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制度化11篇

制度化11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4-01-22 18:00:03 推荐访问: 制度化 制度化(精选11篇) 制度化11篇

制度化第1篇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企业里的一对阴阳关系,也是企业的二大命脉,二者缺一不可。企业有项目(事务)就需要人,企业没有项目(事务)就不需要人,企业没有项目或者没有人都不能成为企业。项目(事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制度化11篇,供大家参考。

制度化11篇

制度化 第1篇

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企业里的一对阴阳关系,也是企业的二大命脉,二者缺一不可。企业有项目(事务)就需要人,企业没有项目(事务)就不需要人,企业没有项目或者没有人都不能成为企业。

项目(事务)和人是企业里的一对阴阳关系,项目(事务)属于阳,人属于阴;
我们称项目(事务)为阳线,我们称人为阴线。管理阳线的用制度化管理,管理阴线的用人性化管理。或者这样说,管理者用制度化管理管理项目(事务),领导者用人性化管理管理人。有些人同时具备二个角色,既是管理者又是领导者。

阴阳相摩相荡相结合,就是企业的管理过程。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作用相结合就是企业的管理过程。企业管理最难学到最难掌握的地方就是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辩证与结合。

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作用相结合才能实现企业目标,创造企业效益。企业目标和企业效益是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作用相结合的产物。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是万物的道家思想。

例如:企业是一,一里面有二,二就是阴阳;
二生三,三就是结果。企业里的项目(事务)是属于阳,企业里的人员是属于阴。阴阳相荡相交创造了“三”,“三”就是企业目标和企业效益。这就是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就有新生命的自然之道。

再例如:一颗苹果树,有地它才能生,有阳光它才能长。这棵苹果树就是天地的产物,把苹果树理解为三。

无阴不生,无阳不长,阴阳交际造化万物。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企业里的一对阴阳关系,也是企业二大命脉,二者缺一不可。

例如,相同的行业相似的规模,一家企业的制度用到另一家企业则难以贯彻执行,这就是一个缺乏对应的人性化管理体系造成的。例如,一个空降兵到一个企业里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我们说是水土不服,其实还是一个强化制度化管理,淡化人性化管理的结果。阴阳失调,效果必差。

我们也常常听到一些企业讲人性化管理,但是没有见到人性化管理的体系也没有听到过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相作用相结合的说法。只听到过以人为本就是人性化管理,但是以人的什么为本,以人为本的元素和内容都有哪些,不得而知。这就造成了许多企业难于形成人性化管理体系的根本原因,也造成了企业文化难于生根发芽真正形成的原因。

既然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作用相结合才能实现企业目标,创造企业效益。那么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特征和区别是什么?二者怎么相作用相结合?

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通过管理者和领导者的职能来完成的。

制度化管理是刚性管理,管理的对象是项目(事务)。制度化管理要能够掌握项目(事务)的现状和趋势,用项目(事务)的规律和标准制定并且理顺:“项目(事务)——管理者——效果”这条阳线,设计其流程和节点,编制其计划和要求。

管理者的职能要能够体现制度化管理的刚性和原则:明确企业目标和项目,针对企业目标和项目分解任务,设计岗位,用专业的手段制定科学的流程,对每个环节规定标准和要求。例如:管理者要制定企业的组织架构图,制定岗位职责,制定事的标准和做事的流程,制定计划,制定预算,制定成本。

人性化管理是柔性管理,管理的对象是人。人性化管理要能够遵循人的特征和愿望,用人性的规律和需求制定并且理顺:“人员——领导者——愿望”这条阴线,做好“引到、哄到、推到”让大家“上道”的工作,这里的“道”就是企业通往目标的途径,也是管理者制定的那一条阳线,“项目(事务)——管理者——效果”。

领导者的职能要能够体现人性化管理的柔性和准则:尊重人的特征,用人所长,补人不足,领人进步,推人超越。例如:以人的特点、素质、能力给以定位,树立其个人的目标,设计其职业的上升通道,利用企业平台和企业目标及执行任务的过程提升其个人的能力,实现其个人的价值和愿望。提倡个人的小我和企业的大我融在一起,个人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融在一起,个人的愿望和企业的远景融在一起,个人的追求能够在企业里实现。

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二者的作用和结合是通过既是管理者也是领导者来完成的。例如,总经理、总监、部门经理这些角色来实现企业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作用和结合。

比如阳线中的“项目”和阴线中的“人员”结合生成了企业组织架构图。阳线中的“管理者”和阴线中的“领导者”结合生成了企业的授权授岗制度。阳线中的“效果”和阴线中的“愿望”结合生成了企业的绩效体系。

企业里的"总经理、总监、部门经理这些角色如果不清楚“人员——领导者——愿望”这条阴线的原理和规律,就会在管理过程中遇到来自人方面的阻力,造成执行力下降,降低工作效率。

企业里的总经理、总监、部门经理这些角色如果不善于把阳线和阴线相作用相结合,那么就不能在管理创新方面发挥作用了。

理解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企业里的一对阴阳关系,二者缺一不可;
掌握这对阴阳关系相作用相结合的原理,看到阴阳相作用相结合的结果,将会成为企业管理上的智者。

制度化 第2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否顺利进展,依赖于各种规则的制定和对规则的遵守。国家有宪法和法律,学校有校纪校规。当然,班级也应有班级的规章制度。制度是学生在校内外学习和生活的行为准则。大学的班级更是需要制度化的管理。对于担任11行1的班干部,三年来,对我们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也有所熟悉……趁此机会,我就来剖析下我们班级的管理制度:

规定:

目前的规定是“八大制度”和“七大责任”。“八大制度”是指班级基本管理制度、班级公约、请假制度、班委选举制度、班委考核制度、择优投票制度、班长“主导”制度和“宿舍化”活动制度。而“七大责任”指的是:班长岗位责任制、团支书岗位责任制、学习委员责任制、纪律委员责任制、生活委员责任制、体育委员责任制以及组织委员责任制。上述严格的班级内部管理制度既来自学生,又用于学生,使班级管理制度变成了学生自觉规范行为的共同准则。这种规定都是根据大学生自立自强,自管自制建立起来的,与中学的班主任主导制度不同,这是一种以学生管理为主新型的班级管理制度,以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优点:

这项规定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每项工作都有相关班干负责,避免工作迷糊操作。这也可以通过学生对班级的管理,学会独立自主,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同学们的沟通交流,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团结友爱,锻炼同学们的大胆创新、交流等综合能力。

缺点:

我们班的规章制度无疑给我们这个班集体管理带来了很多依据,也增强我们之间对班级管理的认识,起到团结、积极向上的作用。但没什么东西是十全十美的,某些制度也存在不少的缺陷。比如班级管理制度,有些事情由学生自己决定,因缺乏经验,认知不到位而导致决策失误。班级公约,是指班上大多数同学一致通过的公认的约定,一般很难更改。但有时候决定不符合实际,但因公约存在,明知道决定存在一定的弊端但还是坚持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宿舍化”活动制度,是指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活动的相关制度。平时的小组作业大多数以宿舍为单位的,以至于都是限制于宿舍,难于与班上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助长了某些同学对作业的不重视的态度,没有达到作业预期的效果。而班长“主导”制度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班长是对外联系,对内交流的负责人。一般情况下,班长管理班上的日常生活,很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容易出现其他班干虚拟存在的现象,即“挂名班干”,班长有时也会因为太多事忙不过来而导致工作出现困难,身心累。择优投票制度、班委选举制度和班委考核制度也存在不足,有时候投票、考核方面因缺少经验,受主观因素影响很大。还有,每个班委都有自己的岗位工作,但有时因某些情况而无法一个人独自完成,导致效率低,等等。

原因:

1没有充分发挥“班主任”本身的作用,跟班主任交流联系的机会不多,没有足够的经验来决定某些事情;

2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而对制度作出适当的修改,制度没能做到因时而变,不够完善;

3同学们对班上的事热情不够,很多决定需要投票的,班上有很多同学不够积极,甚至缺席;
平时的班里组织的活动也表现得不够积极,同学之间缺乏交流沟通;

4班委之间交流比较少,很多决定都没有经过讨论,直接由某几个班委的意见决定,容易导致决策的失误,有时还会造成班委身心过累,办事效率低;

5同学对班长的期望太大,对“班长”职责的认识不到位。班上的事是属于班上所有同学的,并不是只要班长一个人工作,班长只是起带头模范的服务作用;

6某些同学们对班上的规章制度不够重视,没有以正确的态度看待问题,容易出现“钻空子”的现象,没有及时采取相关的措施来调整,等等。

对策:

1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作出某些决定时可以先咨询班主任,参考班主任的意见,平时也可以多些与班主任汇报班上的事,建议一个月一次;

2对于班上制定的规章制度,同学们一定要严格执行,班委要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待问题;

3每个学期开个班会来看看班上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对有缺陷的制度进行适当的修改,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尽量做到民主化,人性化;

4平时班上多组织同学们感兴趣的集体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可以跨宿舍进行寻找自己的兴趣,让同学慢慢熟悉,增加交流的机会,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激发同学们对班上事务的热情,起到团结友爱的作用;

5班委每个月开一次例会,主要是谈谈班上最近的情况,并简单总结各自的岗位工作。通过开会,班委彼此进行沟通,增进感情,在工作上也会互相帮忙,主动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提高工作效率;

6班长也要定好自己的位置,在为同学们服务的同时也要提醒大家要多关注班上的事,自己的工作过多的时候也可以让其他班委分担一下,共同完成任务。

制度化的最终目的是更科学地管理班级,减少班干部的负担,营造团结,友爱,互助,自觉积极的良好班风,这样班集体就不会乱,要不然各个同学没有凝聚力,大家互相埋怨,导致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都没有了。没有制度制约的班级是很难确保同学自觉的,必须要有一个制度去让大家执行。当然你会说,要制度化就没有人性化了,这是错的,作为班干部,我们的责任是带动全班向好的方向发展,自己就要有原则,我们不能偏袒我们自己的好朋友,一视同仁。当同学犯了错误时,首先,不要向老师报告先,而是我们主动去跟他沟通,看看他有什么难处,这就是人性化,如果他改不了,可以请求老师的帮助!

总之,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形成一个有良好班风的优秀集体,就必须需要全班同学的团结与努力。作为班委的我们更应该做好带头工作,在学习上做个好榜样,还要鼓励同学学习,在生活上给予同学关心、照顾,让班集体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相互融洽的氛围。让同学们真正感受到“班如家”的温暖,爱家爱班。

制度化 第3篇

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企业里的一对阴阳关系,也是企业的二大命脉,二者缺一不可。企业有项目(事务)就需要人,企业没有项目(事务)就不需要人,企业没有项目或者没有人都不能成为企业。

项目(事务)和人是企业里的一对阴阳关系,项目(事务)属于阳,人属于阴;
我们称项目(事务)为阳线,我们称人为阴线。管理阳线的用制度化管理,管理阴线的用人性化管理。或者这样说,管理者用制度化管理管理项目(事务),领导者用人性化管理管理人。有些人同时具备二个角色,既是管理者又是领导者。

阴阳相摩相荡相结合,就是企业的管理过程。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作用相结合就是企业的管理过程。企业管理最难学到最难掌握的地方就是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辩证与结合。

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作用相结合才能实现企业目标,创造企业效益。企业目标和企业效益是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作用相结合的产物。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是万物的道家思想。

例如:企业是一,一里面有二,二就是阴阳;
二生三,三就是结果。企业里的项目(事务)是属于阳,企业里的人员是属于阴。阴阳相荡相交创造了“三”,“三”就是企业目标和企业效益。这就是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就有新生命的自然之道。

再例如:一颗苹果树,有地它才能生,有阳光它才能长。这棵苹果树就是天地的产物,把苹果树理解为三。

无阴不生,无阳不长,阴阳交际造化万物。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企业里的一对阴阳关系,也是企业二大命脉,二者缺一不可。

例如,相同的行业相似的规模,一家企业的制度用到另一家企业则难以贯彻执行,这就是一个缺乏对应的人性化管理体系造成的。例如,一个空降兵到一个企业里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我们说是水土不服,其实还是一个强化制度化管理,淡化人性化管理的结果。阴阳失调,效果必差。

我们也常常听到一些企业讲人性化管理,但是没有见到人性化管理的体系也没有听到过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相作用相结合的说法。只听到过以人为本就是人性化管理,但是以人的什么为本,以人为本的元素和内容都有哪些,不得而知。这就造成了许多企业难于形成人性化管理体系的根本原因,也造成了企业文化难于生根发芽真正形成的原因。

既然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作用相结合才能实现企业目标,创造企业效益。那么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特征和区别是什么?二者怎么相作用相结合?

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通过管理者和领导者的职能来完成的。

制度化管理是刚性管理,管理的对象是项目(事务)。制度化管理要能够掌握项目(事务)的现状和趋势,用项目(事务)的规律和标准制定并且理顺:“项目(事务)——管理者——效果”这条阳线,设计其流程和节点,编制其计划和要求。

管理者的职能要能够体现制度化管理的刚性和原则:明确企业目标和项目,针对企业目标和项目分解任务,设计岗位,用专业的手段制定科学的流程,对每个环节规定标准和要求。例如:管理者要制定企业的组织架构图,制定岗位职责,制定事的标准和做事的流程,制定计划,制定预算,制定成本。

人性化管理是柔性管理,管理的对象是人。人性化管理要能够遵循人的特征和愿望,用人性的规律和需求制定并且理顺:“人员——领导者——愿望”这条阴线,做好“引到、哄到、推到”让大家“上道”的工作,这里的“道”就是企业通往目标的途径,也是管理者制定的那一条阳线,“项目(事务)——管理者——效果”。

领导者的职能要能够体现人性化管理的柔性和准则:尊重人的特征,用人所长,补人不足,领人进步,推人超越。例如:以人的特点、素质、能力给以定位,树立其个人的目标,设计其职业的上升通道,利用企业平台和企业目标及执行任务的过程提升其个人的能力,实现其个人的价值和愿望。提倡个人的小我和企业的大我融在一起,个人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融在一起,个人的愿望和企业的远景融在一起,个人的追求能够在企业里实现。

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二者的作用和结合是通过既是管理者也是领导者来完成的。例如,总经理、总监、部门经理这些角色来实现企业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作用和结合。

比如阳线中的“项目”和阴线中的“人员”结合生成了企业组织架构图。阳线中的“管理者”和阴线中的“领导者”结合生成了企业的授权授岗制度。阳线中的“效果”和阴线中的“愿望”结合生成了企业的绩效体系。

企业里的总经理、总监、部门经理这些角色如果不清楚“人员——领导者——愿望”这条阴线的原理和规律,就会在管理过程中遇到来自人方面的阻力,造成执行力下降,降低工作效率。

企业里的总经理、总监、部门经理这些角色如果不善于把阳线和阴线相作用相结合,那么就不能在管理创新方面发挥作用了。

理解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企业里的一对阴阳关系,二者缺一不可;
掌握这对阴阳关系相作用相结合的原理,看到阴阳相作用相结合的结果,将会成为企业管理上的智者。

制度化 第4篇

制度化管理是企业成长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是企业实现法治的具体表现。这种管理方式以制度为标准,把制度看成是企业的法津,职工进入企业以后,先进行企业制度方面的教育,让你充分了解企业的要求,当你把制度学好之后,你就必须严格执行。

在平时的工作中,企业处处以制度为准绳,

企业管理者几乎相当于企业的执法人员,时不时地以制度来丈量你的一举一动,当你的一举一动违犯了企业制度后,对不起,企业将按照制度的约定对你进行处罚。

企业制度化管理的内容

(1)企业行政制度化管理的目标

企业行政制度化管理的目标是促进企业整体优化。企业整体优化的内涵包括企业内各种有形资源的优化、企业内各种无形资源的优化、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配置优化。

高效的企业行政管理的精髓在于科学、合理的制度机制的形成。它的形成规范了处于机制中的各类人员的行为模式。在这种制度体制下,行政管理者普遍会采取有益于企业和自身的行为,促进企业的良性运转。企业整体优化是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根本条件。

(2)企业行政制度化管理的对象

企业行政制度化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和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行为。企业行为是企业确定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各种行为方式的总和。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制定规范作为企业行为的准则是非常必要的。从企业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决策体系到具体的财务、人事、机关行政都需要以制度规范作为行为的标准。企业行为需要以规范为准则,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个人行为也需要以规范作为准则。

(3)企业行政制度化管理的手段

企业行政制度化管理的手段是由各种形式的制度规范组成的制度体系。要实施制度化管理,必须用有效的手段。为了约束和引导分散在企业行政各个岗位、各种职务上的管理者的行为,就需要制定各种岗位职务规范;
为了协调与控制处于不同管理部门、不同岗位上的管理者之间的协作关系,就需要制定各种环节规范;
为了充分发挥各专业管理子系统的管理职能,建立健全管理网络,就需要制定各种专业管理规范;
为了从总体上控制企业的动态运行,强化企业的综合管理,保证企业运行与企业目标一致,就需要制定包括由事前控制、过程控制、事后控制三种规范形式组成的总体控制规范。

制度化管理的实质与优越性

1、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就是依靠由制度规范体系构建的具有客观性的管理机制进行管理。

2、制度化管理的优越性。

制度化管理对企业的作用

利于企业运行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促进企业与国际接轨,一切按制度办事是企业制度化管理的根本宗旨。制度化管理是企业的低文本文化向高文本文化过渡的具体表现。企业通过各种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员工更多的是依据其共同的契约即制度来处理各种事务,而不是以往的察言观色和见风使舵,使企业的运行逐步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这些处事原则更加符合国际惯例,更加接近欧美发达国家的处事风格。在我国加入WTO后,有利于促进企业与国际接轨,使企业能够顺利地融人国际市场竞争。

制度化 第5篇

一、教学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联系

正因为目标管理对管理者的要求相对较高,且在目标的设定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目标管理在付诸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在实践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于是,管理学者们顺应管理学的不断发展,根据不同发展时期对人性的不同认识,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式。教学管理过程中除了有明确的目标,还要制定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制度化管理。

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在于以理性的、科学确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教学管理制度就是保障教学系统有效运行的组织形式和行为规范。用外延方式来下定义,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和教师教学的行为准则(教学常规)的总和,它包括教学思想管理、课程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评价与考试管理、教研科研管理和教学行政管理等。

二、实现教学制度化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虽然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总目标是明确的,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工作目标是各有差异的。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即要从学校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通过制度化的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这是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学专业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内在机制。高校必须紧密结合各院系的专业特色和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各院系必须切实实施学校教学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范,积极协调教学目标实施中的问题。

(二)建立依制管班的教学机制

班级管理工作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基本单位,是组成学校这个有机体的不可缺少的细胞。学校的各科教学、思想品德教育以及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一般都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即使是举行全校学生参加的**或大型活动,也要通过各班做好大量的组织工作。因而,能否搞好学生管理工作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人和培养人这一宏伟工程的质量。

(三)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民主化教学意识的养成,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为此,学校必须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广大教师可以通过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管理工作。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功能,达到共同管理、共同转化学生思想、促使学生进步的目的,从而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奠定基础。

(四)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考评制度

教职工取得的成就与奖励紧密挂钩,把目标考核和目标激励和总结紧密结合起来。构建目标评价考核机制,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要注意各级评价指标的制定必须要根据教育统计学原理和教育管理科学理论;
各级评价指标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各级评价指标必须相互独立又互为一体。首先在制订考评内容和标准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最后,考评结果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结果,为教师建立档案,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高校要积极推进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促使教学管理者牢固掌握现代教育与管理理论,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知识,促使他们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为教学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制度化 第6篇

所谓制度化管理是按照已经确定的规则来推动企业管理,这种规则是普遍认可的,带有契约性质的,同时,这种规则是责权利对称的。现代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为基础,制度化管理本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管理水平,或者说,制度化程度是衡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1概述

我所从1998年建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至今经历了20xx版、20xx版、20xx版、20xx版四次换版和多次修订,通过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质量管理理念已逐渐在我所深入人心,成为了产品研制和生产过程中质量保证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为依据,是我所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我所质量管理制度化的进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目前仍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质量管理体系已经被证实是最成功的管理体系。

2质量管理制度化的成功经验

我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是依托GJB9001A标准体系作为理论依据,以达到标准要求为目的,通过过程方法(即PDCA循环),持续改进组织内部质量管理能力,以满足顾客对产品的基本需求;
另一方面是结合我所科研、生产产品的特点,以提升产品质量为目的,通过对产品有关的过程控制,使顾客更加满意,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质量管理体系同时满足了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我称之为符合制度化管理的规范性要求。

质量体系建立以后,要保证其有效运行,还需通过两个方面的持续改进,一方面是随着国军标的换版或是随着对现行国军标的理解的深入,及时修订、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适应标准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随着产品结构和新技术的应用导致生产流程、操作流程的变化,相关岗位及其员工的技能也必然发生了变化,与之相关的管理制度以及所含的规范、规则、程序等因素必然需要改变或进行修改、完善,以适应科研生产的需要。质量管理体系同时满足了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我称之为符合制度化管理的创新性要求。

因此,决定我所质量管理体系走向成熟的关键,是同时具备了两个因素:规范性和创新性。同样,制度化管理成功的标志,要保证所建立的制度具备了规范性和创新性,或者说,制度化管理需要稳定地创新,两者相辅相成。一种制度只满足规范性要求而不具备创新性,就失去了生命力,成为一纸空文;
只追求创新而超越了规范的要求,则会造成管理混乱,适得其反。

3现行质量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几年,我所在科研生产产品种类、数量、产值上连创新高,综合实力也随之迅速攀升。我们同时看到,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伴随着我所的发展壮大逐步走向了成熟,但是,现行质量管理制度已经出现发展的“瓶颈”,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1)我所始终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科研、生产管理制度体系,或者说没有实现管理制度化。在产品单一的年代,事务相对简单,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并不宽泛,因此,可以采用直接式的管理方法,灵活而有效。随着产品结构向多领域、多用途、复杂化发展,从单一陆装产品发展到航天、陆航、空军和海军等多兵种产品,这种直接式的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创新和优化,需要系统地提高管理水平,也就是向制度化管理过渡。在新的形势下,现行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立陆装产品基础上的,同样不能马上适应多种类产品的不同要求,由于修订不及时,严重制约了制度的创新性,进而导致制度不能指导新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即制度的规范性缺乏,这种情况往往要通过会议或临时文件的形式上传下达,不利于系统管理。

(2)质量管理盲区难以消除。例如,近年来出现的科研生产交叉产品和软件工程化新技术的应用,由于没有制订相应程序文件,造成了质量管理盲区,导致管理方式回到了直接管理的模式,虽然出台了几个三层次质量管理文件,但质量管理要求无法涵盖科研、生产以及其他管理要求,即产品质量管理只能针对产品实现过程的一个方面,不能对涉及到的具体部门人员职责、管理要求以及产品流程进行全面系统地管理,这种创新就缺少了系统性支持,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必然造成质量管理的盲区。

4现阶段我所制度化管理模式初探

为了解决现阶段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把握其成功的经验,以组织机构重组和光电子集团成立为契机,制度化管理为基础,首先由上层管理者建立一个纲领性制度,相当于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的规范,再着手构架下一层次的制度体系,制度不要一个一个的建立,各自为战,这个制度体系中包括了生产、科研、质量、人事、财务等管理体系,各个管理体系之间相辅相成,责权利对称。这种层次管理或者立体化管理有利于整个制度体系保持良好的规范性和创新性,当上层管理制度发生变化时,可以快速准确地将信息向下传递,使得下层次管理制度及时调整,保证了制度体系的规范性;
当产品结构的变化、新技术的出现造成某个管理制度发生变化时,也可以充分地将信息横向和纵向传递,从而保证了制度体系的创新性。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能在七国中异军突起,进而统一中原,根源就在于实施了商鞅时期“以法治国”的思想,制订了一系列法规和制度,从而达到了“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境界。因此,实施系统的制度化管理才能保证我所和光电子集团走上健康和持续发展的道路。

制度化 第7篇

制度的重要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就没有约束。

制度化管理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升;

制度化管理有利于企业运行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制度化管理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制度为什么重要:

从根本上说,就是它可以节省交易成本;用比较通俗的话说,就是减少麻烦。如果制度是可信的,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不按制度办,违犯了法律,是会受到惩罚的,那么人们就可以对别人如何行事有一个比较可靠的预期,与他们打交道时就会比较简单,用不着防着这个防着那个,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即使出了问题,有制度可循,有法律可依,就没有什么争议,处理起来比较简单方便。

这里,好的制度的一个标准,就是它是不是明确而清晰地界定了各方的权利与责任,是不是涵盖了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是不是有一个简单明了的处理问题的程序。而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好的制度的形成一定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修订的过程,因为最初人们不可能预见到可能发生的所有利益冲突,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出事”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原来制度的缺陷,才能不断地改进,不断地使制度趋于缜密,做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制度的重要,首先就在于它可以减少扯皮。

但这时就出现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制度越发达,往往就越复杂,法律条文就越多,弄到一般人都记不住、搞不懂的程度,必须花钱聘用法律专家(也就是律师)来搞清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而因为制度的复杂,法律程序就复杂,往往需要好多人参与,费时费力费钱后不过是解决一个小问题。人们这时就会抱怨打官司贵,抱怨制度不合理,成本太高。

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发展制度、改革制度、完善制度的思路:既然制度的作用在于节省扯皮的成本,制度的发展方向就是进一步降低这些成本,而不是搞出各种繁文缛节,加大大家的成本。节省了成本,就是提高了效率,经济增长就会快一些。另一方面,即增加产出的方面,制度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可以提供正确的激励,使人们发挥创新能力,追求更大的新利益。比如,保护产权(包括知识产权)的制度,就可以使人们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断创新,以获得创新的超额利润或额外收入,经济中的商业模式和科学技术,就会不断创新,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就有了持久的动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已经把最近几十年来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成果吸收进来,把制度改进定义为决定经济增长的第四个要素。另外三个要素是:资源、劳动和知识(有知识和技术附着的资源就演化为“资本”,受过教育的劳动者就成为“人力资本”)。

体制改革之所以可以促进增长,可以提供“红利”,就是因为它可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鼓励创新。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经历,为制度的作用提供了最生动的佐证,充分说明制度改进本身就是增长的要素。

制度化 第8篇

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可以保障企业的运作有序化、规范化,将纠纷降低到最低限度,降低企业的经营运作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同时规章制度可以防止管理的任意性,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我认为对职工来讲服从规章制度,比服从领导任意性的指挥更容易于接受,制定和实施合理的规章制度能满足职工公平感需要。

1、产权清晰

所谓“产权清晰”,主要有两层含义:

(1)有具体的部门和机构代表国家对某些国有资产行使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等权利。

(2)国有资产的边界要“清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摸清家底”。首先要搞清实物形态国有资产的边界,如机器设备、厂房等;
其次要搞清国有资产的价值和权利边界,包括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价值量,国有资产的权利形态(股权或债权,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权的分布等),总资产减去债务后净资产数量等。

2、权责明确

“权责明确”是指合理区分和确定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权利和责任也是不同的。

(1)权利。所有者按其出资额,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企业破产时则对企业债务承担相应的有限责任。企业在其存续期间,对由各个投资者投资形成的企业法人财产拥有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的权利,并以企业全部法人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经营者受所有者的委托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拥有经营企业资产及其他生产要素并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劳动者按照与企业的合约拥有就业和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

(2)责任。与上述权利相对应的是责任。严格意义上说,责任也包含了通常所说的承担风险的内容。要做到“权责明确”,除了明确界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及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外,还必须使权利和责任相对应或相平衡。

此外,在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应当建立起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机制,这是因为他们之间是不同的利益主体,既有共同利益的一面,也有不同乃至冲突的一面。相互制衡就要求明确彼此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要求相互监督。

根据以上分析,在较为具体的层面,企业制度大体可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具有确定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出资者责任。

2、企业通常实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形成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转。

3、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按经营业绩和劳动贡献获取收益,住房分配、养老、医疗及其他福利事业由市场、社会或政府机构承担。

4、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供销、财务、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劳动人事等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

5、企业有着刚性的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构,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求企业的扩展,经营不善难以为继时,可通过破产、被兼并等方式寻求资产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

制度化 第9篇

现在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制度化建设和进行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性,但是许多企业还处于有制度却形同虚设,制度化建设也只是保留在口头阶段。那么影响企业制度化建设和制度化管理的因素是什么,企业该如何进行制度化建设和制度化管理呢?

导致企业制度化建设和管理的因素主要如下:

一、来之于制度本身:

1、没有对制度进行指导和制约的“根本大法”。

2、制度本身没有成为一个体系,各个制度没有明确的效力规定。

3、新旧制度相互重叠,相互冲突,相互矛盾,导致无法执行。

4、只有实体制度,没有保证制度实施的程序制度。

二、没有明确“立法”。“执法”主体。有的企业没有明确企业的制度管理部门,而且制度到底有谁来制定,有谁来监督执行也没有明确部门。这样就不可避免出现各个部门在制定本部门的制度时不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和其他部门的角度而是站在本部门的角度去制定制度,就会出现同样的事情不同部门所制定的制度却相差甚远,当然各个部门在本部门内部来执行本部门制度还可以,但是一个事情一旦跨部门就麻烦了,因为没人要知道依据那个制度执行合适。

三、来之于企业领导人。如果企业领导人对企业的制度化建设和管理不去重视,企业的制度化建设和管理恐怕就很难开展。

五、来之于企业的培训。有的企业虽然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建设成了一套完善制度,但是却不对员工进行培训,只是等出现了问题才想起来搬出制度,把制度当做了救火工具。

六、制度要自成体系,并且要明确个各个部分制度的效力。包括制度的生效和废止时间,制度对那些员工有效,那个制度可以制约另一个制度等。

七、建立实体制度的同时建立相应的程序制度。

八、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企业的制度管理工作。在制定制度时负责各个部门制度的协调;
对企业的制度进行汇编;
发现新旧制度冲突。矛盾时要及时宣布废止旧制度,确保新制度的执行。

九、企业领导人和管理层要重视企业的制度化建设和管理,并且要带头执行,以形成上行下效的效果。

十、制度制定完毕要进行培训。要让员工先“知法”,企业可以建立员工手册,手册中可以将企业的制度收编进去。这样也可以确保新近员工能很快适应企业,进入工作状态。

另外更重要的是企业在制定制度时要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能让制度凌驾于国家的法律法规之上。否则这些制度都将无效,反而会给企业惹上麻烦。

制度化 第10篇

与传统的权威管理方式相比,制度化管理更具优越性。

1、个人与权力相分离

在制度化管理中,职务是职业,不再是个人身份,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是按照规章制度来的。制度化管理就摆脱了传统管理中的随机、易变、主观、偏见的影响,具有优越的多的精确性、连续学习方法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2、是理性精神合理化的体现

制度化管理是以理性分析为基础,制定出管理规章和制定,它是一种不徇人情的管理体系。

3、适合现代企业的需求(稍具规模)

传统的管理由于过度的依赖个人的能力及关系,采用任意、主观、多变的管理方式,不适合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现代企业需要有准确、连续、稳定的步骤来保证协调工作一致,从而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所以现在很多企业在由人为的传统管理方式逐步转变为制度性的管理方式,让企业对人的依赖性降低,从而减轻管理过程中的可变性。

制度化 第11篇

摘要:高校管理制度化源于委托—代理关系,如今以制度管理为主的传统的学生管理制度弊端日益凸显。文化管理源于企业管理,是现代管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将文化管理引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是改进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性、人本、人权的价值取向,塑造开放、自由、包容的管理文化,构建参与、协商、共享的管理机制,完善学术、教学、行政的运作方式。

关键词:高校管理制度化;
源起;
悖论;
文化管理

高校管理制度化是高校组织和个人行为与组织规范相符合的程度和过程,依靠的是外在的规章制度和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理性权威[1]。但管理制度化不是万能的,其标准化、官僚化等弊端显而易见。而高校管理制度化何以产生,其弊端及其源起的深层次原因何在,如何更有效进行克服,这些都需进一步厘清和探讨。在时代大背景下,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凸显,亟待改革和创新。文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的最高境界,注重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并将文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把文化管理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的效能,对于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管理制度化的源起:委托—代理关系的内生及企业科学管理的借鉴

(一)基于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管理制度是前提委托—代理关系广泛存在,而公立高校作为社会组织,与经济领域中的公司一样,同样存在委托—代理关系[2]。拿中国公立高校来说,其内部委托—代理关系表现为:执政党、政府———高校(高校负责人)———高校内部组织(教职工);
高校负责人既是代理人同时又是第二层委托人[3]。委托人为了使代理人替委托人的目标和利益着想呢,制定规则就成为高校管理的最重要的办法。制度是为了利益和管理而的并且很有用,依章办事就成为必然的选择,管理的制度化就自然形成了。

(二)追求效率的理性主义及社会转型制度化趋势成为制度化管理的推动力这首先是受科学理性、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思潮的影响。管理学因其数字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特性正与高校管理追求政绩和效率一拍即合。高校的制度之所以越来越呈现出与其他组织相似的特征性,就在于它们逐渐放弃了自己的精神品格、价值追求和组织特性的认同,而倾向于以对效率的追求催发人的务实精神、竞争意识和时间经济等现代观念的形成,使高校越来越难以坚守其独立的立场、自由的思想和批判的精神,加剧了大学传统精神与现代观念间疏离、断裂乃至对峙。然后是社会转型的制度化趋向推动了高校管理的制度化[4]。国家就要通过建立新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文件规定等,将过去尚未规范的新事务、新情况和新问题规范起来,统一纳入到有章可循的制度轨道上来。在这种社会制度化的洪流下,高校管理的制度化也就应运而生。

(三)行之有效的高校现有的管理制度是管理制度化的重要依据[5]一是最高层次高等教育法律,它属于最高级别的刚性规章,它是国家管制高校的最权威的规章,高校必须严格遵守。二是中间层次的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其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的在一定时期内生效的有关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对高校具有普遍约束作用,具有较强的宏观性和针对性。三是高校内部管理的学校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其是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依据。

二高校管理制度化的悖论:手段成为目的

(一)管理手段的标准数字化,忽视高校的人文性管理制度化催生管理标准化。标准化的制度规则,能够精确地测定相关人的绩效表现,能准确地界定责任和后果,而降低了制度实施的成本,提高了制度的效率[6]。但是随着教育环境的变迁,标准化的管理所具有的教条、机械、僵化和冷漠,必然导致人性的忽视,标准化管理势必遭到越来越多“人性化”的质疑、批判和抨击。而且在实际中,量化的、指标化的要求日益将人们都推到**的“数字游戏”当中。同时,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多看到要求的是课堂的程序化、规范化,而忽略教育中文化的价值和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忽略学生内部学习机制[7],忽视教育是一种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念、文化目标、精神追求、独特原则和活动规律的专门性事业。

(二)工作机制的行政官僚化,忽视高校的学术性[8]管理制度化引致管理成文化,而管理成文化恰是官僚科层制最大的特征。管理制度化推动官僚体制(行政管理者)倾向于建立无休止的制度规则和内部章程,以实现“手段—目标”的技术理性,实现等级控制和权力协调。其显著特征就是照章办事、服从执行、官样文章和繁文缛节。

(三)管理方式的制度崇拜,忽视制度的异化一是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对自身常常会形成相当程度的自恋性,对自己掌控的权力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权力的自负”。由于管理者过分相信和依恋所掌握规则,过分迷信其制度的权威和效力,因此,就会形成规则依赖症,动辄就制定政策,导致制度的肆意泛滥。制度增多了,但制度之间的冲突和规则之间的相容性问题也增多了;
制度增多了,但制度的漏洞也更多了;
制度漏洞更多,需要新的制度进行修护;
新的制度增长了,但管理的制度成本也增加了[9]。二是制度增加,制度在依靠程序、标准或规范通往效率目标的同时,也使人类逐渐丧失自我而沦为制度的奴隶,为制度所束缚,被“制度化”和“物化”。

三高校管理制度化的消弥:构建文化管理范式

(一)文化管理的效能及其重要意义

(1)文化管理运用于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势在必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主要采用制度管理,即以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着重强调的是管理制度的作用。不可否认,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但是,传统的制度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具有如下弊端[10]:一是侧重对学生的外在行为的约束、控制和激励,缺乏对学生内在的思想、意识、动机的约束、控制和激励,是治标管理。二是侧重抑制人性恶的一面,是刚性管理和硬管理,带有强制性,是他律管理。三是硬性规定学生“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是被动管理,学生是被动服从等等。所谓文化管理是指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形成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组织文化,使组织成员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有效管理的一种管理理念。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一个组织内,如何形成一定的组织文化从而实现对组织的有效管理[11-12]。文化的核心是健康积极价值观,坚持依靠人、成就人的原则,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2)加强文化管理对于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将文化管理运用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通过长期的培育,使学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将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内化于学生的实际行动,从而实现有效的学生管理。首先,文化管理有利于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文化管理从塑造学生的共同价值观入手,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学校的规章制度,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学校的规定相符合,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它是对学生管理制度的一种完善,其次,文化管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13]。文化管理强调学生自主管理,学生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改变了传统学生管理体制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状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全面发展[14]。

(二)文化管理形式的构建途径

(1)理念层面:突显高校组织的文化特性。第一,高校是探求高深知识的乐土。高等学校是以知识为操作材料,以学科为基本构架的教育组织,只能由学者根据自己的旨趣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索和邂逅新真理。在这里,无制度成为了最好的规定。第二,高校乃“群英荟萃地”。一是高校为学者密集的场域,是高智商、高水平的知识分子富集之地。知识分子劳动有别于其他劳动的特征。知识分子的劳动特征是科学探索与知识创新的“非线性”、非均衡性;
遵循人才培养的诸多特性:群体培养与个性培养的结合、可计量与不可计量的交叉、连续性与阶段性的有、人才培养周期较长而效应滞后等。制度的灵活和人性化、管理的人文性是充分发挥学者能动性的重要条件。[15]第三,高校乃从事教育的殿堂。有效的和成功的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和尊重人性,必须注重激发师生的兴趣和创造性。从教育过程看,高校教师的劳动并不是简单的知识转换,也不靠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所能承载,而是更多技能和技巧、能力以及道德品质的转化和发展,从这个意义讲教育者是创造者,教师的工作难以用固定的劳动规则进行有效监控。第四,高校是“学术共同体”[16]。学术属性是高等学校区别企业和政府等其他组织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的学术属性秉承了学术自由的大学传统,反映着大学的基本社会价值。

(2)操作层面:构建文化管理范式。第一,高举人性、人本、人权的价值取向。要强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基本观念体系对人的行为改变与影响;
要坚持把人作为组织管理和一切工作的中心,把高校管理中被降低了重要性的人类行为要素,如人的尊严、权利、价值、归属感、利他、服务等处于核心的地位。第二,塑造开放、自由、包容的管理文化。高校管理应致力于营造开放、自由、宽松的环境,以保障高校的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活动,应避免外在的强制和控制。追求实现学校组织的价值观的过程就意味着肯定,尊重个体价值意味着个人的成功,也包容个人的标新立异。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注重学生人文关怀人是管理的起点,也是管理的归宿,以人为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17]。第三,构建参与、协商、共享的管理机制。在高校管理中,管理者不能将被管理者当成执行制度的工具,而是要确立被管理者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格平等、互相尊重,通过平等对话、交往沟通达到管理目标。第四,完善学术、教学、行政的运作方式。高校组织必须是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并行[18]。目的均是为高校发展以及培养人才服务。真正重要的是要确立学术本位的理念,杜绝行政思维对学术事务的不当干预,保证学术权力的正常运行,既不能学术事务行政化,也不能行政事务学术化。对于高校中的非学术性部门建议主要用科层组织的管理模式,而对于学术部门,则应当主要用社团组织的管理模式,多发展专业性的非正式组织。同时培育自主文化意识,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学生管理工作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来。培育自主的学生文化,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按照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和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将刚性的制度管理与柔性的文化管理相结合,并使之在同一管理平台上实现互补和互动,从而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管理的最大效能即在不断完善刚性的制度管理的同时,切实加强柔性的文化管理,不仅用规章制度去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更加注重以高尚的校园文化去感召学生,使遵守规章制度成为学生的理念和行为,达到由他律到自律,使学生在心情舒畅、民主自由、尊重个性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和成长,这才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高境界。

作者:徐小柏 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于毓蓝.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化与人文化的抉择[J].江苏高教,20xx(6)

[2]高燕妮,周山.论政府经济行为中的委托—代理关系[J].特区经济,20xx,224(9)

[3]邓克俭.我国公立高校委托代理关系的问题及对策—从政府与学校领导的视角分析[D].湖南大学,

[4]李金.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制度推进:显性制度化与隐性制度化[J].浙江社会科学,20xx(1)

[5]高兴民.WTO规则与经济特区发展——从制度兼容与经济绩效谈起[J].现代经济探讨,20xx(12)

[6]敖晶.当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制度的漏洞与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旬刊,20xx(6)

[7]赵光华.试析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文化管理模式[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8(4)

[8]陈新.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时代教育,20xx(21)

[9]杨怡人,隋红升.高校应注重人文教育和人性化管理[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xx,23(4)

[10]王晓杰.关于当前我国高校学术共同体精神建构的若干思考——从屠呦呦获诺贝尔科学奖谈起[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44(1).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