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2023年设计工程论文11篇(范文推荐)

2023年设计工程论文11篇(范文推荐)

来源:教案设计 时间:2024-02-14 14:32:02 推荐访问: 工程 工程专业求职信 工程专业求职信范例

设计工程论文第1篇摘要:近几年,BIM技术在国内不断地推广,更多的桥梁项目运用到了BIM技术,以此来辅助桥梁设计与施工人员更好的完成桥梁的设计与施工。将BIM技术运用到桥梁工程中,能大幅降低桥梁施工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计工程论文11篇,供大家参考。

设计工程论文11篇

设计工程论文 第1篇

摘要:近几年,BIM技术在国内不断地推广,更多的桥梁项目运用到了BIM技术,以此来辅助桥梁设计与施工人员更好的完成桥梁的设计与施工。将BIM技术运用到桥梁工程中,能大幅降低桥梁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有效提高桥梁的工程质量;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文章主要研究了BIM技术的核心建模软件和BIM技术在桥梁设计、施工中的应用,以期为现代桥梁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
BIM技术;
设计阶段;
施工阶段

1BIM基本概念及发展现状

1.1BIM基本概念

建筑信息建模/管理(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Management,BIM)是一种实现建设项目的物理功能特性的数字描述和管理的新型技术,它的目标是建立从项目论证开始,到建筑设计、施工、运用维护,直至最终拆除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库,并实现项目数据的共享和运用。BIM技术的推广被看成CAD技术的普及运用后的又一次意义重大的革新。从长远看,BIM技术必将引领建筑信息化的发展潮流,从各个方面很大程度的提高土木工程信息集成化的程度。

1.2BIM国内外发展现状

(1)国外发展现状。BIM的起源地是美国,在北美,有超过一半的建筑行业使用者BIM,或者BIM的相关技术软件,而经过资料的对比,在北美地区BIM的使用率比之前两增加了75%左右。BIM应用始于美国,美国总务管理局于2003年推出了国家3D-4D-BIM计划,并陆续发布了系列BIM指南。美国联邦机构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在2006年制定并发布了一份15年(2006-2020年)的BIM路线图。还有很多大学或则相关机构都致力于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研宄,由此可见BIM在北美的研究应用还是比较深入广泛的。由于BIM性能的强大,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也被业内人士认可,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Autodesk公司突出的Revit系列软件为代表的建筑信息模型软件模型,在各个发达国家正在以很快的速度普及在各个领域,并且在许多工程中的到了广泛的运用。(2)国内发展现状。由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得出:在中国,BIM技术只是出于宣传和科普阶段,广大业界人士只是知道这一门技术或者解除了一些基本的"操作,还未被广泛运用到工程实际操作中,同时,也说明对于BIM的技术研发也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并没有在国内形成很完善的系统。业界人士对于BIM技术也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或者仅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方面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欠缺。BIM技术在我国有许多方面的问题,不论是技术还是经济,不论是管理还是法律,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2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运用

2.1BIM技术在桥梁设计阶段的主要运用

(1)前期设计。桥梁工程在进行设计建设的时候需要将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等参与进来的单位的意见集合统一起来,然后决定最后的建设方案。由于各个单位的专业水平不同,在前期设计阶段,设计方的意图在平面白纸上很难很好的将想法传递给业主单位,从而达到意见的统一的难度大大增加。然而,利用BIM技术的特性,我们可以将设计项目进行参数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三维建模,从而将设计项目更直观的表现在设计方和业主单位眼前,使前期设计方案的选择高效快捷。(2)后期设计。后期设计阶段的任务就是对前期设计的BIM模型进行各种审核和验算,看这个模型是否能够达到规范要求,同时对荷载的承受能力是否合格。因为桥梁建设中,对于各种指标的要求比较高,为了提高设计质量,利用BIM模型能够使设计人员更好的完成设计结果测试,及时发现设计问题并做相应的调整。在用BIM建模的过程中,我们在检验的时候能有效及时的发现我们建模时的错误与瑕疵,这样做能防止施工时发生错误,对整个工程造成重大损失。后期设计的基础是前期设计的BIM模型,在此模型上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细化,从而达到设计要求。在采用BIM软件进行校核时,能同时生成分析柏高,根据报告我们能发现问题,然后再进行修改、建模,反复这个过程,知道达到技术指标。

2.2BIM技术在桥梁施工阶段的应用

(1)数字信息化施工。运用数字信息化手段可以预制桥梁结构,然后通过工厂化的生产制造手段防控施工中的各种不利因素,以确保构件质量达标,同时进一步桥体施工周期,提高效益。(2)施工模拟。运用BIM技术的4D桥梁施工模拟技术,我们可以模拟出施工过程,编写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实现场地资源配置优化,这样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有效的控制全桥的施工过程和进度,从而使整个工程质量提高,同时更加的节约陈本,提升经济效益。(3)安全数据信息管理。BIM技术的桥梁安全数据信息管理平台能够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以BIM为平台进行共享,让各个单位能清楚明确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信息,能帮助制定更加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有效的避免因完全信息不全或滞后所引起的安全事故。

2.3物料设备管理

BIM技术的桥梁信息模型能够有效的弥补使用RFID技术只能识别一部分信息,无法掌握全桥施工过程的缺陷,使得设备管理更加完善。

2.4协同作业

协同作业是BIM技术的又一强大功能的运用,通过协同协同作业,各个单位能将除设计之外的各种设计文件、管理方案、等进行共享,从而使各个单位之间文件的流通方便快捷,各单位间也能更加清楚工程项目的安排、进度和管理,保证施工过程的合理化,从而使施工能够更加高效的进行。BIM技术不仅在施工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并且对提高设计、运营领域的效率、节约成本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各个行业对于BIM成果的验收并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另外,大部分设计院自身内部没有明显的BIM技术的标准。BIM技术在国内的普及与成熟大远不及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使得在国外软件的设计与国内的现实情况相悖的时候,国内并没有足够的研发能力去研发新的核心软件,从而使工程的设计模型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对设计造成阻碍。因为运用BIM技术去完成项目,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不同行业共同参与到建模过程中,那么就需要一个共同的规范去管理这些不同专业的模型,从而达到模型的有效传递,使模型传递过程中保持它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4结论与展望

BIM技术作为桥梁工程中的新兴技术,相较于AutoCAD、MIDAS、桥梁博士之类的我们都耳熟能详的软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在桥梁工程这块领域,主流的作图计算软件还是AutuCAD与MIDAS之类的软件。BIM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软件是被很多人期许的,他的优点有很多,而且能将一个工程的各个部分集合到一个模型上,直观的表现出设计施工的效果,可阅读性大大的增强,并且能直观的展现出设计缺陷和各个部分设计之间的冲突,方便验收和修改。BIM没被广泛运用到桥梁工程的原因还有,他的许多研究计算的地方还不够完善,这使得很多计算也只能依赖其他软件,使得BIM相对比较鸡肋。但是,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主流环境和国家的大力推广运用下,BIM这项技术将会有巨大的发展,总有一天他将会取代其他软件成为主流。

参考文献

[1]刘智敏,王英,孙静,等.BIM技术在桥梁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5(06).

[2]何关培.BIM和BIM相关软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04).

设计工程论文 第2篇

1电力负荷分析

在电力工作中,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分析主要是针对电力负荷,这对于了解一项电力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预测以及分析系统负荷是在特定的区域对电力系统中的负荷状况进行分析,这一区域便是工程的建设区域。作为最基础的系统规划设计,检测电力负荷以及对系统进行特性分析可以获得最基础的系统数据。在设计过程中,预测电力负荷主要针对短期内的电力系统使用预测,大多仅仅预测十年左右的时间。预测电力负荷是为了电力工程的建设能够更好的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预测的同时还需要同步进行分析,电力负荷的预测以及相关数据的分析是电力系统工程的基础工作,关系到一项电力工程的系统稳定性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程度。通过电力负荷的预测以及分析可以确定电力工程是否能够对电网产生影响。

2电源分析以及出力情况分析

在整个系统的规划设计中,电源的规划是所有工作的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进行工程施工前,需要对工程周边电源进行规划,同时必须对电源出力状况进行数据分析。这里所指的电源主要指两种,一种为地方电源,另一种则是统调电源。地方电源主要是指地方上所建设的小型水电站;
而统调电源则是指一些大型的发电企业,这些企业往往会由一个统一的部门进行指配。地方电站会受到水文期的影响,供电情况会有所差异,所以电源出力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在电力工程中,新建工程每年都会加入新的电源机组,因而电源出力状况便会发生改变,应当对其进行重视。

3电力和电量的平衡

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中,电力和电量的平衡对于规划和设计的工作起到制约的作用。根据之前计算出来的电力负荷和电源的出力情况,就能够对供电区域内的电力和电量的平衡情况进行一定的分析。根据电力的负荷情况对各年的电力系统的最大负荷量进行一定的估计,这样就能确定电力系统所需的发电和变电设备的容量。

4电网系统接入方案

为了保证电力工程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将其接入电网系统,这就需要对电力系统中工程的实际状况以及网络特点进行综合考量,并结合当地电网的发展状况对电网进行系统性的规划设计。另外政府部门的.审批意见也是电力工程建设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对系统进行综合的考虑之后,才能够进一步确定接入方案。在进行方案确定时,对于接入方案的合理性也要进行考量,确保实际的接入方案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5关于所提方案进行电气计算的工作

关于所提方案电气的计算工作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潮流计算,稳定计算,短路电流计算和无功补偿计算。潮流计算主要是对电力网络中的功率和电压的分布进行计算,通过潮流计算可确定系统运行方式,检查各元件是否满足运行要求,并为系统继电保护和稳定计算提供依据和初值。潮流计算作为电力系统设计中最基本的计算,是比较电力工程各接入系统方案最直观的方法。通过潮流计算得出的电网各节点电压、各网络元件电力损耗、以及电力潮流的分布情况。稳定计算是指根据要求对电力系统的各种故障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确定电力系统稳定问题的主要特征和稳定水平。稳定计算多是基于潮流计算结果的基础之上,通过进行各种稳定计算,可校验各接入系统方案的运行参数能否满足稳定运行的要求,在必要的情况下提出安稳策略和保障措施。短路电流计算主要是验算在给定的网架中,由于故障短路而在电气元件上产生的不正常电流值。在确定了网架结构和系统运行方式的情况下,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可正确选择及校验电气设备,选用正确的继电保护整定值和熔体的额定电流,从而确保在故障情况下能快速切断短路电流,减少短路电流持续时间,减少短路所造成的损失。系统的短路电流宜限制在合理的水平,当短路电流水平过大而需要大量更换工程相关网区已有电气设备时,应提出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

6实际经验

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以相关资料作为前提,因而设计前需要对附近电力系统的状态进行资料收集,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对现有系统中的电力线路、变电站和电源情况进行资料收集,同时以图表的形式录入数据库,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网架数据。在这一基础上,还需要得到最新的系统规划报告,从而了解电网的整体的发展变化方向,从而了解当前电网的最新动态。通过收集各地的电网负荷状况,及时更新系统变化情况,从而掌握线路、变电站以及电厂最新的数据资料,提供良好的系统设计环境。所以,需要将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完善,这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系统规划设计工作中需要予以坚持的长期工作。

7结束语

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能源建设的发展,电力作为当前社会重要的能源物质,对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电力能源使用方便,因而在所有的能源中使用最为广泛。为了保证经济社会能够继续稳定发展,电力系统建设成为了当前必须予以重视的内容。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大机组、高电压以及大电网和越来越广的输电范围,这些是电力系统发展的标志,也是当前系统规划设计必须予以重视的内容。由于电网的复杂程度有所提升,因而其系统规划设计就需要进一步的予以加强,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以及后期运行中能够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进行工程准备阶段,必须进行系统规划设计。作为工程设计以及建设的指导,系统规划设计对于促进电力系统合理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前期需要针对电力系统进行规划,保证电网中各个环节能够协调稳定相互配合的运行。从而建设处更加优质、高效、稳定、安全的电力系统。

作者:黄敏均 赵亮宇 陈建峰 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江阴市供电公司

设计工程论文 第3篇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为了给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硬件环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也快速发展,各地在市政工程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的改进和管理水平有所提升,工程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道路建设包含很多方面,而市政道路工程因其工程的特殊性,又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道路工程的特点,其包括:不允许工期过长,地下、地面及空中管线、路面、过街地下通道或过街人行天桥立体分布,市内公用设施、交通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建设,这些都是其他道路所没有的特殊问题,加大了工程的复杂性和困难性,相应地,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问题。因此,加强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道路质量,是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本文主要结合昆明市珥季路的建设情况,将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工程建设实践相结合,对道路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方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分析了政府监督所发挥的作用,总结经验及其不足,进而提出改进措施。文章以珥季路工程项目为研究基础,首先概述了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涵义、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质量管理思想等相关理论,分析了市政道路质量管理发展现状。其次,介绍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管理有关的理论,包括工程质量管理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原则、基本原理及现状。

第三,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控制进行论述,研究了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介绍市政道路工程基于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阶段,研究各阶段工作要求,质量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要点。

第四,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难点进行分析,进而研究了道路工程质量政府监管,分析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理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政府监管模式的改进趋势。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将以上理论研究用于实践,介绍了珥季路工程项目的概况、主要技术标准及设计亮点,着重分析了珥季路工程项目在质量管理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研究了政府在质量监管时采取的相关措施,如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制定完善的质量监督及验收规范和标准,这些措施在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明确了市政道路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政府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监管作用,不断提高政府在市政道路中的质量监管能力,对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设计工程论文 第4篇

随着城市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逐年提升,各地方政府对市政工程投入在不断增加,进而提升了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工艺改进和管理水平,从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也有了相应飞跃,这给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硬件环境。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因其特殊性,具有许多区别于其他工程的特点。这包括工期不宜过长,路面的立体分布,地下、地面及空中管线,公用设施以及交通设施与道路的建设同步等。这些特殊问题不仅增加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困难性和复杂性,从而往往容易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问题。基于此,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质量监管问题,以提高道路的质量水平。

本文主要结合长春市龙湖大路的建设情况,将工程建设实践与相关的质量监管理论相互结合,对相应的质量监管方法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剖析了政府监管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根据其经验及不足的总结,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首先概述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以及质量监管的相关理论,阐释了市政道路质量的弊病和监管缺陷。然后,论述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管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基于全过程的质量监管内容,包括勘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梳理各阶段的质量监管工作的要求和控制要点。继而,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管的难点,探究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政府监管,对比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理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以及政府监管存在的相关问题与改进趋势。

最后,通过长春市龙湖大路工程建设的具体案例分析,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介绍了其工程概况与质量监管措施,并研究政府在质量监管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应措施。本文通过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管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质量监管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政府部门的监管作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政府监管能力的不断提升,将对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监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设计工程论文 第5篇

1.课题名称: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设计工程论文 第6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建筑工程是一个长时间的开发项目,而如今的市场是一个充满竞争、变化莫测的市场,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事务中的大量信息数据要及时、科学地跟随社会变化。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在社会企业的营运过程中,可以达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以及抗风险能力。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建筑市场的开拓与开放,工程造价管理事务中大量的数据信息迫切需要快速及时、科学准确地做出决策、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络技术的空前发展以及多媒体在建筑工程领域的高度渗透与融合,为工程造价管理方式的变革及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如概预算软件的研制开发如今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从而为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加入WTO、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临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将日益显现其巨大生命力。工程造价毕业论文范文本文主要围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论述其组成、设计内容,对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块构成及其功能特点进行较为详尽的筹划。

工程造价信息为工程的所需费用的确定以及总体费用的控制提供了依据,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必须充分利用工程造价管理以获取有效的造价信息并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
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及指数系统平台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所必需的。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由于在建筑工程项目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造价是不一致的,所以必须根据每个阶段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案建立一套总体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系统。这套造价控制系统必须将项目不同阶段涉及的信息进行汇总,如项目合同信息、项目设备信息、项目材料信息以及项目设计信息等,并将造价控制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连接,实现总体的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岛。这套系统能够以项目的数据信息为基础创建必要的造价分析模型,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实际的造价预测,并根据预测情况指导修改项目的造价。

综上,本文设计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工程项目各阶系统还能辅助办公,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重复繁琐的工作由计算机来完成,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简而言之,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工程项目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加工、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辅助造价管理,该系统的开发对于建设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大多是采用同一模式:价格管理通过各地区地区统一单价法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编制;
不同时期根据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进行相应的调整;
各地区工程造价机构根据定期公布的指导性系统对工程造价进行重新审核确定最新造价。这种模式主要是将动态模式和静态模式进行结合管理并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过渡。

20xx 年 4 月于北京召开了全国工程造价软件和网络研讨会,此次会议共有两百七十名代表参与,这些代表来自于我国与工程造价有关的各个行业,有工程造价的设计公司、咨询公司、软件公司,也有专门从事工程造价研究的管理机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这次会议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第一次信息技术会议。

20xx 年中国投资项目管理系统产业联盟(CIPA)在北京成立,该联盟由微软公司为首等十多个国内外著名软件公司共同发起,在我国信息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目标是是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项目管理中,将传统的项目管理与信息系统进行结合为项目管理活动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并将这些方案进行整合为国家投资政策指定提供基础。

马鑫,刘桂浩认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造价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必须考虑建设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并根据分析提出有效地造价控制方案,他们在《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探讨》文章中对建筑工程项目中造价的概念以及造价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目的是在建筑项目管理中,通过有机的分配资源,使得投资回报率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唐明辉在《对建筑工程造价有关方面的探讨》中针对建筑工程造价不断提高、投资效果持续下降的问题。从建筑项目的三个最重要的环节分析这种问题存在的原因。对投资决策,招标和实施这三个环节的深入分析,发现很多可以精简的流程,并总结出一套控制建筑成本的方案,从成本的降低来提高总体收益。

陈智锋的《对建筑工程造价中各个阶段的合理控制的思考》文中,主要切入点是经济。通过对经济的理论分析,运用在建筑项目中,得出常规结论。该文主要分析了建筑投资决策、招标和实施三种环节的成本控制,建筑过程汇总的材料花费,人员成本以及一些额外开销的控制。文中还强调了工程实施环节中一些技术问题,为中国建筑工程的发展提出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文中还建议建筑方应当适当的控制造价,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解决由于造价管理不当引起的连锁反应。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主要技术

2.1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20 世纪 60 年代,计算机技术已经普及到各个领域,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应运而生。当时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利用计算机高效计算能力对不同行业中大量复杂的数据进行处理。随着各行业的信息化进行,最初的信息系统功能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人们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更多地功能。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信息系统的发展也经过了以下四个阶段,主机终端模式,该模式下过分依赖于硬件,适用性大大降低;
文件服务器模式,该模式只能应用于小型系统的开发,用户规模较小,只能在局域网中使用;
C/S 模式,即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该模式下需要同时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安装软件,对于系统的开发维护带来困难;
B/S 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该模式可以看作是 C/S 模式的改进,只需要在客服端安装浏览器即可使用系统。目前信息系统开发最常用的是 C/S 模式和B/S模式。

管理信息系统(MIS)能够清晰、有效地完成繁杂的手工记录以及决策。但是任何的信息管理系统都是基于人与企业、人与项目工程,科学的管理方法才是 MIS的核心。

建设造价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建设工程项目各个阶段所需花费的费用总和,但从广义上解释建设工程造价不仅仅是指某一项工程,当工程范围不同时工程造价的定义也不一样,它是一个统称,包含全部的建筑工程,另外按照建筑工程的范围来划分它包含两种含义:(1)从业务的层面上来说,建设工程造价是指一个项目从开始计划实施到最终完成所包括的全部费用,也就是一个项目整个实施过程中的总的花费。如果一个投资者要投资一个项目,那么他就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一个估计,在投资活动中涉及了对项目的招标费用、评估费用等,这些费用都可以以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的形式计入工程造价之中,到最后结算时转入工程成本。工程造价毕业论文(2)从市场的角度上来看,建设工程造价是指在建设一项工程时所用到的土地、技术、设备、劳动力等在市场上交易所需支出的一切费用。这些费用通过招标过程实现,其实质是用在建工程作为这些商品的交换成本,并通过多次概算形成整个建设工程的价格。以上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解释,由此可以总结出建设工程造价的本质。从投资者角度,工程造价是一个建设工程的投资总和,即投资者为了取得项目所需支出;
从市场角度看工程造价是将工程当做特殊商品,为该商品进行定价,从承包商角度看工程的造价是建设工程需要花费生产资料的价格总和。

2.2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2.2.1 结构化开发方法原理

本文的开发采用瀑布式的传统开发模式,按照用户需求,定制系统模块,将每个模块抽象化,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需求分析,用例分析,系统分析等方式,自顶向下的规划整个系统开发步骤。在实施的时候则是金字塔式的开发,通过类的实现,接口的定义完成整个系统的组织。整个开发过程中做到分层开发,层与层之间相对对立,开发并行程度到。对于问题空间的.抽象化,合理实现类的定义和对象的管理,逐层实现,化整为零,积沙成塔。

(1)将开发进度按层次划分,每个层次相对独立开发,并行实现。每层都实现以后,集成开发系统环境,并实现系统功能。最后循环开发,通过测试驱动开发。

(2)在系统分析阶段,应该根据规划提出的要求对整个业务需求进行整理,从整体入手自上而下,从顶层逐步分析到基层,先考虑整体再考虑局部。

(3)在系统实现阶段,必须从局部到整体,即从不同模块的基本功能模块进行编程,最终将这些模块进行组合连接实现整个系统的编程,坚持自底向上逐步实施。

(4)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用户的使用,整个开发过程必须用户至上的原则,与用户进行沟通,时刻将用户的需求变化考虑在第一位。通常需求的变化很大程度会影响到开发进度,但是本次开发充分考虑各种需求变化,随时最好应对措施。

(5)系统开发功能必须符合实际,在系统开发前必须进行调研分析实际情况,了解实际的业务活动流程,掌握每个细节分析整合流程,制定合理高效的解决方案。

(6)严格区分不同的阶段的任务,每个阶段的目标必须在开展下个阶段前实现,确保每个阶段的工作能够达到成效,能够为下个阶段提供依据和保障,这样能够高效地进行开发进度的管理,控制开发的周期,协调不同开发人员的工作,提高开发的效率。

(7)整个开发工程化,保证了开发的标准和最终系统的质量,每一个阶段都必须按照工程进行的要求撰写标准的开发文档。

2.2.2 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开发过程

任何人工系统都会经历一个由发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在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也符合系统生命周期的规律。随着企业和组织工作的需要,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信息的需求也相应地增加了,要求设计和建立更新的信息系统。当系统投入使用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企业管理者对信息的需求。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企业规模或信息应用范围的扩大或设备老化等原因,信息系统又逐渐不能满足需求了。这时对信息系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结构化系统开发将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系 统规 划

这个阶段是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大致的研究和分析,了解用户的实际需要,然后根据用户的需求来确定整个系统的方向和目标。再设计初步的实施方案并进行可行性的分析。

(2)系统分析

该阶段中按照用户需求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设计。通过对用户需求的业务分析,抽象出其中的报表和数据流,定义成相互对立的类。对不同业务之间的比较也抽象出更基础的元数据,合理的设计系统基本元件。

第三章 系统可行性与需求分析 .................. 15

3.1 系统可行性分析 ............ 15

3.1.1 技术可行性 ............. 15

3.1.2 操作可行性 .............. 15

3.2 系统需求分析 ........ 16

3.2.1 功能需求分析 ............. 16

3.2.2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 18

第四章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 25

4.1 系统的建设目标 ............ 25

4.2 系统的设计 .............. 25

4.2.1 系统的架构设计 ............. 25

4.2.2 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 27

4.2.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28

第五章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43

5.1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43

5.1.1 工程造价估算模块 ........... 44

5.1.2 项目管理模块 ......... 45

5.1.3 系统维护模块 ........... 47

第五章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该章节根据前面章节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开发实现了最终的信息管理系统。该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有工程信息管理模块,工程模板管理模块、招标报价模块、造价估算、项目跟踪、系统维护六大模块,在系统中对应六个功能菜单项目,各个功能菜单下根据需求又细分了多种次级菜单。

5.1 主要功能的实现

该系统一共具有六个大的模块,分别是:工程信 息模块、工程模板模块、招标报价模块、造价估算模块、项目跟踪管理模块、系统维护模块。接下来将详细介绍造价估算、项目跟踪管理、系统维护这几个模块的实现。

5.1.1 工程造价估算模块

系统工程是一个流程一个流程地交接完成,为了能够全面地反映出工程项目的投资、造价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工程造价估算模块的功能是打开前端人员完成的工程模板,对项目的成本进行估算,并汇成一个造价估算结果。工程造价毕业论文格式在造价估算阶段完成后,就交由项目跟踪管理人员,进行预算结果与实际消耗进行对比和分析,这样有助于企业的管理,完成全过程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这样有助于降低工程的成本,提升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工程 造价的实时花费。

当项目确定的时候,该项目的项目编号由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统一且唯一的从数据库中根据特定的程序分配取得。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信息已经由项目工程人员完成登记,并由造价模板技术人员进行造价模板选择与分配,而相应的工程项目材料设备报价已经由供应商进行报价。项目造价估算人员打开相应项目编号的模板,调用材料价格库进行造价估算。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本文利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对系统进行开发,整个过程包括了系统的规划、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的测试等阶段。在分析阶段对系统的详细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建模,设计阶段对系统的总体架构、数据库以及模块进行详细设计,最终利用visual studio 和sqlserver 实现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基于 B/S 模式和.net 框架进行开发。概括来讲,本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内容及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工程造价系统针对的机构调研;
明确用户的业务需求,详细的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并以这些需求为铺垫,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包括用例图、E-R图等对系统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2)分析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先建模系统数据,再通过分析建立实体属性图,最后设计物理结构,并对系统所需的数据库进行创建。

(3)以“高内聚,低耦合”为程序设计原则,根据项目需求在设计思想和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设计实现的系统经过了测试,满足需求,实现了设计的基本功能模块。

应用本系统可以实现对工程造价信息的方便管理、信息共享以及多部门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代替了以前繁杂的纸上业务流程,节省了人力资源,充分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本研究方向上进一步的展望:

1.由于造价管理的复杂性,很多问题仍然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只能满足基本需求,没有考虑特殊情况,对于特殊情况的处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受到运行平台限制,目前系统只能运行于 windows 操作系统,不能和其他平台下的系统进行交互。

3.由于时间和技术的限制,系统还有部分模块没有完全实现,在以后的研究中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略)

设计工程论文 第7篇

设计(论文)题目:玉都华庭施工组织设计

选题依据:

1.国内外有关的研究动态

施工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

60年代我们的施工组织措施采用的苏联的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增长,我们建筑业的发展,我们的施工项目管理也不断的更科学,70到80年代施工组织设计在我国全面的推广,经过我们不断的实践、探索、研究,使之我们现在的施工组织更科学更协调,经济上更合理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扩大深度和范围,对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做出评估,实现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一体化。施工企业要建立施工组织设计总结与工法制度,扩大技术积累,加快技术转化,使新的技术成果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得到应用。

现阶段国内外施工组织学科的发展特点是广泛利用数学方法、网络技术和计算技术等定量性方法,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行工期、成本、质量的控制,以达到工期短、质量好和成本低的目标。

目前已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中已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应大力发展与运用信息技术,重视高新技术的移植和利用,拓宽智力资源的传播渠道,全面改进传统的编制方法,使信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到核心的作用,逐步实现施工信息自动化、施工作业机器化、施工技术模块化和系统化,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2.理论及实际意义

在此工程设计中,施工组织设计的意义体现在:它是指导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它是该工程开工前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它体现了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施工技术水平,机械设备装备能力。

3.完成研究内容的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

首先熟悉工程概况以及周围的各种环境,然后根据场地的大小和出入路线合理布置场地的临时设施和仓库的位置,由着方便、安全的原则合理布置平面。根据施工队伍以及人员配置和施工方案编制合适的施工进度,对各个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安全、质量、进度、成本进行动态控制,保持工程有序、稳定的实施。

设计工程论文 第8篇

摘要: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从设计思路、确定评价目标、选择评价方法等方面,介绍了绩效评价体系再设计的流程及优化建议,指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活动更加有效的开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评价方法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绩效评价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由于项目管理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应用推广的时间较短,目前适用的绩效评价体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限制了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有必要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进而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提升绩效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现状

1)评价指标设定模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部环境和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市场发展的动态性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面临较多的可变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不能仅仅依靠以往的经验进行决策判断,但是目前适用的绩效评价体系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根据历史项目管理经验制定具体的评价指标,经验主义严重,导致评价指标的设定模糊不清,缺乏预测性及先见性。

2)评价体系不健全。模糊不清的评价指标使得绩效评价不够全面,无法全面、客观的衡量工程项目,而且现行的评价体系只是针对某一工程或某一类工程建立起来的临时性的评价体系,缺乏对企业整体战略的指导性,无法反映企业的战略思想,导致绩效评价体系与企业发展战略之间的脱节,不利于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此外,企业所采用的绩效评价体系大多倾向于静态评价,没有形成一个动态、往复循环的指标体系,无法适应市场的形势变化要求,这也显示出评价体系在动态跟踪方面的不足[1]。

3)评价方法适用性差。评价方法的适用性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评价周期往往以半年、一年或某个固定的期限为准,与动态变化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项目周期设置过于固定,而且没有很好的与评价目的相关联。b.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开展相关绩效评价工作时往往采用自上至下的评价模式,即由上级管理层对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进行审查、评价,评价者一般是管理层,其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利益、价值观冲突将直接影响绩效评价结果,导致出现一些难以令人信服的绩效评价结果,严重时还会导致上下级关系的恶化,这种单一的绩效评价角度并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2,3]。c.部分企业的绩效评价仍然流于形式,即使人资管理部门制定了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但是在实际运作时却没有真正意识到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一种管理形式走走过场,并没有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认真客观的分析总结,导致绩效评价体系并没有起到真正的监督、督促作用。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再设计

1)设计思路。从上述建筑工程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可以看出当前所适用的评价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绩效管理要求,这就需要以当前存在的问题为戒重新考量评价指标及内容,构建新的绩效评价体系,将重点内容充分的融入到再设计范畴中,为此,本次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工作应当按照以下的思路展开:首先,应当仔细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结合管理特点提出几点有助于改善现状的可行性对策,同时还要抓住绩效评价的重点内容对提出的对策加以完善,构建绩效评价的初始模型。其次,确定评价目标→确定评价指标及权重→选择评价方法的流程对初始模型加以完善,同时针对反馈意见进行优化改进,最后,实际应最新建立起来的绩效评价体系。下面,本文将着重分析如何开展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第二个流程[4]。

2)确定评价目标。上文提到现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在目标设定方面过于模糊,这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殊运作方式有关。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同一工作人员既要担负团队整体绩效责任,而且还要担负个人的绩效责任,绩效责任表现出多重性和多层次性。而且最终的绩效目标往往是由管理者最终决定的,最后再分解到各个组织层面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过程,这种目标设定方式往往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非操作性,导致下级人员和部门只能被动的接受任务,而且目标在分解的过程中也逐渐丧失了一致性,变得模糊不清[5]。因此,在确定绩效评价目标时,应当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形成一套完善的目标制定制度,并利用目标管理原理将目标管理体系划分为三个阶段(计划、执行、检查)和四个环节(目标确定、分解、实施、评估),按照上述要求依次完成各个阶段、环节的目标设定工作,保证绩效评价目标的清晰完整性。

3)确定评价指标及权重。在确定评价指标之前首先要衡量企业的整体绩效评价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个层面上的具体评价目标,参照设定的目标明确团体和个人绩效所占的权重关系,在确定权重关系时要注意衡量影响评价目标实现的关键要素,当然,还要考虑到市场环境变化、项目计划变更等影响评价目标的动态因素。为了使评价指标更加符合企业的战略指导思想,应积极采用KPI,即关键绩效指标,通过输入、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设置来设定目标式的量化指标,将企业虚拟的战略目标分解为若干可供执行的工作目标,从而提高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关键绩效指标可以更加明确各个部门、人员的主要责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个主体的绩效衡量指标,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同时也是促使企业战略目标最终实现的重要手段。

4)选择评价方法。目前可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采用的绩效评价方法较多,实践表明最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为360绩效评价方法和BSC方法。360绩效评价方法需要由被评价者的上级、评价者自身、直接部署、同事、客户等对个人进行全方位的绩效评价,这种360°无死角的评价模式比较适用于个人的评价[6]。如果是对管理团队进行绩效评价则需要选用BSC方法,BSC方法即平衡计分卡方法,是一种超越传统以财务度量为主的绩效评价方法,可以使团队组织的策略转变为行动,已成为企业集团、团队执行管理的重要手段。BSC由财务、客户、内部运营、成长四部分内容组成,在直观卡片的指示下使团队的职责、工作任务变得更加清晰明了,而且层次分明。借助360绩效评价方法可以创建以下BSC平衡计分卡:a.从上级的角度:团队的主要工作职责及任务是什么;b.从同事的角度: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开展情况怎样;c.从客户的角度:有没有达到客户的服务要求或工作标准是否满足;d.从自身的角度:学习培训是否跟得上团队步伐。

3如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实现

为了使新的绩效评价体系得以实现,并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作用,我们认为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完成并不是最终环节,还需要通过反馈与改进使新的绩效评价体系更加符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特点。从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反馈的不及时直接影响了评价体系的最终实现及绩效的改进,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要进行积极的反馈,其次要制定完善的绩效改进计划。为了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意见,应当做到以下几点:持续性、首先进行自我评价、鼓励员工参与反馈过程、少批评、制定绩效改善目标并定期检查。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保证全员参与绩效反馈过程,获得更加真实而全面的反馈意见用以绩效改进,保证绩效目标的最终实现。

4结语

绩效评价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绩效评价体系则是开展相关绩效评价工作的主要依据,只有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价体系才能确保绩效目标的最终实现。本文在分析绩效评价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如何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如何促进绩效评价体系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孟建锋,梁磊宁.基于BSC的矿井建设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中国矿业,20xx(9):152-156.

[2]景姣,尹长萍.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J].科学决策,20xx(12):70-94.

[3]谢丹凤,公彦海,郭树荣,等.基于动态指导模型的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绩效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xx(23):63-67.

[4]吴宗法,马振鹏,孟秀焕.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公共项目绩效评价模型研究———以发展结果为导向的理论框架构建[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xx(1):85-94.

[5]鲍振华,陈美华,陈群.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基于集对分析理论[J].建筑经济,20xx(5):117-120.

[6]张平川,王美华.建筑工程项目项目经理能力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J].经营管理者,20xx(30):2-5.

设计工程论文 第9篇

2防烟空气幕送风口设计

2.1空气幕送风口

防烟空气幕送风口由四块薄钢板组成,分成左右两部分,每个部分由上侧水平薄钢板和下侧竖直薄钢板组成,上下板之间通过铰链相连。防烟空气幕送风口上部通过帆布软接与送风静压箱连接。

2.2送风口厚度调节

为调节送风口的厚度,门洞前模拟走廊上部的左右两侧壁各设一根角钢做成滑轨,在角钢一侧面上设置等间距的固定孔,并在送风口左上侧板上与角钢相同部位设置同样等间距的固定孔。送风口左侧整体可以通过其上部在滑轨上水平左右移动,右侧上部固定,这样通过每移一个步长就可以得到一个送风口的厚度。

2.3送风口旋转角度调节

为了调节送风口的放置角度,在沿气流方向门洞前模拟走廊左壁上设置以送风口右侧铰链中心为圆心、每旋转5℃定一固定孔的80°弧长的薄钢板弧形角度刻度盘。送风口左右两部分由下侧的竖直板与四根等间距孔的扁钢通过插销连成一体,送风口右部分的下侧的竖直板上焊接一手柄(手柄孔中心与右侧铰链中心一致)。送风口的角度通过手柄旋转调节固定在薄钢板刻度盘上。

3防烟空气幕实验技术方法及步骤

3.1测试项目及参数范围

烟气的水平流速及模拟走廊烟气流量、排烟管道的动压及排烟量、送风管道的动压及空气幕的射流流量和送风口的射流流速、厚度、角度和防烟空气幕阻断烟气时间。实验场所的空气状态参数。

测试水平烟气流速调节范围为0.2~1.2m/s,其步长为0.1m/s;
空气幕射流厚度调节范围为5~10mm,其步长为5mm;
空气幕射流角度调节范围为5°~60°,其步长为5°;
空气幕流量由密闭对开多叶调节阀控制,偏转角调节范围为0°~90°,其步长为30°;
排烟管道排烟量由密闭对开多叶调节阀控制开启度调节范围为0°~90°,其步长为22.5°。

3.2测试仪器

①QDF-3型热球风速仪0.05~30m/s、低速热线风速仪0.1~1.2m/s②TKS型标准毕托管5~4m/s基本格数为0.998±0.002③YYT-20xx倾斜式微压计0~20xxPa精度等级为1级④水银温度计0~50℃分度值为0.1℃⑤干湿球温度计⑥DYM3空盒气压表800~1064kPa最小分度值为1kPa⑦秒表⑧直尺分度值为1mm

3.3测试方法及步骤

3.3.1矩形风管测定断面选择及测点的确定

矩形风管断面选择在沿着气流方向局部阻力前大于4倍矩形风管大边长和局部阻力后大于1.5倍矩形风管大边长的直管段范围内,这样能保证被测断面气流均匀。测点的确定采用等小矩形面法,将断面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矩形,并在每一小矩形的对角线交点上进行测量,一般小矩形的边长为150~300mm左右,其面积不大于0.05m2。

3.3.2测试方法及步骤

各种测试仪器就位调零并测量模拟走廊断面尺寸及风管断面尺寸。定测试环境的空气状态参数:测试、大气压--温度计、空盒气压表。为烟雾发生器加乙二醇发烟剂,接通电源产生烟雾。按调节范围及步长分别设定烟气的水平流速。启动并调节变频调速风机FJ1--热球风速仪测定烟气的水平流速。由此确定烟气流量。确定空气幕的射流流量,启动风机FJ2并调节密闭对开多叶调节阀F3--标准毕托管、倾斜式微压计测定风管气流的动压值并由风管断面尺寸计算其流量。或采用热球风速仪测定空气幕送风口的射流流速并由送风口面积确定空气幕的射流流量。排烟管道的动压采用标准毕托管、倾斜式微压计进行测定,并计算其排烟量。观测模拟走廊烟气流动状态及防烟空气幕阻烟情况并用秒表记录阻烟时间。按照空气幕防烟的工作方式开启或关闭阀门和风机。工况调节,烟气水平流速一定的情况下,分别调节空气幕射流流量、厚度及角度。同时测量记录以上各种数据。

测试完毕,首先切断烟雾发生器的电源,接着关闭风机FJ1、FJ2。

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风压的计算,当各测点相差不大时,计算其数学平均值;
当各测点相差较大时计算其均方根值(负值与零按零计算)。

4结束语

确定空气幕的射流流量,采用标准毕托管、倾斜式微压计测定动压计算其流量与采用热球风速仪测定空气幕送风射流流速确定其流量的比较方法。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所示,相对误差均很小,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设计工程论文 第10篇

近年来,数字图像技术识别混凝土结构裂缝和双目视觉技术检测土木工程结构变形取得了实质性发展,使人们对道路工程构造物开裂与表面变形识别研究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地。

研究数字图像的混凝土结构裂缝与砌体结构表面变形识别技术,关键在方法上进行突破,改进传统的识别技术与模式,才能不断提升公路的安全保障水平,适应新型城镇化、现代化发展新要求。因此,“基于数字图像的道路工程构造物开裂与表面变形识别技术”的研究非常及时,很有必要,并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针对数字图像的的道路工程构造物开裂与表面变形识别的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化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改变了混凝土结构裂缝和砌体结构表面变形识别模式,实现了道路构造物安全检测手段与方法的突破与创新。取得了如下成果:

(1)论文以钢筋混凝土桥梁为混凝土结构裂缝研究对象,分析了裂缝的类型、发展、以及裂缝评估方法;
以公路边坡为砌体结构表面变形研究对象,研究了边坡的灾害类型、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道路工程构造物开裂与表面变形识别技术,并进行了全新的总结,完善了道路工程构造物监测系统的内涵;
较为完备的给出了桥梁裂缝和公路边坡监测系统的设计要点、摄像机布置原则、数据采集和传输的软硬件技术,提出了“3个主体模块和3个功能模块”的软件系统构架。

(2)论文系统研究了基于数字图像的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检测技术,提出了Harris和SV结合的角点识别算法,能精确计算像素的物理尺寸;
比较分析了图像预处理、图像滤波、边缘检测的.有关算法,得出了用于桥梁裂缝检测的高精度、高效率算法。论文提出的基于数字图像的混凝土桥梁裂缝检测计算较准确,裂缝识别精度达0.1mm,可满足钢筋混凝土桥梁和B类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裂缝检测要求。

(3)论文提出了基于双目视觉技术的公路高危边坡表面变形监测方法,对双目视觉系统边坡表面变形监测的技术原理、系统软硬件集成、监测目标设置、摄像机的布设与图像采集、摄像机的位置和姿态参数计算等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对比,基于双目视觉技术的公路边坡表面变形计算较准确,计算精度达1cm,可满足边坡变形监测的要求,为公路结构物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基础数据,对提高公路安全运营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4)论文用Visual C++6.0语言编制程序,按功能需求编制了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钢筋混凝土桥梁裂缝检测与公路边坡表面变形计算的可视化分析软件,介绍了系统的运行环境和软件的操作流程。该系统应用于G205国道改造示范工程(广东惠州段)重点路段的监控系统,进行桥梁裂缝检测和边坡表面变形监测。在以后的工作中,论文研究的关键技术仍应在实践中接受进一步的检验,其技术方法仍应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完善和发展,以适应各种环境下的道路工程构造物开裂与表面变形识别计算。

设计工程论文 第11篇

一、建筑工程设计管理措施

1、做好设计方案经济需求分析

确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不但有利于选择较好的施工技术,而且可以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只有保证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才能确定是较好的设计方案。这是由于建筑项目的设计方案经济性可以决定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一定要重视分析和研究经济需求状况。一成本问题:设计方案要体现建筑的外观、实用性与功能效果,不但如此,还需进一步重视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依据目标成本范围规定,要选择与应用科学性最强的设计方案。如,在选择建筑外墙的装饰材料过程中,如果建筑外墙装饰材料的价格不同,如不同的玻璃幕墙具有不同的价格,这些材料的外观和性能也会有较大差别,因此要做到全面研究和分析。二整体效益:也就是要重视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成本问题,但也需注意不能过于强调压缩成本,而不顾整体效益,则不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这是由于如果只考虑到节约成本,不兼顾材料的质量与施工质量。如建筑楼层间的楼板厚度直接影响到楼层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假如为了节约建设资金而减少材料的使用量,或者直接应用不合格的施工材料,都会严重影响建筑质量,进一步会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

2、做好施工图的审核

在严格审核施工图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设计方与施工方在明确设计图以后,施工一方依据设计要求,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图纸,而这一做法对后期施工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一定要进行严格和全面的审核,保证施工图纸具有较高水平的实用性与合理性。在审核施工图纸过程中,要依据设计方要求进行审核,防止与最初的设计出现冲突;再有,对施工图纸中的各项指标也需进一步进行审核,及时明确图纸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制订相应的修正措施。

3、做好图纸会审

在设计建筑工程过程中,图纸会审就是指在实际开工建设之前,而举行的专家会审工作,参与会审的不但应该包括单位的专业人员,而且应该包括施工部门的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会审进一步提高大家的工作热情,发挥不同方面的智慧与才智,从而进一步确定图纸中存在的不科学之处,防止设计图纸出现问题而对建筑工程后期的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在设计消防设施过程中,假如设计的位置与建筑的整体功能不相适应,那么进行会审过程中就要发挥不同人员的优势,从而确定最好的设计方案,对原图纸中的消防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

4、做好设计变更

根据实际情况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修改建设设计方案,一旦出现设计方案与施工实际情况不符时,则需迅速进行设计变更工作。在实际生产建筑过程中,一定程度的存在这种情况,如,当设计出现问题,应用的设计材料与施工不符时,都要迅速进行设计变更。设计变更要通过设计部门的全面研究与分析,对变更后的设计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看其是否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是否具有经济性与实用性特点。进行设计变更首先要取得设计部门与业主的同意。而两者通常情况下都会考虑到自身利益,意见不易达成一致。所以,对设计中存在的数额尽量保持不变,而做到这一点则需在设计前期做到设计管理工作。

二、注意事项

一是设计工作应该具有核心,不管什么设计工作都应该确定一个核心,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这个核心就是指在设计进度、设计质量与项目造价方面都要考虑到业主的利益,而其他的专项设计都要以核心设计管理为主,不得与核心设计管理相抵触,再有,核心设计单位也需兼顾不同设计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协调不同专业设计单位与业主的关系,协调不同施工部门之间的关系。二是协调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筑工程在进行设计前,应该要求不同职能部门各负其责,这样才能在工程设计过程中体现不同部门的要求,保证设计方案与物业、营运、市场销售与工程管理等的要求相一致,最好不要出现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保证设计方案不断提高质量。三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单位不同对于设计方案的要求也会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设计单位与业主之间有时会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而出现矛盾,所以,一定要不断强化设计管理力度:设计单位首先要设计高质量的图纸,防止过多出现修改图纸的现象;工程项目的总包方应该负责设计方案的深度加工,要随时依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而选择最为合理的解决措施,保证设计与实际施工相一致。

三、结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决定建筑工程后期施工质量,所以,一定要重视做好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才能保证建筑工程后期施工质量。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