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小学语文诗词集锦10篇

2023年小学语文诗词集锦10篇

小学语文诗词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5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歌。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想象课文意境,感捂背诵诗歌。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诗词集锦10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诗词集锦10篇

小学语文诗词 第1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5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歌。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想象课文意境,感捂背诵诗歌。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读中感受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背诵诗歌。

教学方法:多读感悟积累。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备注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对春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春天?

杜甫和白居易两位诗人也和同学们一样非常喜欢春天,今天,让我们追随2位诗人,再次走进春天的世界,品读春天的诗歌。

二、学习古诗:

春夜喜雨

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指名读古诗的第一行,试着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谁能说说第二行的意思?

试着说说第二行的意思。

连读一、二行诗。试着翻译一下这两行诗的意思。

通过这两行诗你感悟到什么了?

这样善解人意的春雨就这样在人们需要他的时候来到了。把重点的词语画下来。

整体朗读古诗。

忆江南

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用铅笔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小组内讨论学习——小组汇报

教师总结,重点讲解

忆江南又名望江南

第二课时

一、朗读古诗导入

二、识记生字

小黑板出示生字

自由认读

处理生字

反复认读生字。

三、朗读古诗,指导背诵

同桌朗读

小组内背诵

全班同学进行背诵

四、根据课堂情况总结

五、作业

召开赛诗会

召开春天的画廊绘画展览

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喜欢的春天的小节目

查找资料。自己尝试感悟古诗大意,用铅笔画出不明白的问题。

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弹性作业,学生自己选择

小学语文诗词 第2篇

一、春景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

二、夏景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梅五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畿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三、秋景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四、冬景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

五、爱国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宋陆游《示儿》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杜甫《春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

六、山水田园诗

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庐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泰山)

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

山水:

日照香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田园:

昼出耘田夜积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

(范成大)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七、送别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刘禹锡)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

八、友情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九、思乡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

十、动物诗: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宋欧阳修《画眉鸟》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十一、描写鸟的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十二、托物言志诗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十三、边塞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卢纶《塞下曲》

十四、描写月亮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

明月松涧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十五、寓理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乐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十六、惜时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描写江的古诗句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唐代诗人)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舟过安仁》作者:杨万里(宋代诗人)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9.《清平乐·村居》作者:辛弃疾(宋代诗人)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描写河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关于描写湖的诗句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带有"海"字的诗句

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带有鸟字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带语字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带花字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带有香字的诗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最长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奇特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最荒芜的地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深的感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节日诗歌

春节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争插新桃换旧符。

清明节

写泰山的诗歌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描写月亮的古诗

【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十八、关于“水”的古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5.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中秋月》【唐】白居易

6.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秋波媚》【宋】陆游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

8.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秋月》【宋】程颢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古诗运用古诗复习题

1、当你取得成绩时,老师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当你遇到困难时,老师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你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时,老师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小明整天不思学习,这时你对他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要珍惜啊!”

4、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5、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

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7、在这离别的时刻,我想说:“海内存知己,天涯如比邻。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8、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有《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做到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面对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正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来到我身边,经他一点拨,我恍然大悟,这可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哪!

11、“博学之,慎思之。”学习就是要做到知行结合;
老师常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
写作要做到多方位观察,多角色描写。

12、望着壮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个诗句;
看着眼前美丽的西湖美景,我情不自禁地吟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3、外面的礼花绽放着,炮竹噼里啪啦的乱响,“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争插新桃换旧符。”新的一年开始了!

14、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明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

15、齐敏明天就要随爸爸转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读书了,小强在送他的时候拍拍他的肩膀,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小学语文诗词 第3篇

1、《江南》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春晓》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出塞》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小学语文诗词 第4篇

1、特定意境的营造

营造与所诵读诗词相应的特定意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所诵读作品的氛围,更能直觉地感性地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准确的第一印象。特定意境的营造往往具有暗示性、提示性,它是让学生直达作品核心的一种有效方法,用这种方法,运用于教学,有较好的效果。如《归去来兮辞》意境营造法,先奏出伴着鸟声水声、弥漫着田园气息的音乐作为背景,接着以“鸟鸣声婉转悦耳,音乐声悠扬动人。

这来自天籁般的声响,仿佛让人置身于美妙的让人忘掉一切的大自然的怀抱中……”导入以自然美抒情言志的话题,然后朗读回顾借自然美景来抒发心志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写月光荷叶的段落,再串起同样有月光荷叶意象的王维的《山居秋瞑》,接着以《山居秋瞑》是一个世外桃源所在的问答引出陶渊明,由此走进陶渊明。接下来教学《归去来兮辞》中对自然美的诵读鉴赏,对所抒感情领悟变得更为顺理成章就得力于这意境的营造。而且这种营造特定氛围时,注意把单篇诗文放入同样写此景此情的大背景中的方法,可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的进行理解,感悟也就更深刻。

2、再现作品时辅助手段的运用

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再现作者心灵,借助各种辅助手段,可以使作品的感染力更具震撼性、更具冲击力,从而更深的打动人心,让人难以忘怀。像我的《归去来兮辞》、《琵琶行》、《游褒禅山记》等诗词教学,都用相应的音乐配音,而且又以多媒体画面配合,再配以现场诵读,教师读、学生读,这音乐、画面、人声的组合具有更为强烈的表达效果。

3、诵读技巧的把握

①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要使诵读具有感染力,传达出自己的感受,传达出作品的神,关键的一点,是要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就像你如果不了解白居易《琵琶行》中感伤的情感基调,就无法把离别之愁,琵琶声之悲,身世之悲,同病相怜之悲,触动自身坎坷之痛之悲,一层一层传达出来。如果你不了解李白《将进酒》那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于是满腔不合事宜借酒兴诗情,来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就不能表现那既豪放又感伤的复杂情怀。

②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了解诗词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揣摩人物的语言口吻,可以细致入微地传神地再现作品,达到更为动人的效果。如把握《诗经·卫风·氓》那女子的痴情、专一、勤劳、善良,被弃后的坚强、果断,把握《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的忠贞、专一、善良、倔强,焦仲卿的专一、善良而懦弱,可凭借富有个性的形象的使作品的警示力量更突出。

如若能体会《项脊轩志》中母亲那慈爱的关切:“儿寒乎?欲食乎?”;祖母那怜爱、赞美及殷切的期待:“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妻子传达小妹之语的天真中含好奇与顽皮:“闻姊家有阁子,且何为阁子也?”并把这些人物的性格、口气准确地表现出来,更能突出那言犹在、而母亲、祖母、妻子那人已去的那种刻骨的悲痛,更让人潸然而泪下。

③注意作品的风格特征

诗词作品因时代不同、人物不同,或同一人物的时期不同,其作品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或豪放,或婉约;或浪漫,或现实;或轻快明丽,或沉郁悲壮……诵读时注意对作品的风格加以仔细地体会,可更好地演绎作品,传达出作品的神韵。

4、处理好语言的声音表达

诗词诵读要有极强的感染力,还要处理好诵读的停顿、语速、重音及语气。

诗歌的诵读,节奏的停顿尤其重要,节奏停顿要注意连而不断,并且要注意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作逻辑的停顿。语速的快慢安排要依情节发展与感情的表达灵活处理。一般情节紧张、情绪欢快昂扬时快,情节舒缓、情绪忧郁悲伤时慢。重音的处理,要结合句子找出规律,以更好地表情达意。如谓语动词、表性状程度的状语、表性状强调的定语、表结果或程度的补语、疑问代指示代词等要重读。至于语气语调,只要理解作品中祈使、陈述、疑问和感叹句的作用,灵活处理,一定会为诵读添彩。

5、诵读方式的选择

①范读 教师或学生的在教学起始时的诵读,它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能架起作品与读者的心灵交流的桥梁。

②独诵 让学生进行个体表演,可展示学生的才华,体现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文化积累、生活经验、思想素养的二度创作的成果。

③男声齐诵、女声齐诵、男女声轮流诵、男女声合诵、独诵与合诵的结合 根据作品的特点,灵活的加以运用,可起到如同交响乐般的奇妙效果。

④诵读比赛 激发学生的诵读激情,补充课堂教学的阅读数量,拓展视野。

小学语文诗词 第5篇

1《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

2、相关考题(1)敕勒歌是一首____朝时的民歌。(北)(2)穹庐是指______(蒙古包)(3) “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____(现)

2《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1、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年间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娱乐公司),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乐人才(歌手)。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是乐府诗了。

2、相关考题(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长江)(2)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采莲人)(4) “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3《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 项 向 天 歌。白 毛 浮 绿 水,红 掌 拨 清 波。

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杰”

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色彩:白毛、绿水、红掌动作:向、歌、浮、拨。

4《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能掀起千尺巨浪,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实际上这首短小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简单规律:所写内容一定是扣题详写的,从不同的几个方面。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写写风。

2、相关考题(1) “三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深秋)(2) “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能够)(3)填上一个表示数字的词语。解落____秋叶,能开_____月花。过江_____尺浪,入竹_____竿斜。

5《山村》 宋 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这是一首经典的少儿启蒙诗,但在给四年级孩子授课的过程当中仍然有学生不知道这首诗,尤其是对于作者的一些情况的不了解,下面整理一些供大家参考。

1、作者简介: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又称安乐先生、百源先生,谥康节,后世称邵康节,北宋五子之一,北宋理学家。

2、与邵雍相关(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出自邵雍(2)邵雍一声淡泊名利,以教书为生。当时的司马光,程颢,程颐等都非常敬重他。还凑钱给邵雍买了一套房子。取名为“安乐窝”这也是他号安乐先生的由来。(3)邵雍精通易学。说白了就是很会算命。(4)邵雍最适合读的一首作品就是这首《山村》

6《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关于作者:贺知章 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主要擅长写绝句。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

2、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的诗,通过对于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3、相关考题(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________(打扮),丝绦________(用丝编成的绳带)(2)本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的修辞方法。(3)诗人把(春风)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7《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一个乐府古题。李白用了这个题目所以叫“古朗月行”,但李白并没有袭旧,而是自成以风格。尤其是前四句,通过简单的文字写出了儿童对于月亮懵懂的认识。

2、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同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3、相关考题。(1) “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古朗月行)和(静夜思)(2)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3)诗中(又疑瑶台镜)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8《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又叫《悯农》,作者唐代诗人李绅。《悯农》共两首,这是其一。诗的重点是写农民的辛苦,并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2、相关考题(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农民)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歌表达了对农民(敬重与同情),著名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9《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题目顾名思义就是送给汪伦的诗,汪伦是李白的朋友。本诗以潭水之深比喻两人情谊之深。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真正做到了"景真情切"

2、相关考题。(1)这是一首( )诗,是( )送别( )(2)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 )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3)本诗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形象的写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10《悯农》其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译文:春天中下一粒种子,秋季能收万颗粮食,全国都没有闲置的土地,但仍然有农民饿死。很多学生,直译这首诗是没有问题的。但农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既然收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还会有农民饿死呢?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造成的悲剧。

2、相关考题(1)《悯农》二比《悯农》一更加深刻,对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做了真实的描写,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2)诗中第(1)句写春种,第(2)句写秋收。春华秋实概括了(农民)生产粮食的(辛苦)。“一粒粟” 和“万颗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农民劳动(创造的巨大财富)。

11《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作者:王之涣 字季凌。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

2、重点词语解释:(1)鹳雀楼:是在现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因为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在上面栖息而得名。(2)依:傍着 尽:消失 穷:达到极点 更:再。

3、相关考题。(1)前两句诗是诗人所____(见),短短的十个字,现在看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后两句是诗人所(想),要想看到最远方,就得登上更高一层楼。(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现在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请你写出其他的激励人们的诗句(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

12《画鸡》明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1、作者:唐寅,字 。是明朝很有名的 和 。

2、直译: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栽培是天生就有的,它是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一生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了。

3、这首诗前两句状物明确,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生动的刻画出了大公鸡的威严姿态。后两句又道出了深刻的道理,说出了公鸡的威严,同时也是在暗喻自己。

13《绝句》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作者:杜甫。字 ,号 。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 "他的诗被称为" "

2、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作者居住的环境四周美丽的景色。碧绿的柳树上,黄莺在歌唱,晴空万里的蓝天,一行白鹭在飞翔。( )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山的白雪,门外沿江停着来自万里以外的船只。( )这首诗由近及远,描写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描绘出了一副非常优美的图画。

3、 相关考题(1)大李杜指的是( )和( ),小李杜指的是( )和( )(2)诗人杜甫生于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时,历尽艰难,他的诗记载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现实,所以被后人称为( )(3)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请另外写出两句描写该季节景色的诗。

14《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夜雨景。"好雨"同时也说出了作为一个"好人"应该具有的高尚品格。

2、相关考题。(1)读音。好( )雨,潜( )入夜,花重( )锦官城(2)这首诗是描写春夜( )的,诗人按照( )雨,( )雨,(看)雨的思路,赞美了( )的及时。(3)"好雨知时节"这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15《凉州词》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直译: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2、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黄河远上:。

孤城:。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4cm,约等于或)。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度:。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何须:。

3、相关考题(1)辨音黄河远上白云间( )京口瓜洲一水间( )(2)判断对错仞是古代长度单位,七米或八米为一仞。( )诗中杨柳指的是《折杨柳》这首曲子。( )

16《山行》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作者:字牧之。号 。主要擅长写七言绝句。与当时另外一位著名诗人李商隐合称"小李杜"除本篇以外杜牧的七绝《赤壁》建议学生背诵。

2、诗文分析:诗的前两句写出了山势的高峻。三四句写深秋美景。通过对夕阳中的枫叶和二月的花朵的对比,突出了红叶特有的美。描写景物的顺序由远及近。

3、相关考题。(1)小李杜是指________ ,李杜指( ),王孟指( )同为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韩柳指的是( )(2)仿照例子填空。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3)古人写秋常写秋的悲凉,而这首《山行》却是秋的颂歌。著名诗人刘禹锡也有一首诗是颂秋的,把这首诗默写下来。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7《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 夜宿山寺就是夜晚借宿在山上的寺院。

2、 这首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楼的高,表达了诗人向往神仙般生活的追求。

3、 危楼,这里指高楼。而不是快要倒塌的楼

4、 直译:山上寺院的高楼多么高,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5、 相关考题。(1)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危楼_______________ 百尺_______________(2) 本诗运用了( )修辞手法,写出了楼宇的高。

18《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日照香炉生紫烟。

1、直译: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2、本诗描绘了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色。前两句写香炉峰和瀑布。后两句是诗人想象,化静为动。

3、相关考题。(1)组词炉( )庐( ) 遥( )瑶( )(2)判断对错(都是正确的)1)诗人采用夸张的方法,抒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前两句把动态瀑布写静了。( )3)"疑"与疑是地上霜中的"疑"意思相同( )

19《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2、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

3、相关考题(1)白居易是一个( )诗人(2)蓝在句中的意思是( )(3)诗中的对仗句是( )(4)"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熟悉)"红胜火"意思是_______( )"绿如蓝"意思是_____________。( )

20《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 作者:袁枚,字子才,号简斋,世称 。现在浙江杭州人。生于清朝乾隆年间,是著名的田园诗人。

2、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形象。前两句写牧童骑牛边走边唱,后两句,歌声嘎然而止,原来是想捕捉树上的鸣蝉。

3、 相关考题(1) 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林樾:_______( )意欲________( )(2) 填空。1) 袁枚字( ),号( ),是( )代诗人。2) 本诗中哪一句描写了牧童的静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哪一句描写了牧童的静态?(忽然闭口立)

21《华山》宋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1、 直译:华山高耸,只有天在它的上边,再没有别的山能与它同高齐肩。抬头望,江上太阳近在眼前,低头看,白云在脚下下盘旋。

2、有趣的是,历史上还有一位曾三步成诗的诗人,他便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寇准。据史料载,寇准年少时,其父宴请宾客,酒至酣,一客人提议请寇准即席赋诗助兴,寇准欣然应允。客人命题为《咏华山》。接题后,寇准踱步思忖,至三步,一首五绝脱口而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寥寥数句,道出西岳华山雄伟峭拔之势,满座宾客无不叹服。

3、作者:寇准,北宋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平仲。寇准与宋初山林诗人潘阆﹑魏野﹑“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4、 相关习题(1)《华山》这首诗主要写了华山的______。( )(2)本诗通过对于( )衬托出了华山的高

22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直译:早晨辞别了耸立在云霞里的白帝城,坐船而下,相距千里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回去。两岸的猿猴的叫声一直在山谷回响,轻便的小船,已经穿过了万座重重的高山。

2、 重点词语解释:(1) 早发白帝城:。(2) 朝辞:。(3) 千里江陵:。

3、 相关考题(1)《早发白帝城》是写唐朝大诗人( )在( )时从( )出发。(2)“万重山”与“一日还”突出了诗人回家时的( )心情。(3)李白的时擅于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与本诗中的哪一句同样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

2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直译:老朋友孟浩然与我在黄鹤楼辞别,在繁华盛开的三月,他乘船东下去扬州,孤单的船儿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绵延的长江水滔滔不绝的在天边奔流。

2、 这首诗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主要写两人的离别之情。情调轻松,充满了诗情画意。

3、 相关考题(1) 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指的是( )(2) 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唯”的意思是( )(3) 请写出几个含“际”的成语。(4) 这首诗同《赠汪伦》一样是一首( )诗,本诗借景抒情,而后者以( )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形象。

24《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 作者:字廷秀,号诚斋。写的诗被称为“诚斋体”,诗集为“诚斋集”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宋朝杰出的诗人。

2、直译: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旁边的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那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虽然他们找不到蝴蝶,但是他们依然很高兴、快乐。

3、 相关考题。(1)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 )(2)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晚春农村景色的诗,请找出能够体现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动词( )、( )(3) 本诗作者是( ),是( )朝的杰出诗人。

25《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 直译:将军配戴着用鹫鸟的羽毛做成的箭,燕尾形刺绣的旌旗飘带迎风飘动。屹立着宣布新的命令,千营的将士一齐回应。

2、 卢纶的《塞下曲》共有六首,小学阶段所说的《塞下曲》指得是这首。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

3、 相关考题。(1) 辨音。本诗最后一局中“没”应读( ),棱读( )这首诗中的那两句写出了将军的箭法高超。( )

26《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直译:泉眼无声的,好像很珍惜似的细细流着泉水,树荫映照着池水,仿佛也无限喜爱这柔和明丽的水面。小小的嫩荷刚刚露出一个紧裹着的尖角,就已经被戏水的蜻蜓发现,立在上面歇息了。

2、 这首诗写得就好像一幅花鸟鱼虫的画一样,画面中,池,流,荷,蜻蜓层次丰富,生机盎然。

3、 相关考题:(1) 组词惜( )昔( ) 池( ) 驰( )(2) 泉眼无声惜细流中的“惜”的意思是(珍惜)(3) 树阴照水爱晴柔中“爱晴”的意思是(喜爱晴天)(4) 杨万里是(宋)代诗人,字(廷秀),号(诚斋),是一个多产诗人。

27《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直译: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沿着泗水河边去寻找美丽的景色,看那无边的大地一时间都换上了新装。在春游中很容易认识了东风的面容,因为春天总是百花吐艳,万紫千红的。

2、 作者: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3、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在一个晴朗日子里,诗人在泗水河寻春的情景。后两句写百花争艳,万紫千红,处处一片春的气息。

4、 相关考题。(1) 胜日寻芳泗水滨中的“胜日”指的是(风和日丽的日子)(2) 无边光景一时新中的“一时”指的是(一时间,形容时间短暂)(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中的“等闲”(平常)(4) 《春日》是诗人漫步在(泗水)河畔,享受踏青的乐趣。诗中的哪两句诗你觉得最富有哲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8《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直译:西塞山下,白鹭掠过,桃花盛开,春水初涨,鳜鱼更是肥美。戴着青竹笠,披着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都不想回家。

2、作者:张志和,字子同。自号“烟波钓徒”《渔歌子》共五首,流传最广。这首诗通过自然风光的描写和对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期望自己永远隐居江湖,向往自由生活,享受人间乐趣的心情。

3、 相关考题(1) 张志和是(唐)代著名诗人,自号(烟波钓徒)(2) 这首诗第一句点明地点,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第二句,表现了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第三句运用了( 借代)的修辞方法,第四句描写了捕鱼人的(捕鱼的情态,乐而忘归)

2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 直译:西湖到底是处在六月中,风光与其他时节都不同。连天的荷叶无边无际,格外碧绿,映照着阳光的荷花,也异常红艳。

2、这是一首写景诗,写得是夏天,作者选用的景物是荷花。前两句写诗人面对六月的西湖风光,发出由衷的赞叹,后两句抓住了与四时风光不同来描述。

3、 相关考题。(1)“晓出”的“晓”指的是(早晨)(2)“别样”的意思是(特别)(3)这首诗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送朋友(林子方)时写的一首诗,送朋友的时间是(早晨),地点(西湖)。(3)这首诗描绘的是夏日的景色,你从哪句诗能够看出来?

30《赠花卿》 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1、直译: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 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皇宫里才有,平常百姓家哪里能听见几回?

2、《赠花卿》意思就是(以此诗)赠送给花敬定。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这句说战乱勘定后的成都,主将大张筵席,尽情作乐。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天上:双关语,虚指指天宫,实指皇宫。

3、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31《竹里馆》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准确描述。

2、 重点字词: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深林:指“幽篁”。

3、 直译: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4、 相关考题。(1)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李白被人称为诗仙,王维被后人称为(诗佛)。

3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 直译:我独自一人作客他乡,每逢节日就更加思念亲人,在远方就知道兄弟们登上高处,身上都佩戴着茱萸,却少了我一个人。

2、 重点字词:(1)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有团聚登高的习俗。(2)山东:指的是华山以东。(3)茱萸:一种植物,在重阳节的时候佩戴。

3、这首诗是王维十几岁的时候写的,通过写自己思念家乡进而想到家里的兄弟思念自己。使思乡之情更加深刻。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了千古名句。

4、 相关考题:(1)九月九日是( 重阳)节,解放以后九月九日又被定为(老人节)。(2)判断对错:诗中的山东指的是现在的山东省(X)(3)本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思乡)之情。

33《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 直译:原本我就知道,人死后一切都无踪迹,伤心的只是看不到国家统一的那一天。待到军队挥师北上收复失地的时候,不要忘了在祭祀的时候,把这个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2、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是一个多产诗人。

3、这首诗是陆游写给自己儿子的遗言,也是绝笔。表达了作者一心希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和对南宋政府腐败无能的悲愤。

4、 相关考题。(1)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歌。(2)《示儿》是陆游的(绝笔)制作。诗的最后两句作者告诉儿子,即便是他死了,也不要忘记把国家统一的消息告诉他,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3)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的“北定”指的是(收复北方)(4)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乃翁”指的是(你的父亲)

34《江雪》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直译:群山上看不到一只鸟的影子,纵横交错的道路上也没有行人的脚印。在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独自冒着风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以山水田园诗为主。

3、这是一幅寒江独钓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见行人和飞鸟,只有一位渔翁在江面上垂钓。诗人是借渔翁的形象比喻自己,超凡脱俗。

4、相关考题。(1)柳宗元与当时唐朝另一位大文豪(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与宋朝的( )( )( )( )( )王安石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2)孤舟蓑笠翁中的老渔翁是(柳宗元)的精神写照。(3)这是一首五言( 绝句),这首诗仿佛一幅画,你看到了怎么样的一幅画呢?

35《望洞庭》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直译:洞庭湖水与秋月交相辉映,湖面上风平浪静,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铜镜。远望洞庭的山水美景,恰像一只雕刻剔透的银盘里的一颗青螺。

2、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是唐代诗坛上的重要诗人。被后人称为“诗豪”

3、这是一首写景诗,前两句写洞庭湖与秋月,后两句写山水全景。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图。

4、相关考题(1)这首诗中有两个比喻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写出本体和喻体。(2)判断对错。两相和的意思是指水域月光融为一体。(对)白银盘是指用白银做成的盘子。(错)(3)刘禹锡被称为(诗豪),王维为(诗佛),李贺为(诗鬼),白居易为(诗魔)

36《春晓》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道少。

1、作者:孟浩然。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擅长五言绝句。

2、直译: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清晨起来听到处处都有鸟在叫。回想深夜一阵风声和雨声,不知道多少献花被吹落了。

3、相关考题。(1)辨音。不觉(绝)晓 睡觉(叫) 处处(触) 处(楚)理(2)诗中描写了( )季的美好景象。诗人不是从所见去抒发情感,而是从所(闻)去联想,让人好像( )鸟叫,好像(看到)花落。(3)请你再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诗。《咏柳》

37《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作者:王翰,字子羽。主要写边塞诗,以这首最为著名。

2、直译:精美的酒杯中斟满了葡萄美酒,将士们正在准备举杯畅饮,琵琶声从远处传来,催促他们上马出发,将士们喝醉了躺在战场上,您可别见笑,自古打仗有几个人可以从战场上平安回来啊!

3、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战士们在出征前宴会上畅饮的场面,表达了饿将士们的豪情壮志。

4、相关考题:(1)“欲饮琵琶”中的“欲”意思是(将要)“夜光杯”是指(用晶莹剔透的白玉做成的酒杯)。(2)对错1)王翰和王之涣都是唐代诗人,他们写的《凉州词》都是边塞诗(V)2)最后一句是反问句,是千古名句,令人深思。(V)3)这首诗描写了战士们出征后的场面。(X)

38《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作者:王昌龄 字少伯。擅长写边塞诗。

2、直译: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塞还是秦汉时的关塞,自秦汉以来,无数的将士战死沙场未能回还。只要像汉朝李广那样的将军镇守边关,就可以抵挡入侵的敌人,不叫他们越过阴山半步。

3、《出塞》为旧乐府题。内容大都市写战争的。王昌龄这首诗有感于边防战火不断,守边战士长期服役不能回家与人团聚,因而希望朝廷能选派良将杀敌,使人民过上和平的生活。

4、相关考题。(1)辨音。万里长征人未还(环) 还(孩)来就菊花但是龙城飞将(犟)在 将(读一声)军不教(四声)胡马度阴山 教(一声)课(2)龙城飞将指的是(李广),他是(汉)代名将,被世人成为(飞将军)(3)“阴山”指今天的(内蒙古)境内,古代中国的边疆要塞。(4)这首诗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是千古名句,前半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

39《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直译:一个阴雨绵绵的秋夜里,远迎好友来到吴地,天亮的时候送别好友,连那楚山也显得冷清孤独。你回到洛阳后,若亲朋好友问起我的情况,你就说我心里依然坦荡高洁,好像一片冰放在晶莹的玉壶里。

2、相关考题。(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的“七绝圣手”(王昌龄),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2)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请写出三首(诗的题目即可)(3)王昌龄送的人是(辛渐)

40《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直译:山中空寂清幽,只听见人声,看不见人影。夕阳斜射进茂密的树林,洒落在青苔上。

2、这首诗送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空山深林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多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相关考题。(1)《鹿柴》中的“柴”应读(寨)(2)这首诗描绘的是(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3)诗的三四句由声响转到夕阳返照深林,更突出了深林的(幽静)(4)诗人王维是个才子,苏轼曾经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小学语文诗词 第6篇

一、深知背景,明确目的。

朗诵诗词前,应搞清诗词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了解了背景和目的后,会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品内容,朗诵时有利于唤起自己的激情,从而很好的表达诗人的意志和胸怀。

二、运用想象,大胆设计。

一首诗写情、写景、写人、写物,虽是各有特色,但都离不开形象,诗人往往在抒发感情时,用形象来表达自己要说的话。我们在进行诗词朗诵时,要运用形象思维,以“诗情画意”来丰富自己的想象,同时还要大胆的运用联想进行设计。更多诗词朗诵技巧可以到习古堂国学网学习。

三、节奏和谐,语言流畅。

节奏是语言的音乐性,及其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语音强弱、长短的现象,节奏的轻重缓急是随着人的情绪起伏和环境的变迁而变化的,诗词的节奏尤为明显。以古诗五言或七言绝句来说,如不掌握其节奏,朗诵后会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要掌握好节奏,主要是处理好诗词词句的停顿及节拍。

小学语文诗词 第7篇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学习诗中8个一类生字,5个二类生字。诵读并背诵古诗,感悟古诗大意。

过程与方法:朗读并背诵古诗,随文识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描绘的美好的意境,帮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一类生字。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音乐磁带。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并背诵《春夜喜雨》,感悟古诗大意,学习诗中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齐读课题《春夜喜雨》。

二、初读古诗:

教师配乐范读古诗。

学生自由练读。

开火车读诗,比赛读诗。

指名朗读。

三、感悟古诗大意。

多好的春雨啊,好象知道时节变化,到了春天,他就自然地应时而生。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飘洒,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

四、学习生字。

夜:上下结构,形声字,日夜、午夜、夜长梦多

当:多音字,上下结构,小字部,当场、当时、当然、当心 恰当、适当、直截了当

随:平舌音,左右结构,注意笔顺 随便、随时、随和、随时

乃:象形,注意笔顺 乃是、乃至

五、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书写所学一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忆江南》,感悟古诗大意,学习诗中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春夜喜雨》。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忆江南》。

二、初读古诗:

教师配乐范读古诗。

学生自由练读。

开火车读诗,比赛读诗。

指名朗读。

三、感悟古诗大意。

忆江南:词牌名,又叫望江南。

词牌: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

江南好!我所熟悉的风景是多么美好。朝阳和江边的鲜花火一样相互映照,春天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怎不令人心醉,又怎能使人忘了?

四、学习生字:

旧:反义词:新

曾:上下结构,日字旁,曾经、不曾

姓。

胜:翘舌音,形声字 胜利、获胜、胜出

忆:竖心旁,形声字回忆、失忆、记忆

五、作业:

背诵古诗,书写一类生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背诵古诗,

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

二、完成课后习题

读词语,会写的写下来。

涂色,仔细观察图上内容,写一段描写春天的话。

第四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春天在哪里》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搜集关于春的资料。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更加了解春天,热爱春天。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各种小作品。

活动过程:

一、根据以下方式寻找春天。

(1)身边的春天

跟春天一起玩 春天里的穿着 春天里的节日 春天里的劳动 春天里的食物

(2)大自然里的春天

春天里的树木 春天里的花草 春天里的山水

春天里的田野 春天里山水

(3)春天的作品

春天的画 春天的文章 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歌曲 春天的诗 春天的成语和句子

通过以下途径收集资料:

春游……

看看你们想去哪里……

我们去找春天……

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

通过以下方式整理资料

观察记录 画画 录音 拍照 剪贴

举行小展示会《春天的秘密》

展示同学们的资料作品

收集资料放到文件夹里。

小学语文诗词 第8篇

一、以课堂为主阵地,做好诵读指导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任务之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是读者与作者思想情感交流的通道,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课堂教学是进行朗读教学的主阵地,在学校安排的每周两节的经典诵读课上,我根据诵读内容,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的诵读能力不断提高。

选择难易适度的诵读内容

诵读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和知识水平,难度过大学生会感到枯燥,过于简单,学生又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根据多年的诵读经验,小编所在的学校广泛征求各年级师生的意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的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字数少,节奏强,内容比较好理解。中年级的学生诵读《唐诗》《宋词》《笠翁对韵》等,和课内诗词的学习相结合,相补充;高年级的学生诵读《论语》《道德经》等篇章,有一定深度,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指导意义。在学习过程中,这些作品受到学生的喜爱和认可,为诵读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简析诗文大意

关于古诗的教学,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话。”较难的篇章,如果学生完全不理解,诵读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做粗略地讲解或提示,让学生把目视、口诵、耳听、心想四者结合起来,在粗知其大意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再通过琅琅上口的反复吟诵,有效地提高诵读的能力。

采用活泼多样的诵读形式

“经典诵读”在小编所在的学校和学区都是一门常规课,每班每周两个课时,由语文老师担任指导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教师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

(1)教师泛读。诗词的韵律美是学生爱读的原因之一,教师好的范读,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灵的启迪,美的熏陶。教师深入诗词,声情并茂地范读,能够感染学生,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2)配乐引读。古诗文节奏强,韵律和谐,琅琅上口。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的内容,创造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为了丰富诵读课堂,小编构建了诗歌学习专题网站,在网站上上传了《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优美的乐曲,在诗词的诵读中,配以乐曲,别有一番情趣。一曲古筝《浪淘沙》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豪迈的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满江红》琵琶声中岳飞的爱国情怀荡气回肠,音乐或抒情或婉转,深深感染了诗文,感染了诵读的学生。

(3)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诵读。如:打节奏读(节奏的快慢由老师定),灵动活泼;齐读,气势豪迈;赛读,挑战自我。这样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学生乐读,爱读,读准音,领会情,掌握朗读的方法,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积累,并在生活中有所运用。

运用多媒体,增强趣味性

古诗文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练、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现在的时代较远,写的人和事都和学生实际相距甚远,这些都给小学生学习古诗文,体味古诗文的意境带来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结合古诗文的特点,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色彩鲜艳的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提供给学生学习古诗文有关的背景材料,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在《弟子规》的学习中,小编为学生播放《弟子规》的动画片故事,《孝感动天》舜的故事,《汉武帝亲尝汤药》等系列故事,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懂得了孝敬父母的道理。

学习《游子吟》播放母亲深夜挑灯夜织的画面,慈母情深,深深打动学生。学习是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由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过程。而多媒体在创设古诗文情境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无论是音乐,还是画面,都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创造出与古诗词内容相符合的直观、形象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兴趣,融入诗的境界,进入最佳心理状态。

二、以课外为大后方,营造诵读环境

建设诗意的学校环境

校园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诵读诗词,学校的文化墙上手绘了《弟子规》的篇章,学生走进校园便学习作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孝敬父母,尊重兄弟,爱护同学,好学上进。教学楼走廊墙上也挂着诗词名作,大课间,学校的广播站定时播放诗词诵读,唐诗、宋词尽在眼前,皆在心间。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也很注重诗词的学习,教室的学习园地展出学生诗词的书法、绘画、摘录作品,整个校园充满文化气息,这种充满诗意的环境浸润学生的心灵,也促进了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

创造诗意的家庭环境

学生的课外时间大部分在家庭中度过,家庭对学生的诵读习惯的养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编对所在学校290名同学做过问卷调查,70%的同学家长会陪孩子阅读或诵读诗词,这为创造诵读的家庭环境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推荐一些诵读的诗文,要求家长陪同孩子一些阅读,还可以为孩子做一些讲解。《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些篇章都值得作为父母的人用心学习,同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则父子亲、通古今。小编在该课题的研究中构建了经典诵读的专题网站,在该网站有丰富的音频、视频资源,家长可以为运用这些学习资源,增加学习的乐趣,让孩子知书达理,加强家庭的凝聚力。

创设诗意的生活环境

读诗文,旨在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我国的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三字经》“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弟子规》“首孝悌、次谨信”这些篇章都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尊敬兄长,爱护幼小,这些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指导学生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在古诗文的学习中促进学生的成长,在成长中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以活动为契机,创造展示平台

对学生的诵读能力的培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内,而应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小编做过问卷调查,290名同学中,85%的同学希望学校或班级开展诗词诵读展示活动。小编所在的班级经常开展一些诗词朗诵、古诗学唱、古诗文故事表演等小型的班内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并及时地对一些表现好、进步大的同学提出表扬。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也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更加轻松。

小编所在的学校在每年的十一国庆节都要举行诗歌朗诵比赛。这样大型的活动对全校学生诵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契机,也是展示全校同学诵读能力的平台。学生和教师积极性都很高,认真筛选参赛诗文,刻苦排练、或配乐、或表演,学生的诵读热情和水平都达到新的高度,家长的参与度也很高,准备服装,协助排练。

一次大型的展示活动,展示了学生的诵读水平,也释放着学生的满腔热情。经典诵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而大型的展示活动又促进了孩子们的学习,如此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和循环。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诗词诵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诵读经典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在十多年的追踪调查中也发现,诗词诵读对学生的语言习惯,词句积累,写作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成效。

小学语文诗词 第9篇

教学目标:

学会六个字“当、随、曾、胜、忆、乃”,认识两个生字“润、谙”。

熟读并背诵两首诗,感悟诗意,领略春日美景。

体会作者对春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诗。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春天一直以它的美好和充满希望被人们所歌颂,我国古代有很多诗人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赞美春天的诗,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春夜喜雨》

二、释题目,学习“夜”字。

会背诵的同学背给大家听,初步感知古诗。

释题目:春天夜里下的雨。

学习“夜”字,黑夜与白天相对,夜与昼相对,昼夜就是白天和夜晚。指导书写。

“喜”字为体会诗人情感的线索,引起对古诗内容的学习。

三、读古诗,感悟诗意。

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读音。

学生跟随老师读诗,注意听清每一行教师是在哪里停顿的。

学生自由读两遍诗,在读诗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熟。

指名读诗,想一想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四、学习生字。

(一)读第一句诗,找出诗中的两个生字“当、乃”。

“当”是多音字,分别组词,并用“当……的时候”说话。诗中“当春”就是当春天来的时候。

“乃”是于是,就的意思,注意书写的笔顺,指导书写。

多种方式读前两行诗

(二)读第二句诗,找出诗中的两个生字“随、润”

“随”:伴随。组词并用部件法来识记,指导书写。

“润”:滋润。用“……滋润了……”句式说话。

多种方式读后两行诗。

五、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六、多种方式读诗。

自由练习读诗。

解释为什么是“喜”雨,体会作者情感,并带着我种情感读诗、背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背诵古诗《春夜喜雨》,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唐朝诗人白居易描写春天的诗——《忆江南》。

二、学习“忆”字,从题目入手初步感知古诗。

“忆”:形声字,部件法识记,本诗指回忆,指导书写。

从题目中看出什么?

三、读诗。

教师范读,学生听清生字读音。

学生跟读,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练读,自学生字。

四、品诗,学习生字。

(一)学习前两行诗。

白居易在晚年时回忆起江南的美景,古诗第一行中的一个字就可以概括他对江南的印象,是哪个字?

第二行诗理解吗?先来解决生字。

旧:与新相对,部件法识记。

曾:本诗中意思是曾经,用曾经造句,感悟曾经的意思。注意笔顺,教师指导书写。

谙:是熟悉的意思。

前两行诗的意思是:江南好,我所熟悉的风景是多么美好。

齐读前两行诗。

(二)学习三四行诗。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呢?自己先来读三四行诗。

学生质疑,同学或教师解答。

诗意:朝阳和江边的鲜花火一样相互映照,春天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

带看作者对江南春景的赞美读三四行诗。

(三)学习最后一行诗。

诗意:美景怎能令我忘怀?怎能不回忆江南?

结尾是反问句,加强了诗人热爱江南美景的情感抒发,又引入想象,很具感染力。应指导学生读出反问强烈的语气。

五、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六、多种方式读诗。

全班齐读。

小组内自由组合读。

配乐读。

第三课时

一、分别背诵两首古诗。

二、利用字卡复习生字。

三、以开火车、齐读竺方式读一读课后词语,教师可以扩充一些组词。

四、涂颜色,以“春天,……”句式练习表达。

五、作业。

将课后及老师补充的词语写在方格本中。

找一找描写春天的诗。

六、练习。

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划去带点的字错误的读音。

小学语文诗词 第10篇

1、根据曲调,由声入境

吟诵区别于朗诵的主要之处就在于:吟诵是有曲调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第一步就应该明确吟诵的曲调。教师在教学时先要作吟诵示范,一句一句的地交给学生带基本调子的吟诵,直到学生能够独立吟出模仿的调子来。这样一来,先是第一时间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通过声音的感染力,把学生带入了古诗词的意境中去。

吟诵虽有曲调,但不同于唱歌,因为吟诵的曲调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说,同一首诗可以用不同的曲调来吟诵。现有传统吟诵、现代吟诵、自成曲调三种方式。

在学习吟诵的最初阶段,我们可以先模仿现有的吟诵曲调。在模仿的过程中,再渐渐感受其中的情感、发掘其中的规律:比如,回环往复——吟诵的曲调大都比较简单,每句都是同一个调,句句如此,回环往复;再比如,依字行腔——根据诗句中每个字的读音的高低起伏来拉长声腔,以此来形成简单的曲调。吟诵得多了,自然就会感受到其中的规律。

在学生基本掌握吟诵的曲调之后,应要引导学生通过声音走进作品的意境、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老师应带领学生一起展开想象,一边吟诵,一边引导学生去想象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去想象作者当年创作诗歌时的情景。音乐很容易左右人的情绪,当学生们用着或低回沉郁或高亢嘹亮的曲调吟诵时,作品所蕴含的感情会更深的镌刻在他们心中,让其感同身受。

2、字正腔圆,感受韵味

在小学阶段,要保证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还是要从基础抓起。先吟准字音、吐字清晰,做到所谓的“字正”,再通过拖音,使声腔饱满,做到所谓的“腔圆”,字正腔圆是对吟诵的基本要求,以此来感受诗歌的韵味。教学将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吟准音节,吐字清晰

小学阶段,对字词的掌握属于重点教学内容。在用吟诵教古诗时,教师以普通话吟诵为主,带领学生吟准字音,使学生通过吟诵,掌握整首诗的字词发音。

在吟准字音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吐字清晰、字正腔圆。汉字的音节是优美的,能够准确清晰饱满地读出来,展现腔调的圆润,给人以美的感受。

运用腔音,感受韵味

中国古典诗词,除了节奏鲜明之外,还要押韵。押韵不仅使古诗词读起来整齐、好听,还可以使古诗词充满风韵。古诗词的韵味体现在韵尾发音时可以引起鼻腔和胸腔的共鸣,让人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在吟诵时,通过对韵尾拖腔的处理,可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味、体会到诗人在创作时的情感,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3、根据节奏,培养语感

在诗歌中,节奏能显示语言的顿挫。节奏的停顿、延长等能够表达不同的语义,语气的急剧、舒缓又能表达不同的感情。吟诵的“诵”字,本来就是指有节奏地读,可见在吟诵时必须掌握好节奏的规律。在吟诵时,把握住不同的节奏规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体会诗句的情感,也能逐渐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增强学生对诗句语言的感受力。

汉语的音节本身由于声母、韵母和声调的不同,就有长短、高低、轻重、急徐等不同的节奏;其次,古典诗词作为体现汉语节奏美的典型,也会因语义的群集、情感的波动等产生不一样的停顿,凸显出抑扬顿挫的节奏。因此,在教学生吟诵时,主要需掌握每个字词音节的节奏和每一句诗句停顿的节奏。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其中“平”为平声调,“上、去、入”为仄声调。现代汉语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小学阶段称一声、二声、三声、四声),把古代汉语中的“入声”,归到了“去声”当中。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简言之,平声平缓而悠长,仄声猛烈而急促。这就是几位吟诵大家们所提出的“平长仄短”的规律。

4、通过吟诵,领悟诗意,体验情感

教育家叶圣陶曾对吟诵做出过以下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地体会亲切。自然达到熟练地境界。”当代著名语文教师陈琴也创建了“素读经典”教育法,指的是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的读书方法。以上例子均证明在进行古诗词吟诵教学时,需要让学生反复地吟诵。

学生通过反复地吟诵,可以不断地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不断地加深对整首诗的理解,逐渐的感悟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还可加深对作者创作情境的体会。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地吟诵,自然可以达到领悟诗意、体验情感的效果。其一,吟诵的曲调就是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其二,音节的顿挫、节奏的铿锵,又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动与变化;其三,腔音的运用,诗人在余音绕梁中体会诗歌的韵味,品味诗人的感情。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