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年社会主义发展史围绕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全文)

2022年社会主义发展史围绕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全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7-03 11:12:04 推荐访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社会主义发展史围绕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社会主义发展史围绕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全文)

社会主义发展史围绕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3篇

第一篇: 社会主义发展史围绕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

社会主义发展史:苏联共产主义模式和民主社会主义

导言

社会主义,最早是在19世纪30年代,由圣西门的学生为宣传其学说而使用,最早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同伙或者同样的,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的自私自立而提出来的。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作了科学解释。当时社会上相应的不同的阶级,派别,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封建贵族,无产阶级组织,对此有不同的立场。其中无产阶级组织,阐明正义者同盟,主张人人皆兄弟,由此引起一系列社会主义思潮和建设,以下主要介绍苏联共产主义模式、民主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此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以启发和展望。

一、苏联社会主义

1.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有显著代表性的乃是苏联。苏联模式”萌芽于列宁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7年列宁领导的无产阶级最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连年的战争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得当时的苏联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国内,苏俄反革命叛乱不断;
国外,帝国主义国家对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出现的新生社会主义国家仇恨尤加,不断对苏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武装干涉。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形下,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有:余粮收集制,将人民大众的余粮收归国库,以应战时需要;
工业国有化,大力发展重工业,优先满足战争要求;
取消商品贸易,实行国家配给,最大限度地防止社会财富减少;
实行强制劳动,最大可能地创造社会财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情况下适应了苏俄的国内需要,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这只是“战时”的需要,一旦离开这一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其弊端就暴露出来了。毕竟,这一政策不符合经济发展要求,脱离了农民的需求,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破坏了工农联盟。于是在内忧外患趋于平和后,列宁政府及时改变了这一政策,推行了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经济政策”,其内容有: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恢复商品贸易,推进市场发展;
③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增加国家财富;
实行按劳分配,取消强制劳动。“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和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缓和工农矛盾,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此基础上苏联模式的形成:三大运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执政,推行了包括“工业化运动”、“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政治大清洗运动”等在内的三大运动,促成“苏联模式”的形成。

1.2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苏联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分为两个时期:1949年建国至1978年改革开放为第一时期,改革开放至今为第二时期。这两个时期中国是在继承和批判“苏联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积累经验和吸取教训并存。第一时期的建设,中国基本上照搬或沿袭了“苏联模式”。建国之初,中国经济是在蒋家王朝覆灭的破烂摊子上建立的,一贫如洗,举步维艰。列宁时期推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中国政府用来作为支撑经济和政治的起步和发展的手段,是适应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条件的,也起到了发展经济、巩固政治统治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刚取得执政地位的一段时期,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政治上进行“三反五反”运动、在思想文化上肃清封建主义反动残余和资本主义腐朽观念,都取得了很大成效;
重工业的优先和强力发展基本满足了当时斗争和生产的需要。但是,在政权基本稳固后,中国出现了和斯大林推行“三大运动”后类似的情形:经济结构中过于强调重工业的畸形发展和单一化,导致轻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的失衡;
在“一大二公”观念指导下的集体经济大锅饭发展模式也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反而成为阻碍经济的枷锁,人民的生产和劳动积极性普遍不高;
政治上,党内党外派别斗争不断,导致大批革命和建设人才流失;
在外交上,中国的“一边倒”策略在中苏关系紧张后也无法行得通,迫不得已提出“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政策。种种迹象表明,“苏联模式”在中国建国之初,确实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稳固政治的作用,但是一旦离开那个特定时期和背景,其弊端暴露无遗。不过,这正好印证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论断。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第二个时期,即对“苏联模式”的扬弃时期。这一时期,经济上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中国不再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而是将他们视为经济发展的手段,计划和行政手段也只处于辅助地位;
经济结构不再一味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而是重、轻工业协调发展;
政治上,推行社会主义法制和法治理念,不再是一人专政、“人治社会”,而是依法治国、“法治社会”,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到更高层次,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更加完备;
思想文化文化上,兼收并蓄,外为中用,古为今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基础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社会建设上,从注重经济效益,到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再到和谐社会的发展阶段,更加科学理性。

1.3 苏联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总之,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将“苏联模式”改造成适应中国发展的“中国模式”,基本适应了中国的现实和国情。“苏联模式”在苏联和中国适用时的起起落落、成败兼蓄,恰好论证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中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需要,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并最终被生产力抛弃,而由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时,必将被经济基础突破,由经济基础衍生新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二、民主社会主义

2.1 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是19世纪末世纪初欧洲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产物,对于二战后欧洲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推动作用。自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在伯恩施坦、考茨基的影响下,社会民主主义逐步演变为一种在资本主义范围内通过议会道路来改良资本主义的思想主张。20世纪50年代,社会民主党人为了凸显社会民主主义的“民主”,将其思想体系的名称由“社会民主主义”颠倒成为“民主社会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民主党人又把其思想体系的名称再次颠倒成“社会民主主义”,意在表明它并不是一种(民主)“社会主义”,而是一种(社会)“民主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的内容包括一下几点:首先,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的多元化。社会党的指导思想较为多元,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人权宣言、基督教、天主教教义、康德黑格尔哲学等。其次,“自由、公正、团结互助”的基本价值。第三,社会党的社会经济政策纲领是,依靠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事务,建立混合经济形式,加强税收,扩大财政开支,对社会事业进行救助,从而建立起福利国家。第四,在对外政策上,民主社会主义主张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全球推广民主社会主义。

2.2 民主社会主义的借鉴意义

民主社会主义多方面的内容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在经济方面,民主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党重视经济建设、建立社会市场经济、采取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寻求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引导职工参与企业决定、实行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等政策措施,启示社会主义国家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足、殷实,以此增强社会主义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及亲和力。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稳步发展,但是民主社会主义重视经济发展的理念仍然对我国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政治方面,民主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党历来将“民主”置于其纲领的核心地位,它们攻击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一个最重要缘由,就在于认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民主、搞专制。虽然这严重不符合我国的现实,但是民主社会主义重视民主的建设和发展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

3.1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即科学的政治学理论,是关于人们认识社会的具体科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结晶。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在于她的综合性,与社会科学之王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她的操作性与制度设计,与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对政府行为的制度设计。

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实现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在于以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矛盾辩证法到对称辩证法是哲学科学化的必然结果,从物质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到对称经济学是经济学科学化的必然产物;
而使经济与社会的对称本质、对称规律得以充分展现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则是使哲学科学化与经济学科学化统一起来的契机,是为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的必然产生开辟道路、使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产生的必然性得以实现的偶然性。对称哲学就是当今时代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全球性金融危机说明:只有对称哲学才能使经济学真正实现从非科学向科学转化,只有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才能使社会主义真正实现从空想到科学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1)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上,科学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民主社会主义则由最初信奉马克思主义,逐步变为把指导思想多元化奉为自己的思想纲领。(2)在对待社会主义上,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最终实现人民的幸福、解放、民主和自由。同时,也强调社会主义要吸收借鉴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而民主社会主义从最初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目标,逐步变为仅仅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否认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3)在对待资本主义上,科学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依据,但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固有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社会主义主张用对经济的民主监督取代消灭私有制,用实行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来缓和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探索形成的,同民主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并结合新的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不搞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立足于国情、又适应时代,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民主社会主义虽然在某些方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和发展道路,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民主社会主义都不适合中国国情。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

第二篇: 社会主义发展史围绕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

第一本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中译本--《社会主义史》

作者:曾银慧

作者机构: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央编译局博士后流动站

来源:决策与信息(上旬刊)

ISSN:1002-8129

年:2016

卷:000

期:006

页码:146-149

页数:4

中图分类:D09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社会主义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经典中译本

摘要:李季翻译、克卡朴著的《社会主义史》是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部经典著作,它较客观、系统地传播了社会主义发展史,对我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影响甚大,是促使毛泽东等一批革命青年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图书之一。

第三篇: 社会主义发展史围绕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

社会主义发展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
____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好“四史”,“四史”中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时间跨度最长的。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为了从源头上弄清楚社会主义从哪里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只有追根溯源,才能更深入理解中国是怎样历史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怎样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从而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今天起,学习时报推出“社会主义从哪里来”专栏,刊发相关文章。

2013年1月,____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分六个时间段对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为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提供了更加广阔、更加深邃的视野。
为什么提社会主义五百年
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提出来还不到两百年,而人类产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美好社会理想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那为什么我们讲社会主义五百年?这是根据社会主义这个概念的实质含义来界定的。
社会主义是相对资本主义而言的一个概念。个人本位、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社会本位、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因此人们容易认为资本主义灭亡了社会主义才会出现,起码要比资本主义晚很多。其实不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世界历史的产物,相伴而生。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从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转折点是15、16世纪之交的大航海。14世纪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但资本主义真正破土而出是在大航海时代,一般界定为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从那以后资本主义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也就是说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有弊端,相应的批判和试图推翻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就应运而生了。因此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致也是500年,一般我们从1516年算起。1

所以说,社会主义五百年这个概念是科学的。当然,在资本主义作为统治性的生产方式、社会制度存在时,社会主义一开始只能作为思潮和运动存在。

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六个时间段
第一个时间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从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到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___宣言》之前,这段时间有330多年,在整个社会主义五百年中占三分之二。这300多年,在生产力上,是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发展的时期;在社会制度上,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空想社会主义时期。空想社会主义讲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听起来很像科学社会主义,那为什么还说他们是空想社会主义呢?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有一个非常公允的说法,他说:“所有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设计的模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上。但是,这些模范社会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他们从未认真地考虑过。他们对于从富裕的或有权势的资助人那里得到帮助这一点抱有模糊的希望。”
第二个时间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恩格斯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所谓现实,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讲,机器大工业逐渐成为主流,生产越来越成为真正的社会化大生产。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工人运动也迅速发展起来。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代表着欧洲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马克思恩格斯纵览时代风云,吸收时代精华,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写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___宣言》,科学社会主义正式诞生。1867年,马克思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系统地阐释了剩余价值学说。1880年,恩格斯发表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第三个时间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19世纪最后3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世界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与此相适应,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转变,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到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2

义时代。作为帝国主义薄弱环节的俄国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温床。1917年首先爆发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但软弱无力的资产阶级无法解决日益激化的国内各种经济、社会、政治矛盾,列宁毫不迟疑地领导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直接成果就是建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十月革命之后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先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四个时间段,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斯大林在列宁逝世之后,逐步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建立了以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和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三位一体”的苏联模式,以及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苏联模式逐步形成,不完全是斯大林个人意志的产物,更多是苏联国情、历史传统和时代特征的产物。苏联模式的短期成功导致大多数人忽略了其暴露的和潜在的问题,反而将其神圣化为社会主义的普遍原则和基本制度。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以及勃列日涅夫早期的改革都没能真正触及苏联模式的核心。苏联解体证明这种模式的根本问题是逐渐背弃了十月革命道路的初心----为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
第五个时间段,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用了30多年时间从思潮、运动发展到制度,为社会主义实现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课题。刚开始,我们只能学习苏联经验,但在实践中很快就察觉到苏联模式的局限,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主要标志,我们党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自己新的重要认识。在后来的实践中,尽管探索艰辛坎坷,但我们党取得的积极成果是极其宝贵的,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六个时间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次科技和产业革命是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迈进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时代,是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合作和斗争的时代,给3

社会主义提出了全新的问题。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社会主义要发展,必须证明自己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快发展生产力,更有效提升综合国力,更好满足人民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系统回答了时代之问。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革命性地改变和深化了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实现了在社会主义最根本问题上的思想解放。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理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三位一体的,是对科学社会主义规范理论的革命性发展,为真正超越苏联模式、跟上时代步伐提供了基本理论支撑。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等,都是吸收了人类文明成果的重大创新,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领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理论,进一步厘清了___和社会主义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了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最大规模、最快速度的现代化建设奇迹,初步用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其他脉络
六个时间段是一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源流来看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线索,是一条主线,但并不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全部。
比如说,与新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并列的,还有其他___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建设、改革和探索。还有发展中国家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民族社会主义。
再往前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民主社会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在欧洲较快发展。民主社会主义既不是空想社会主义,也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他们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是,他们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现实。他们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是,他们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很多原则,他们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伯恩斯坦讲的,目标微不足道,运动就是一切。所以说他们总体上属于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改良资本主义。

还有,在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之后,空想社会主义并没有消失,还长期存在。4

马克思恩格斯进行过长期理论斗争的一些社会主义流派也是空想社会主义,近代中国也出现过三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空想社会主义在21世纪还会存在,不仅以思想流派的形式存在,还会以各种实践形式存在。那些失败的社会主义实践,究其根源,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子。需要说明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之前,空想社会主义是有积极和进步意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之后,空想社会主义越来越成为消极因素。马克思说过,“虽然我们不应该否定这些社会主义的鼻祖,正如现代化学家不能否定他们的祖先炼金术士一样,但是我们应该努力避免重犯他们的错误,因为我们犯这样的错误将是不可饶恕的。”1848年之后的空想社会主义就是现代的炼金术士。
总体而言,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主流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

推荐内容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