管理记录、财政报告信息和其他财务管理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
第5页共11页

在企业岗位设置上,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决策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制定比较合理的,操作性强,有激励性的考核方案,形成相互激励、相互制约为主体的运作模式,以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
3.3、继续改革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照顾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政府。
民生建设工作不仅联系着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与处室,与千家万户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当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一些欠发达地区及基层政府事权、财权不匹配,财政财力不足。民生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建设。对于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应重点建设,而一些地处偏远,远离中心城区的地区应充分放权,给予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其快速发展。
4、结语
民生财政建设工作的进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目的不单是为了优化民生管理,同时也是为了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使民生财政建设发挥最大的功能效应,从而改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
对关于民生财政建设做出思考,以找出提高建设水平的可行性策略,对于实现民生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形势与政策论文2021形势政策论文3000
第6页共11页

不知觉学习《形势与政策》课已有两年了,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每学期的课不多,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蒋老师上课非常生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听,而老师的思维更是睿智敏捷,素材也丰富多彩,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大学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陶醉。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环境、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
第7页共11页

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8页共11页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为了更好的把握住自己,必须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学习好《形势与政策》课,这样在我们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有必要。因为,高等学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世界,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也为我们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提前上了一课,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形势和国家政策,好让我们更有准备的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形势与政策论文2021形势政策论文3000
从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看,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对此,为稳定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纵观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导致*增生,*是人类尚未攻克的顽疾,它的出现时经济发展带来的结果。对此,我们现正在积极应对,以来,党中央对反*从战略上予以高度重视,实施了多项措施,包括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上打出“组合拳”,扎实推进反*行动,反*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再次是反*不留死角,法律面前不分国企、外企、和私企,反腐子弹不长眼,不管你是教授、官员、医生还是高人,击中谁就是谁,打‘老虎
‘��苍蝇��绝不手软。20xx年反腐有一新亮点,就是纠
第9页共11页

正不正之风,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列为“靶心”动员全党对作风上的弊垢扫除,全面改革以清除*土壤。同时加强监督力度,监察机构履职能力大幅提升。国内大学毕业生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外部原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大环境,高等教育体制、培养模式和学生就业观念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相匹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困难,还有一些大学生虽然落实了工作,但就业状况不好,进退维谷。这一批不得志的大学生构成了“蚁族”等“族化”群体,破解“族化”应从几方面入手,政府上,健全相关政策措施,加大相关领域的改革力度;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环境;教育主体上,结合社会需求全方位培养大学生;大学生自身层面上,正确定位,做好自身发展。我国还面临着产能过剩的现状,产能过剩呈现着全面化特征,传统产业和部分。战略新兴产业均出现了明显的产能过剩,部分产业出现绝对和长期产能过剩。
近几年,集中投资造成了产能增长过快,而且新产能还在不断地释放和形成。原因是由于自由竞争,政府行政力量推动产业发展,经济波动性大,政策有效性不高,政府服务信息不足,国际金融危机使供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对此,我们应该创造有效的需求,消化一批产能,还有就是增强企业跨国的经营能力,向境外有序转移一批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等市场准入标准,淘汰一批落后产能,而最根本的还是要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当今形势下的中国面临着国内外的复杂环境,
第10页共11页

只有不断加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以事业的发展,不断开阔周边外交工作新局面,积极应对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才能更好的建设好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

第11页共11页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