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党内生活庸俗化心得体会(全文)

党内生活庸俗化心得体会(全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7-03 10:30:05 推荐访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内生活庸俗化心得体会(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党内生活庸俗化心得体会(全文)

党内生活庸俗化心得体会4篇

党内生活庸俗化心得体会篇1

 严格的党内生活心得体会

  庸俗化是党内生活的腐蚀剂。防止和克服这一问题,就要按照习总书记强调的,坚持不懈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和水平。

  严格的党内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解决党内存在问题、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有效途径,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的重要措施。一个领导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与党内政治生活严不严格密切相关;一个党员干部党性强不强、有没有感召力,也同是否经受过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密切相关。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都严格按照党章过组织生活,人人都在组织中,人人都在监督中,是各级党组织始终保持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两学一做活动深入展开以来,党内政治生活得到明显加强。但是,随着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一些消极的东西不断渗透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党内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政治性淡薄、原则性缺失、战斗性减弱,一些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有的好人主义盛行,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思想交锋“你好我好”,甚至搞变相表扬、相互吹捧那一套;有的自由主义泛滥,把个人凌驾于党组织之上,搞个人说了算,主要领导“一言堂”,班子其他成员“看脸色”,工作决策“一致通过”,出了问题集体负责,破坏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破坏党内风气,腐蚀党员干部思想,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损害党的形象和事业。一些党员干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与党内政治生活不健全、不严格有很大关系。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面临许多新的考验和挑战。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从严治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如果没有积极健康的党内生活,必然无法打造一支过硬的先锋队伍,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就是一句空话。

  小平同志指出,对党内制度“要当作法律一样坚决执行”。不论是历史经验,还是教育实践活动,都表明一个共同的规律:党的建设的成效来自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党内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要突出一个“严”字,制度要严、纪律要严、执行要严,对各种违法违纪现象毫不留情、决不手软,依照法律法规严肃惩处,实行“零容忍”,真正使严格的党内生活成为解决党内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

  严格党内政治生活,领导干部是关键。上行下效,源清流洁。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关系党内生活的质量,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上率下,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带头强化监督约束,带头执行各项纪律,带头发扬民主作风,生活在“一班人”之中,不凌驾于“一班人”之上;高人一筹,不高人一等;用好一票之权,不搞一人专断,营造健康民主的党内生活氛围。

  教育实践活动有尽时,改进作风无穷期。我们要把教育实践活动中好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形成制度,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若干规定》,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反复锻炼,坚强党性,百炼成钢。

心得体会

  党内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那是炼不出钢来的。党内生活必须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决不能搞假大空,不能随意化、平淡化,更不能娱乐化、庸俗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从实践中来看,要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强化权力约束,规范权力运行;要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还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切实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特别要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做起,以上率下、一级带一级,形成示范效应。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防止其变成“钝器”。要立规明矩,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

  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传统政治优势。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以建立在党内平等关系基础上的党内民主生活为基础,以严格的党内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为保障,以党内批评自我批评为武器,以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为特征,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以党内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为常态标准,构成一个完整的党内政治生活体系。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贵在经常、重在认真、要在细节。要坚持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坚决贯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各项原则制度,令行禁止,不打折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党委集体领导,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纯洁党内上下关系、人际关系,不允许搞独断专行,不允许搞团团伙伙,真正把每个党组织都建成坚强堡垒。要推动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常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用够用好这个有力武器,把这次活动说清楚、交明白账和会前解决问题、会上开展批评等做法固化为制度。要落实组织生活制度“雷打不动”,把党内制度“当作法律一样坚决执行”,做到过党日一以贯之、内容一项不落、对象一个标准。

  从严治党没有例外,纪律面前一律平等。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

党内生活庸俗化心得体会篇2

学习党内政治生活心得体会

学习党内政治生活心得体会1

党内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那是炼不出钢来的。党内生活必须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决不能搞假大空,不能随意化、平淡化,更不能娱乐化、庸俗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从实践中来看,要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强化权力约束,规范权力运行;要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还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切实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特别要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做起,以上率下、一级带一级,形成示范效应。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防止其变成“钝器”。要立规明矩,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

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传统政治优势。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以建立在党内平等关系基础上的党内民主生活为基础,以严格的党内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为保障,以党内批评自我批评为武器,以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为特征,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以党内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为常态标准,构成一个完整的党内政治生活体系。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贵在经常、重在认真、要在细节。要坚持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坚决贯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各项原则制度,令行禁止,不打折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党委集体领导,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纯洁党内上下关系、人际关系,不允许搞独断专行,不允许搞团团伙伙,真正把每个党组织都建成坚强堡垒。要推动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常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用够用好这个有力武器,把这次活动说清楚、交明白账和会前解决问题、会上开展批评等做法固化为制度。要落实组织生活制度“雷打不动”,把党内制度“当作法律一样坚决执行”,做到过党日一以贯之、内容一项不落、对象一个标准。

从严治党没有例外,纪律面前一律平等。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学习党内政治生活心得体会2

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党组织,也就会有什么样作风的党员,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抓起。

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监督严起。我们党96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表明,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严格的党内监督,是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的生成基础,是党保持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今天,我们党正处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历史节点上,要直面“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挑战,进行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团结带领13亿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打造坚强有力的执政党靠什么?还是要靠紧紧依靠人民、有科学理论指导、有坚定理想信念、有严密组织体系、有铁的纪律。而这一切,都同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密切相关。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六中全会制定《准则》、修订《条例》,既继承了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制度规定和优良传统,又充分吸纳了关于党建思想的创新理论成果,总结了党的以来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丰富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制度安排。《准则》和《条例》,是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性文件,彰显了我们党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政治品格。

当前,摆在全党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准则》和《条例》的规定要求全面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去。要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涵养政治文化,优化政治生态的生成土壤;抓好严明纪律这个关键,强化制度约束,有效解决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巩固群众路线这个根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畅通党内民主这个渠道,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维护党内决策、执行、监督的民主原则和程序;抓好选人用人这个导向,防范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确保干部队伍风清气正;用好组织生活这个载体,切实加强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

党内生活庸俗化心得体会篇3

学号:2014170055 学生:王东明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主义庸俗化倾向

一、绪论

无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多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多么积极的宣传党的思想和路线,一句“黄猫、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道尽了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实用主义倾向,教育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更是如此,从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思想上建党政治上建军的方针确立开始,到现在全国上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一直秉承服务政治的宗旨,一直以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路线为己任,由此常常被称为“意识形态教育”,自然而然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的好坏就由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政策方针路线认知和理解程度决定,这与英国经验主义社会学家斯宾塞思所说的,“任何一种知识的提出都必须指出它与生活的某些部分的联系,“答复它有什么用”所有人都用这个作为最好的检验”不谋而合,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实用主义色彩显而易见,或退回到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角度,马克思也是经验主义的门徒,自然就有实用主义特色“继承洛克的衣钵的首先是贝克莱和休谟,其次是法国的哲人(philosophes)不属于卢梭的那一部分人;
第三就是边沁和哲学上的激进主义者;
第四是马克思及其门徒”,所以无论从理论到实际,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都与实用主义脱离不了干系,那么到底我们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呢?或者受到实用主义的那些理论的影响呢?将是本文主要的讨论的问题。

二、实用主义的欧洲起源

实用主义最早来源欧洲经验主义哲学,“洛克可以看作是经验主义的始祖,所谓经验主义即这样一种学说:我们全部的知识(逻辑和数学或者除外)都是由经验来的。” ,一改柏拉图、笛卡尔以及经院哲学倡导的知识先验、天赋说,为后来美国实用主义的流光溢彩产生开创了先河,在此期间,还经历边沁功利主义“当我们对任何一种行为赞成或者不赞成时,我们是看该行为增多还是减少当事者的幸福” ,这种说法很容被我们理解为集体主义的噩梦——自私自利,实际上边沁想表达的一是人应该追求基于经验的实际幸福,而不是超经验的道德追求,二是对实际效果的关注,而不是对行为动机的关注。至此实用主义的核心观念已经形成,但是还不够完善,边沁的继承者穆勒认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厉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其他人和社会不得干涉”如此虽然对个体自由划分了界限,但是对个体价值的尊重依然非常突出,“急进的功利主义是一个过度学派,他们学说体系将产生两个比他们自身更重要的两个学说体系,即达尔文主义和社会主义”,当然这里社会主义是以欧文为代表的经济社会主义是哲学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材料,实用主义传统上明显,达尔文主义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完全是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两结合就是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斯宾塞也被认为是欧洲的实用主义的开创者,认为教育应该以实现生活需求为基础,在学习之前先来衡量知识的价值,这种提法已经非常接近杜威的实用主义了。

“教育即生活”经常被我们说成是杜威的经典命题,同时也是实用主义教育观的最好代表,尤其是他强调教育应该“以孩子为中心”更是被我国的广大教育改革者津津乐道,甚至常常被说成是教育界的哥白尼,杜威真的有这么高大上吗?其实不是,上一段我们已经说了实用主义的起源,再有就是斯宾塞,他的实用主义教育观念要早于杜威,正如罗素所说:“杜威和詹姆士一样是新英格兰人,继续了百年前的伟大的英格兰人已经放弃的自由主义传统”,再有,1957苏联人造卫星飞天成功以后,世界上一度认为美国要衰落了——就像今天很多人认为08年经济危机以后认为美国要走下坡路一样,为什么第一颗人造卫星是苏联发送的而不是美国,很热多人就开始反思教育了——就像我们今天反思为什中国人得不了诺贝尔奖一样,当时的教育就是杜威倡导的“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所以不论如何我们都应该认为的把杜威推上神坛,“爱真理的一个确实的标志是:抱任何主张时不怀有超过这主张依据的证明所能提供的自信”,所以诉我们不论在学习的时候绝对不能简单的拿来主义,一定要了解被学习对象的前世今生如果,

三、杜威的实用主义

杜威把实用主义与教育结合产生风靡全球的“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特指“在教育的目的上强调教育应该为生活服务,多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 而“经验即生活,生活即人们适应周围境地,即是改变周围的事物,使有害的变为无害的,无害的变为有益的”,所以,教育即成为不断重复的组织生活经验, 学校也就必然成为学生准备未来生活的场所,“学校不应该是脱离实际的学习场所,强调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该把现实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 陶行知对此有过精彩解释“学校即社会也就是跟着教育即生活而来的,就好像把天空中的活泼小鸟捉起来关进笼子里,以一个小小的学校把社会所有的一切都吸收进来”所以他把学校和社会调转过来,由此教育目的也就可以理解“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方法了“在他看来学生具有天赋的社交、制表、表现等本能,学校应该创造出社会化的环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并以此来摆脱静听死寂的传统教育方法”其实杜威关于教育的学说还有很多,但最核心的思想还是源自经验主义,“所谓“经验”就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而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者重组,这种改造和重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的进程和能力”,所以独立思考和反思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就非常重要了,也是杜威一直提倡的,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紧紧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把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合格的基本公民总体目标,而不是强调个人的好坏感受,因为马克思说过人的第一属性是社会人而不是自然人。

四、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由于各种耦合,以杜威为核心的实用主义思潮在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并很快形成高潮,对中国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最早在中国传播实用主义的是胡适和蒋梦麟,于此同时,两者还积极进行实用主义与中国近代国情的理论探索,被大家说熟知的胡适,1917年归国以后开始对当时的教育激烈的批判,在《归国杂感》一文中谈说“几十年的教育改良只注重数量的增加不注重根本方法的改变”这种根本方法指的就是实用主义方法,他说各位办学堂不需问教育规则是什么需先问这里需要什么,需要切莫需要农桑知识,需要卫生知识而列位却鼓励他们去做圣贤,需要注意的是课程的实用性,而不是课程的完备性,但实际上他是为了反对当时社会上流行马克思主义宣扬自己“社会改良主义”提倡研究问题少谈主义,要利用好“输入理论”多关注实际问题,这是杜威社会改良主义的中国化的重要表现,后来胡适还提出“教育救国”论、“教育独立”论另一位在中国传播实用主义的就是蒋梦麟,作为杜威的徒弟,他的实用主义中国化大体与杜威的观点一致,只是蒋梦麟更关注细微生活,少些杜威的民族国家的大意,反对明清儒学的重个人轻社会的教育观念,强调个人和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社会是个人的社会,个人是社会的个人”,个人的发展也就离不开个人和社会的有机联系,学校就是这种有机联系的舞台,非常精准的把握了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蒋梦麟同时还非常赞赏实用主义中的个人主义成分,“个人的天性越发达,其价值越高,一社会之中各个人价值越高,则文明进步越迅速”。

与胡适和蒋梦麟不同,陶行知更强调实用主义与中国教育实践的结合,自己身体力行的开办了很多学校,践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他是把杜威的思想调过来提出“生活即教育”把经验的范围扩大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是单个学生和几个学生的经验,他告诫“倘若使一个人停留在自我或者几个同伴的生活上,而忽视更广大的人类历史教训,那便是懒惰不长进,跌落在狭义的经验主义泥潭里,甘作一个泥鳅”,人类的历史经验教训又重新回到了教育的中心地位,人类历史教训往往又都不是个人的切身经验,不是经验就是“先验”,“经验主义”指导下的“实用主义”最后却走向了自己的反面,那么陶行知何以改变杜威的实用主义呢?原因只有一个:适应中国的国情,推广自己的理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个人经验完全不能成为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权才是真理标准,人们就像鲨鱼面前的沙丁鱼一定要靠集体才能保全自己,传统的实用主义讲求,尊中个人,个人再有机结合,然后产生1+1>2,不适应这样的社会实情;
再者,从陶行知个人行为也可以看出,从事理论研究是时往往都与党派挂钩,1929之前在政府做官,1929之后与共产党合作宣传民族运动,从事教育实践研究是都是在农村开展,晓庄学院,利用农民想多认识字的心理推广自己理论的嫌疑非常重大,可以说陶行知是很好的践行了“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主义精神,但是忽视很多的实用主义的具体内容;
再如,调换杜威的“学校即社会”为“社会即学校”节省掉学校对社会的缩影过程,让学生直面社会,实现了绝对意义上的“从做中学”也不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所倡导的,庸俗化迹象已经非常明显。

四、传统文化中的实用主义倾向

1949年以后完整的实用主义也好,不完整的的也罢,还有很多其他的主义,都被马克主义取代,但是实际上“马克主义体系是杂采各家的折衷体系,关于这个体系的任何简单说法,几乎必错无疑”,也就说实用主义的影响依然存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教育领域,邓小平1975年在《科研工作要走在前面》中说:“大学究竟起什么作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有些大学只是中等职业技术学院水平,何必办办成大学,科学院要把科技大学办好,选数理化好的高中生入学,不照顾干部子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提出这一观点,正是马克思主义中的实用主义成分发挥了作用,同时也与中国传文化中的实用理性相吻合,如此邓小平理论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翻天覆地,孔子很早就说过“鬼神敬而远之,是知矣”就是告诉人们不要关注经验之外的东西,眼下的困难才棘手现世的幸福才是幸福,墨子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提出“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观其中国百姓之利”三个判断真理的标准,反对个人臆造的认识论,“非以其名 以其实也”,社会本位的实用主义成为中国文化传统,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五.新中国以后的实用主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即开始为政治服务,小学生都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大跃进式时期教育甚至成为政治的附属,知识分子要接受劳动改造,只看到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方面的实效性,完全忽视教育在培养独立人方面的决定性,改革开放以后,教育事业开始恢复正常,邓小平在“抓科技的同时必须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初中、大学,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做起,五年小见成效,十年中见成效,十五年二十年大见成效,办教育必须两条腿走路,既要做好普及,又要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的考试,把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的中学和大学”短时间内确实为百废待兴的中国培养了一大人才,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一段讲话为中国的教育买下了长期的隐患,马克思主义也好实用主义也罢已经完全被庸俗化了,模仿外国公民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在1984年开始自己的学科化生涯,各个教育阶段都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最早完全就是党的意识形态灌输,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实用主义”以“以人本主义”的形式重回中国,再一次掀起了教育的改革代表就是当下最流行的“生本教育”,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展示结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整个过程看似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过去的师本灌输,在几个明星中学实验成功以后,风靡全国,但从这个现象看来就违背了“人本主义”初衷,既然“以人为本”那么卫生全国都采用一个模式教学呢?难道全国人都一样?既然不一样那么为什么全国又都在搞呢?原因非常浅显就是教育管理部门想让学生都变成一样,同时还可以让高考满足人民群众的庸俗化的平等主义观念,而且还可以简化很多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拿一把尺子在独木桥上量就可以了,不需协调、不需要考察,不需要监督“有用即真理”被演绎到极致。

六、思想政治教育的庸俗实用主义倾向

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有很多意义上的公民教育色彩,正在逐渐的与国际接轨,比如在教材的编写上大量的引用了实际生活中中的材料,也该学生设置大量的思考情景,最后在考试的也不再是死记硬背就能取胜,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学生总结经验,然后在用其解决问题的过程,教育变成从经验中来到经验中去的反复,人本主义色彩浓重,这种教育办法用到自然科学上完全可以,而且是好办法,因为自然科学都是人类千百年以来生活实践的结晶,有标准,无意识形态,但是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为代表的人文社会学科就庸俗的人本主义或者实用主义,因为这里的经验是先入的不是学生自得的经验,比如,对于党和政府的一系列认识学生经验不到,甚至有的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还可能得出与书上的知识相反的认知,并不是我们的党和政府不够好,而是这两样东西实在是超出他们的经验范围。

人不本主义提倡的是从经验到认识再到经验的过程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自由的,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实在努力追随这个潮流极力控制学生的自由。

党内生活庸俗化心得体会篇4

解放军报:庸俗化是党内生活的腐蚀剂

广州军区某高炮旅党委书记 邹均享

2013年10月23日10:55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庸俗化:党内生活的腐蚀剂

  庸俗化是党内生活的腐蚀剂。它败坏党的风气,腐蚀干部思想,削弱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损害党的形象和事业。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必须坚决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倾向,坚决反对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好人主义。

  严格的党内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解决党内矛盾、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有效途径,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的重要措施。一个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同有没有严格的党内生活密切相关;
一个领导干部强不强、威信高不高,也同是否经受过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密切相关。因此,严格的党内生活不可少,党内庸俗化之风不可长。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消极的东西渗透到党的政治生活中,使纯洁的同志关系变了味、严肃的党内生活庸俗化:

  思想交锋“你好我好”。民主生活会上不闻“炮声”起,只听赞扬声,讲自己怕没“面子”,讲领导怕丢“帽子”,讲同级怕失“选票”,相互吹捧、阿谀奉承、变相表扬、歌功颂德。

  工作决策“一致通过”。主要领导“一言堂”,班子其他成员“看脸色”,有意见不敢提、不愿提,许多正确的意见和建议被“保留”了;
决策时个人说了算,出现失误则集体承担,用“党委”作挡箭牌,个人没事儿。

  政策制度成为摆设。有的领导干部对过双重组织生活缺乏自觉、坚持不够;
有的政治学习停留于读读报纸、念念文件,不解决具体问题;
有的名曰参观学习,实则游山玩水;
有的会上会下、饭前饭后热衷于讲段子、传播小道消息。

  党内生活庸俗化,实质是不讲党性、不讲原则、不讲纪律。作为拥有85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我们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严格党内生活,坚持从严治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克服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倾向,要切实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小平同志曾告诫:“领导人不可能什么事都做得百分之百的正确,不可能一点缺点、错误都没有。问题在于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没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让不让别人批评,听了正确的批评能不能接受和照办。”领导干部严格要求自己,模范执行民主集中制,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特别是一把手带头遵守党的纪律,上行下效,上率下行,党内生活才能形成认真严肃的良好风尚。

  党要管党,首先要从严治党。现在,治党管党不是过严了,而是失之于松、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严格党内生活,特别要突出一个“严”字,制度要严、纪律要严、领导要严、执行要严,真正使严格的党内生活成为解决党内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

推荐内容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