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何蜀:“文化大革命”中歌曲【完整版】

何蜀:“文化大革命”中歌曲【完整版】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6-22 18:42:13 推荐访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何蜀:“文化大革命”中歌曲【完整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何蜀:“文化大革命”中歌曲【完整版】

何蜀:“文化大革命”中的歌曲4篇

第1篇: 何蜀:“文化大革命”中的歌曲

  《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与评价》

  我一直对历史不感兴趣,包括任何关于历史的事件和题材。但是,在来到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后,由于各种原因,直接或是间接的接触了很多关于党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的发展史的资料或是看法。对于我这样一个近似历史文盲的人而言,第一次深入了解文化大革命带给我的震撼可想而知。所以,这次借着这次社会实践的机会,谈一些就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与观点。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也许是被滥用得最厉害的一个词。似乎什么词语的后面都可以加上"文化"两个字,然后就变成了某种有格调的事务。什么"饮食文化"、"校园文化"、"厕所文化"、"企业文化"、"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等等等等,只要你愿意,无论什么东西,你都可以在后面加上"文化"。有了这两个字,你就可以在上面作文章了。近年来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此起彼伏,络绎不绝。一时间,官员、商人们似乎突然就"文化"了起来。对此现象,我也生造一个词语--"文化"文化,用来形容这种"文化"帽子到处飞的现象。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文化?

  《高级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有三条:【1、考古学上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2、人类所创造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如"中国文化"。3、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文化水平"】。但这三条解释,显然都无法囊括我上文提到的那些文化相关词汇,如"厕所文化",用上面的哪一条来解释呢?哪一条都不合适。我认为词汇专家们过于注重文化的表面现象,没有从本质来定义这个词汇。

  那么文化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有过长时间的思考,从试图了解文革的时候开始,我就经常琢磨这个词语。在这里,我来尝试着对"文化"做一个简单定义,文化就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其实思维也是一种行为,所以文化其实可以更简单的定义为"社会群体的行为习惯"。依据这个定义,"仰韶文化"指的是远古时代,居住在仰韶的那个部落群体所具有的社会生活习惯。而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遗迹其实是仰韶文化的文化符号,对于今人来说,这些符号起的作用是将仰韶人社会生活习惯信息传递给我们。因此,文化符号是文化信息的载体,除了物质的信息载体之外,也有非物质的信息载体,比如传说、节日、庆典等。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才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说。那么根据这个定义,如何解释"文化水平"这一词呢?也就是如何将《高级汉语词典》中的第三种解释囊括进来?根据我的定义,"文化水平"就是掌握"社会群体行为习惯"的程度,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掌握与应用文字、知识的能力,其实是对文化符号的解码能力。所以,如果说一个人"有文化",那么往往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这个人的行为习惯符合某个群体的整体特征,这通常用什么"文化素质"一类的词形容;
另外一种解释就是这个人具有解码文化符号的能力,能够理解某种文化的信息。

  要研究某一地区的文化特征,这需要搜集大量的信息,然后才能准确分析,我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更没有必要去这样做。这里只是抛砖引玉,简单的说明一下我对"文化"的理解。所以难免有不周全之处,敬候大家指教。

  简单的谈了一下对文化的理解,接下来再谈谈对于一个社会群体,文化具有怎样的意义。上文中将文化定义为"社会群体的行为习惯",在这个定义中有两个限定词词很关键,一是"社会",二是"群体"。"群体"表明文化描述的是宏观对象,而不是某一个具体成员的行为特征;
而"社会"表明"群体"是以结社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的,也就是群体成员彼此之间具有广泛的联系。既然已经将文化定义为"群体行为习惯",那么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怎样的作用呢?所谓习惯,乃是因"习"而"惯",也就是说习惯其实是长时间社会实践("习")的产物,也可以说是社会群体历史活动的产物。那么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到底起什么作用?

  在我看来,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群体,只要它具有某种程度的整体性,那么必然包含有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大到国家,小到一个家庭,莫不如此。政治结构确定群体内部成员的组织架构;
经济模式反应群体如何向环境索取资源并向群体成员分配获取的资源;
而文化传统则是群体生生不息、代代相承的关键。简单的说,文化就是一个社会的遗传基因。这里就不再详谈政治、经济等要素,重点谈文化。我们的后代在行为习惯上之所以与我们有相似性,那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代代相传的文化环境之中,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不可避免的接受文化赋予他们的历史信息;
而我们之所以与我们的后代有代沟,也是因为文化基因的变异,而有些变异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于是沟通产生了困难。既然文化是社会群体的遗传基因,那么如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同核辐射对生物DNA的影响一样,为了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文化的变异也是必然的。额外提一下,文化的环境除了自然环境之外,更重要的环境就是政治结构与经济模式,当政治结构和经济模式发生变化,文化的环境也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那么具体来说,文化是如何完成它传承"群体行为习惯"的功能的呢?瑞士的荣格发明了一个心理学概念--集体无意识,他对"集体无意识"的解释如下:【"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一部分,它可以依据下述事实而同个体无意识做否定性的区别:它不象个体无意识那样依赖个体经验而存在,因而不是一种个人的心理财富。个体无意识主要由那些曾经被意识到但又因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所构成的,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却从不在意识中,因此从来不曾为单个人所独有,它的存在毫无例外地要经过遗传。个体无意识的绝大部分由"情结"所组成,而集体无意识主要由"原型"所组成。"】--(摘之网络百科)。

  关于无意识,或者说潜意识,我认为是大脑记忆中客观存在的信息,但我并不认为集体无意识独立于个体无意识之外,集体无意识属于个体无意识中的一部分,而且个人的所有意识(含潜意识)也始终是一个发展着的系统,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接收环境信息存储在大脑中的结果。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是一个多余的概念。那么人的意识到底从哪里来?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人是环境的产物,所以人的一切都来源于环境,包括思想,"自我意识"是环境信息在大脑中储存、处理、相互作用之后的产物。所以,人的意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环境。而荣格所谓的"集体潜意识",实际上是文化在人大脑中的投影,说"集体潜意识" 的存在"毫不例外的要经过遗传"是没有道理的。那么文化是如何映射到人的意识之中的呢?我认为人们通过对文化符号的解码,从文化符号中提取信息,然后这些信息进入大脑,或成为显性的意识,或暂时"潜隐",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这里涉及到了一个"文化符号"的概念,我指的是所有携带着文化信息的物质形式或者非物质形式,比如语言、文字、故事、传说、神话、诗歌、戏剧、歌曲、小说、绘画、雕塑、徽标、文物、遗迹、庆典、节日、民俗等等。这些所有的符号都具有传递文化信息的能力,依照我上面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社会群体的行为习惯,那么通过这些符号,我们可以从中得出某一个群体所具有的某些行为特性。

  人类通过劳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资源,随着劳动经验的积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逐步加深,获取资源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利用资源的效率越来越高,于是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与生产方式都在改进,于是劳动方式也随之改变,因而劳动的组织模式也相应改变;
随着劳动组织模式的改变,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也随之改变,从而生产关系改变。而生产关系的改变,必然导致社会群体政治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说群体成员的社会地位出现变化,而这种变化必然导致群体行为习惯的变化,于是社会文化发生改变。也就是说,文化革命,是经济、政治革命之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个人意志无法阻挡。

  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来讨论文化为什么需要革命:从历史的角度看,传统的礼教文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之前的百年耻辱是千年前程朱理学结出的苦果;
从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社会主义的平民文化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这种趋势已经在某些领域得到了初步的展现。

  在宋朝之前,两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华民族从来没有被外族(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外族,现在当然都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员)长期统治过;
而宋朝之后,不到八百年的时间里,中国被外族统治了四百多年。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明朝延续了276年,从辛亥革命成功到现在,共98年,总共加起来也不过374 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宋朝之后的783年的历史中,中国大多数时间其实是少数民族在统治。从"澶渊之盟"开始,一场卑躬屈膝、委屈【求和】的历史大幕也就拉开了,此后几百年的时间,除了明朝部分时间以及后来的极左时代,中华民族就再也没有坚硬、挺拔的站立过,"求和"是宋朝之后中华历史的主旋律。而在千年盛世的奥运会开幕式上,张艺谋大师在季羡林国宝的建议下,抬出了孔子,用京剧的花腔朗诵《论语》,让我以为是在封禅台下听岳不群演讲,最后张大师让演员们气势磅礴的打出了一个"和"字。真是好创意,将宋朝之后的传统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口"里有"禾",也就"美"了。这还真是形象,只要喂一把苗,也就可以让"我们"这些顺民和和气气、老老实实的过下去。"和"真是一个好东西,"和美,和睦,和谐";
"和平,和气,和悦,和煦";
还有"温和、祥和、平和";
当然,还有"和亲、议和"。"和"确实是一个好东西,但一"求",变成"求和",也就不好了,其实很多东西都这样,越是觉得它好,越是觉得它给你舒服,就会越是习惯于它,然后就越想拥有它,于是你也就受制于它,最后也就变成了它的奴才。

  最近看了不少于文化相关的资料,其中也包括今年很火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炮灰团"团长的一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中国人爱安逸。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
命都不要,就要安逸。",为了避免他的部下习惯"安逸",龙团长不停的"折腾"他的队伍,故意找事,挑衅鬼子,让日本人炮击他自己的阵地,让他的战士时刻生活在恐惧忧患之中。这当然会惹来他手下的抱怨,但他任然坚持这么做,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他的士兵始终警醒着,始终保持着活力,以此提高他们的战争条件下的生存能力,最终让他们能活下去。当"安逸"成为了一种"习惯","安逸"也就也就成了一剂麻醉药。如同鲁迅在呐喊自叙里面所讲的一样,将铁屋子里面即将在昏迷中闷死的人唤醒,让他们在痛苦中挣扎,好歹会有一点希望。鲁迅铁屋子里面的"呐喊",与炮灰团长阵地上的"折腾",想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同一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爱安逸"还只是触及到中国文化的表皮,深入骨髓的其实是顺民文化。灭掉自己心中的"人欲",归顺"天理",然后"天"就会让你舒舒服服、安安逸逸的过日子。"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能在宋朝得到空前发展,我认为是有政治基础的。赵匡胤陈桥兵变,然后就黄袍加身,搞了一系列小动作,始终觉得有些忐忑,深怕部下有样学样,于是接着玩了一套"杯酒释兵权"的把戏,让开国将军交出兵权,国家则给他们丰厚赏赐,允许他们买田买地先富起来;
后来又实施禁军头领年轻化的政策,选用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的人担任禁军将领,这些措施基本上灭掉了他的部下黄袍加身的"人欲"。但不幸的是他还有一个弟弟赵光义,于是也就有了"烛影斧声"这段公案。当然,通过"黄袍加身"或"烛影斧声"上台的人,对别人的"人欲"总是盯得比较紧,生怕别人和他们一样急不可耐的坏了"天理"的规矩,于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就应运兴旺。终宋一朝,其政治制度的设计都是用文官箝制武将,放纵文官腐败,又用数量庞大的禁军对朝廷的高级文官们形成制约。赵匡胤首创了向部下"购买兵权"的行为,而他的子孙则发明了用"岁币"购买"和平"创举。没有仔细去查资料,也不知道宋朝用"岁币"到底赢得了多少年的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整个宋朝,修文偃武,以理学教化天下,去百姓之人欲,存皇权之天理,将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阉割得一干二净。纵观这段历史,皇权需要顺民,于是就产生了造就"顺民"的"文化",程朱理学在宋朝赢得统治地位,关键缘起却在陈桥的那件黄袍上。

  顺民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分,守规矩,一旦认可了自己的奴仆的地位,剩下的就只有服从。对于皇帝老爷来说,这样的老百姓太可贵了,于是时不时的扔出一些 "节妇"、"贞女"、"孝子"、"忠勇"的牌坊,强化顺民们的奴仆意识;
"父母官"们则代天巡狩,"教化"地方;
宗族的族长们则为一族之长,谨守家法族规;
他们以"祠堂"、"牌位"、"祖坟"等文化符号作为宗法制度的物质象征,以"宗族家法"为执行手段,将道德规范法律化,用家族的暴力维护封建道德;
用皇权的法律维护地方秩序。而超越法律和道德的就是高高在上的"礼",或者说"天理",具体而明晰的"天理"就是"纲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君要臣死,父要子亡"都是可以不讲原因不讲条件的,因为这是"天理"。纲,维纮绳也(《说文》释义),本义是指提网的总绳,将"纲"用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实质就是造就仆从关系、依附关系,臣依附于君,臣为仆,君为主;
子依附于父,子为仆,父为主,"主"支配"仆"的一切,甚至包括生命,仆人自己不得擅自决定自己的一切,因为仆人的一切都属于主人而不属于自己,这就是封建纲常理论中人际关系的"天理",而不甘心于仆从地位想自己做主则为"人欲"。存"天理" 而去"人欲",就是要仆人们"守规矩",老老实实的将自己的一切供奉给君父处置,由他们生杀予夺,无怨无悔。那么对于个人、对于仆从,儒家礼学设定了怎样的发展道路呢?那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我看来所谓的"格物致知"其实就一个字--"熬",在仆从位置上慢慢历练,耐心等待,"熬"得久了,也就明白了仆从们的"天理",然后就端正自己的态度,收起心猿意马的"人欲","诚意正心"的等待"十年媳妇熬成婆",然后成为更高一级的奴仆,从而修齐治平。仆从们的终极位置是治国平天下的肱骨之臣,但再"肱骨",君还是君,臣还是臣,再进一步就乱纲常了。所以,"三纲五常"实际上是 "顺民培训纲要",而天子、父母官、族长、家长则是"顺民培训生产线",另外,"三从四德"的母亲对于"顺民生产"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个民族的解放首先是妇女的解放,对母亲的解放,当然这是题外话不多说了。顺民的培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苦熬,才可以从身到心的塑造出一个合格的恭敬守礼的"正人君子",所以后来李贽主张"童心",提倡"真心",彻底颠覆"苦熬"的"格物致知",完全扰乱了顺民培训流程,以至于卫道士们不得不利用皇权镇压学术,李贽大概是中国古代唯一因为坚持学术真理而死的人吧。

  "顺民文化"的恶果就是扼杀了民族的创造精神,扼杀了个体成员的自主精神,顺民不是不怕死,而是不敢为自己做主,也不知道怎样为自己做主,一旦没有了 "君父"的指示,也就只能如失去头羊的羊群一般,一团散沙般的聚在一起乱哄哄的苦中作乐。在引言中我提到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其中Brooks老头被假释后,因为失去了狱警们的指示,失去了监狱的锁链,他也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所以,由"监狱文化"培训出来的"顺民",是没有办法拥抱心灵的自由的。因此,Brooks有勇气自杀,却没有勇气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当"顺从"成为一种习惯,"独立自主"就是与之绝缘。没有独立精神,那么也就只能依附,以可以依附的对象为"纲",然后让"纲"为自己做主。礼教文化以"三纲五常"为纲,以培训"守礼""守规矩"的顺民为目的,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也扼杀顺民们的自主意识。当没有外患时,礼教是社会内部最好的"维稳"工具;
而一旦面临外患,礼教就成了汉奸奴仆的生产线,汉奸是什么?不过是"以洋人为纲"的"顺民"罢了。在旧中国,礼教如同一张大网,将所有的人都笼罩其间,顺之则生,逆之则亡,最终塑造出一个"礼仪之邦"。宋朝"礼仪之邦"之后的783年,华夏民族体会得最多的东西是什么?是【求和】,是【苟安】。念古思今,有一种悲愤又要迸发出来了,还是打住吧。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不再是世界的唯一,天朝大国的梦被唤醒,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几百上千的洋人就可以在拥有四亿国民的土地上横冲直撞,八个国家的流氓拼凑出来临时队伍就可以将老佛爷赶得东奔西逃,这不就是猎人进羊圈时的情景吗?羔羊们咩咩的四处躲闪,看着同类被宰杀,躲在后面企盼老天让自己苟活。幸好中国足够大,幸好还有一些"愚蛮之辈"没有被礼教"开化",幸好还有一些不懂礼仪不守规矩的下里巴人存在,不然一个四亿人口的国家被几千人征服,那我们这些后人羞也要羞死。即使死了,我们又该怎样面对那些"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先人?开放的世界里,那种以制造顺民为目的的文化,不彻底革命行吗?

  上面从历史的角度谈论了一下中国传统的礼教文化必须"破",下面我就试着从社会发展的趋势上谈谈为什么社会主义文化必然会"立"。要谈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性,先谈谈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以前曾经写过一篇帖子,讨论社会发展的趋势,这里我简单的重复一下。在我看来,全球一体化与社会平民化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而这个发展方向是工业文明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这么说呢?工业化导致了交通工具的变革,从蒸汽机轮船到现在的空客A380飞机,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便捷,也越来越便宜,人们出行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都大为降低,因此交通工具的革命将地球缩小了,"地球村"的说法就是对这个结果最形象的描述;
而工业化另外一个成果是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从飞鸽传书到电报电话,再到现在的3G手机,人们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能力越来越强,而信息的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强化联系的必要手段。在交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合作用下,世界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也就成了必然,所以全球一体化必将是人类发展的趋势,尽管这个过程中会有反复、会有抗争,但大的方向无法改变。

  至于社会生活的平民化,我这里想多谈几句。工业化有两个特点,就是越是大规模生产,制造成本越低;
分工越细,效率越高。在这个特点的推动下,所有的工业产品设计都必须面对最大多数的人群,或者说,所有的产品从设计开始,都是要以大规模生产为目标的。用更简单明了的一句话来总结:工业化的动力和结果都在于产品的"平民化"。工业化本身是资本追逐利润的结果,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来目的并不是为了要平民化,而是相反,是为了维持和巩固资本精英们的地位。工业产品的"平民化",表面上看只是资本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而采取的一种"媚俗"行为,但内涵并不是这么简单。所谓"媚俗",就是要将"俗人"的意志摆在第一位,要投"俗人"之所好,想"俗人"之所想,以"俗人"的意愿为中心,大规模"媚俗"的结果就是社会凸显"平民"的意志,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下,平民意识兴起,成为社会主流。在平民意识的推动下,"平民化"也就成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平民意识的推动下,平民们并不会址满足于仅作工业产品的"上帝"--顾客,人总是得寸进尺的,他们想要的更多(可以参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平民意识从工业产品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全方位的平民化,这才是平民们的需要。因此,全方位的平民化,也就成了我们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平民化最核心的东西是社会资源的分配倾向于平民,也就是趋向于人民大众;
而要保证这一点,其前提条件是平民在社会资源分配过程中有发言权,也就是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平民要能做主;
也就是说"平民民主"是社会平民化的必然要求。怎样才能实现平民民主?实现平民民主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中取得发言权,那么如果民主不能对社会资源的分配产生作用,那么这样的民主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的,所以私有制下民主是一句空话。要想实现真正的民主,大部分社会资源必须属于社会全体(也就是所谓的公有制),这样民主才有作用对象。所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平民民主的前提。而要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能够始终存在,则需要有相应的政治措施加以配合,所以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是公有制的前提。说了一大通,其实不过是一句老话--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加上人民民主的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制度。而要实施人民民主,前提就得人民具有自己作主的意识,没有自主意识,人民民主是实施不起来的。

  前面说了,传统礼教是培养顺民的文化,而顺民最大的特点是安分、守规矩,规矩守得久了规矩也就成了习惯(对于群体是文化),也就失去了独立自主的意识。习惯"规矩"的人就像习惯身上的枷锁一样,他们会忘掉枷锁之外的自由空间。让一群习惯"君为臣纲"的人突然起来自己给自己作主,没有了"纲"他们会无所适从。所以,人民民主首先得培养人民的平等自主意识,有了主人翁精神,他们才会有当家作主的意愿,也才会正确使用手中的民主权力。而要培养人民的自主意识,则需要一种平等自主的文化环境。于是在文化领域内破旧立新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更简单的说明文化革命的必要性,那就是政治、经济领域都完成了革命改造,而作为传承社会群体习惯的文化,又怎能保持不变呢?1954通过了第一部宪法,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之后,十年之后才开始进行文化领域的改造。我认为这也是毛泽东的一个思考过程,他并不是一开始就认为文化革命具有必要性的,也是经过长久的思索才得出的结论。

  那么如何才能在文化领域内进行革命?根据我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社会群体的行为习惯,文化符号如诗歌、戏剧、歌曲、小说、绘画、雕塑、徽标、文物、遗迹、庆典、节日、民俗等则携带着社会群体的文化信息。人们通过对文化符号的解码,从而获取文化符号中的信息,了解到某一个社会群体的行为习惯,再经过选择性的接受,于是某种社会行为习惯得到继承与发展。但中国的文化传统是封建礼教文化,是以培养顺民为目的的,而要实施社会主义民主,必须造就平等自主的平民意识,文化传统与社会对文化的需求是矛盾的,要解决这个矛盾只有两条路,要么复辟政治、经济制度,要么变革社会文化传统。当然,有人也许会问,可不可能既不复辟政治经济制度,也不改变文化传统,这样两全其美岂不更好?但我一再强调--文化是社会群体的行为习惯,社会群体的行为习惯也包括政治、经济领域内的行为,如果不变革文化,在文化的强大惯性下,政治、经济的复辟也是迟早的事。中国为什么会出现300年历史周期律?原因就在于每一次朝廷更迭,其实都只是在政治、经济领域内折腾,换方丈而不换庙宇,甚至连和尚都不换。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不会影响到"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地位,孔儒们一直牢牢掌握着"教化天下"的权力。所以说,两千多年来,从来就不曾在文化领域内发生过真正彻底的革命。五四运动虽然意义深远,但范围局限在知识分子之中,而知识分子也深受文化传统影响,不可能具有彻底性,另外当时的政治、经济全都掌握在"纲常"们的手里,五四运动也不可能真正成功。但五四运动可以算成是文革之前的一个预演。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是一场延续十年的大规模群众运动。无论正确与否,它都是历史的存在。谁也无法否认这点。这一场运动,不是哪一个人的,它属于历史,它也属于世界,它是世界上第一场大规模的文化革命运动。无论是肯定它或者是否定它,它都是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它发生在中国。这些是基本的事实。至于成功与否?这要看它发起的目的以及留给历史的结果。达到目的,则成功;
没有达到目的,则失败。那么,文革成功了吗?好象没人肯定这点。文革似乎是失败了。但真是这样吗?

  我先不回答成功或者失败这个问题。我先留两个问题在这里。第一:中国还是"礼仪之邦"吗?第二:现实生活中,谁是你的偶像?你臣服于谁?

  不知道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中国流行一个词语叫"山寨",在很多经典的东西前面加上"山寨"两个字,往往就意味着恶搞或者仿造。最初好像是指深圳仿造的那些名牌手机。现在"山寨"已经堂而皇之的成了一种文化,去年甚至有人筹划"山寨版春晚"。那么"山寨"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是大众对"经典"的俾睨。我这里的"经典"是指带有正统的、权威的、主流的事物。陈凯歌几年前曾经拍了一部自认为很有内涵的电影《无极》,按照他的想法观众应该对他电影顶礼膜拜,影评人充分发掘他电影里面的象征意义,然后成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可最终东西出来之后,恶评如潮,最可恨的是还遭到胡戈恶搞,编辑成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而馒头血案反而激起网络下载狂潮。最后搞得我们的陈大师不得不为了颜面,装腔作势的要控告胡戈。但恶搞铺天盖地,大师们要告又怎么告得过来?而今,山寨文化又兴起,到处都是"山寨版"。什么山寨白宫、山寨笔记本、山寨法拉利、山寨白宫、山寨苹果....,等等。凡是有经典的地方,往往就存在着山寨。山寨文化本质上属于大众文化,山寨文化的兴起,实际上就是平民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要真讲"山寨",文革中的山寨可能更多,比如什么"山寨诗人"、"山寨导演"等。

  回到上面的两个问题。对于那两个问题,我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中国不再是礼仪之邦,骨子里面再也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温良恭俭让",失去的不仅仅是"礼仪",还有"礼仪"背后的精神锁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已经失去了偶像,没有谁可以让我们臣服。精神上的平等,才可以彼此尊重,谁也无法凌驾在别人头上。尽管有时候我们可能表现得恭谦,但这种恭谦是建立平等之上的。实际上,我想要问的是:谁还把自己当成别人的仆从?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人,但至少我没有遇到过。本来,毛泽东是最后一尊偶像,但在某些人的帮助下,如他自己所预言的一样,他也被打得粉碎。而正是最后一尊偶像的倒掉,成就了他毕生所追求的社会平民的思想大解放。他一生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解放了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
第二件事是解放了9亿中国人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的思想枷锁。

  文革之后,文化精英们丢掉了清高,什么坑蒙拐骗的事情都敢做;
普通老百姓失去了卑谦,对哪一个的精英大师都敢恶搞、作弄;
于是大家都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毛泽东作为最后一尊偶像被打碎,平民文化从而得以建立。文革失败了吗?从打破礼教思想束缚,建立平等意识、自主精神,奠定平民文化的基础上来看,这些目标都达到了。上文中将礼教文化比喻成监狱,文化大革命其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领域内的一次集体越狱行动。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中国人民丢下了精神的枷锁,中国人民得到了从内到外真正的解放,这就是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事情。其实他只做了一件事情--解放中国人民。先解放身体,然后解放思想。文革失败了吗?我认为,文革成功了。

  由于刚刚开始接触这方面,对"文革"的见识也很短浅,短浅到本文一大部分都是借鉴他人的。刚刚决定写这个题材的时候,没事就去网吧,看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东西,有纪录片、散文、社会调查,以及一些网民对"文革"的单方面的看法。有时候会气的拍案而起,有时候却会对于他们的想法拍案叫绝,这直接导致了,我在网吧桌子就响个不停的结果。不过,我们就事论事,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确实充实了自己,弥补了自己。

此致

敬礼

化工学院1024A康羿锟

2011年5月16日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

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第2篇: 何蜀:“文化大革命”中的歌曲

文化大革命笑话

作者:开心QQ;

作者机构:;

来源:北方作家

ISSN:1003-7527

年:2005

卷:000

期:006

页码:P.68-68

页数:1

中图分类:I277.8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财务科长;财务室;不知道;林彪反党集团;转了;文革时期;中都;妇女主任;三干会;热烈鼓掌

摘要:合计是谁单位财务室。革委会主任转悠进来问:“忙什么呢?”财务科长满脸媚笑,身体弯成了大虾:“报告主任,我们在准备发工资。”主任往科长的椅子上一坐,二郎腿一翘:“我们单位,谁的工资最离啊?”科长:“报告主任,您职务最高,当然是您的工资最高啦。”主任得意洋洋,随手翻桌子上的花名册。

第3篇: 何蜀:“文化大革命”中的歌曲

文化大革命文件:

邓小平写给毛主席的信

原文地址:文化大革命文件:邓小平写给毛主席的信作者:东方风雨

                                邓小平写给毛主席的信

 按:一九七二年八月三日,邓小平给毛主席写信,表示“保证永不翻案”,同时揭发批判林彪,提出想做一点工作。全文如下:

主席:

前天,我第四次同全体职工一块,听了关于林彪反党反革命集团阴谋叛乱的罪证,和关于陈伯达反共份子、托派、叛徒、特务、修正主义份子的历史材料,使我更加感到,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和广大深入的群众运动这面无比巨大的照妖镜,这样迅速地把这帮牛鬼蛇神的原形显照出来,特别是如果不是主席这样从他们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的政治观点和阴谋活动,及时地查觉出他们的反动本质和极大的危害性,并迅速地把他们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如果一旦他们完全掌握了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那不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会变到资本主义复辟,而且会使我们的国家重新沦入半殖民地的地步,更不知会有多少人头落地。

  没有疑问的,那时,革命的人民和真正的共产党人最终会起来把他们打倒,恢复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但是这要经过多长的痛苦的历史反复啊!言念及此,真是不寒而栗。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打倒了刘少奇反革命的资产阶级司令部之后,又打倒了林彪、陈伯达反革命集团。

  对于林彪和陈伯达,我没有什么重要材料可揭发,特别是对于他们的历史我一无所知,只能回忆一下平时对他们的感觉。

  对林彪,我过去觉得他很会打仗,我不相信什么百胜将军,不打败仗的将军是没有的,事实上他也不是每战必胜的,但认为他毕竟是一个军事能手。他的沉默寡言,我也觉得是一个长处。在历史上,我知道他犯了两个错误,一次是在长征时,他同彭德怀搞在一块,反对毛主席的领导,他历来标榜自己是反对彭德怀的,但在这样非常困难的关头,却同彭德怀结成同盟,搞秘密串连,如果没有主席的威望和坚强的领导,不知会成什么局面。

  再一次是抗美援朝,这也是一个严重的政治关头,他又出面反对主席的极端重要的政治决策,并且拒绝到朝鲜作战,按说他是比彭德怀要适当的人选,而他竟拒绝了,在实质上说,他是怕美国,不相信会打败美帝,不相信自己的正义立场和自己的力量。这两件事,一直到八届十一中全会,在大家的自我批评的空气中,他才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下。

  在全国解放后,我从一些事情中,逐渐觉得他是一个怀有嫉妒心和不大容人的人。这我是从他对罗荣桓、刘伯承等同志的态度中看出的。刘伯承同志在军事学院的教学方针中是有缺点和错误的,批判是应该的,但是林彪和彭德怀一块,对刘的批评不是与人为善的,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更是声色俱厉的,他们甚至说刘在二野没起什么作用,似乎只有我在那里起作用,当时我曾为此说过,没有那样能够很好合作的司令员,我这个政治委员也起不了什么作用的〔我记得在常委也说过〕,对我这个态度,林彪当然是不高兴的。

  罗荣桓同志同林彪是老战友,按说他们应该是很好的,罗荣桓同志为人的朴实、诚恳和厚道,是大家所知道的,罗在干部中是很有威信的,林彪就说过,四野干部有事都找罗,不找他。记不得是在一九五几年,罗荣桓同志曾指出林彪在宣传毛泽东思想中,只强调老三篇,是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林彪非常不高兴,从此对罗的关系很坏。至于对贺龙的关系,大家是知道的。

  对于罗瑞卿问题的处理,我是有错误的。在罗瑞卿问题出来前,我一直认为罗瑞卿同林彪的关系是不会坏的,我一直觉得罗是林的老部下,罗当总长又是林推荐的,应该没有问题,所以,当一九六六年初〔注,应是一九六五年十二月〕林彪提出罗瑞卿问题时,性质是那样严重,我的感觉是很突然的。而在叶群向我叙述罗瑞卿如何反对林彪,如何企图夺权时,又夹着一些罗如何轻视我的话,我听了并不舒服,我总觉得其中包含了一些个人的东西,在方式上多少带一些突然袭击的性质,这多少影响我在处理罗的问题犯下那样不容宽恕的错误。

  对于林彪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现在看来,他的确是为的打着红旗反红旗,是准备夺权、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步骤,但是过去我一直认为他抓得对,抓得好,比我好得多。我过去的最大错误之一,就是没有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但是,过去在两点上我一直是不同意的,一是林彪只强调老三篇,多次说只要老三篇就够用了,我认为毛泽东思想是在一切领域中全面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只讲老三篇,不从一切领域中阐述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就等于贬低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
一是总感觉林彪的提法是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割裂开来,这同样是贬低了毛泽东思想的意义,特别是损害了毛泽东思想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反对国际修正主义运动中的作用,我从阿尔巴尼亚同志的态度了解到这一点,我是赞成强调毛泽东思想对于马列主义的继承、捍卫和发展作用的。

  对于军队建设,我过去一直肯定林彪在这方面的作用。过去我只觉得他在强调人的决定因素的时候,忽略了军事技术和战术的训练。林彪多次说,只要人不怕死就会打胜仗,这是正确的,又是片面的。在文化大革命中,我见到“毛主席缔造的、林副主席直接指挥的”这样的提法,觉得有点刺眼,只觉得这是提高林彪威信的提法,不敢有别的想法,现在原形毕露,才恍然大悟了。

  对于陈伯达,他的历史我一无所知,甚至在延安写的三民主义概论我也不知道。我对陈的印象是,这个人很自负,很虚伪,从来没有自我批评。他会写东西,我从来没有听到他赞扬过别人写的好东西。对于能写的别人,他是嫉妒的,例如对胡乔木。他经常的口头禅是“我是个书生,不行”,这就是他唯一的自我批评。他看不起没有他参与过的文章或文件。如果他提出过什么不正确的意见,而后来被批判了,他不再说就是,从来没听他说他在那件事搞错了。

  例如,他对工业七十条说过不好,他究竟对哪些不同意呢?没听他说过。我只知道他在工业方面提出了两个主张,一个是搞托拉斯,一个是要搞计件工资制。搞托拉斯,我们试验过,这意味着工业的更加集中,对于发挥地方积极性的方针是有很大矛盾的。搞计件工资制〔他为此专门在天津搞了个调查材料〕是意味要进一步地搞物质刺激,这肯定不如“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相结合”的制度好。以后他不说这两个东西了。

  因为他提出七十条不好,中央曾指定他负责修改,后来我还催问过他几次,他始终迟迟不搞,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写批判苏联修正主义一批文章时,由于是在康生同志那一个班子写的,陈伯达一直没有兴趣参加。只在搞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二十五条时,由于指定他主持修改,才积极起来。总之,这类的事,还有不少,只是细节记不起来了。陈伯达多年没有主持过什么工作,对他这样一个握笔杆子的人,总要原谅些,所以我对他的印象只是一般的。至于他在主持文化大革命中的事情,特别是九届二中全会的事情,只是在听了中央文件的传达后,才知道像他这样一个坏蛋,以往那种表露不是什么奇怪的。

  主席知道,林彪、陈伯达对我,是要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如果不是主席的保护,我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的了。

我同全党全国人民一道,热情地庆祝在摧毁了刘少奇反革命资产阶级司令部之后,又摧毁了林彪反党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关于我自己,我的错误和罪过,在一九六八年六七月间写的“我的自述”中,就我自己认识到的,作了检讨。到现在,我仍然承认我所检讨的全部内容,并且再次肯定我对中央的保证,永不翻案。

  我历史上最大的错误之一,是在一九三一年初不该离开红七军,尽管这个行为在组织上是合法的,但在政治上是极端错误的。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基本上执行了毛主席的正确路线,当然也犯过一些个别的错误。

我另一个最大的错误,是在到北京工作以后,特别是在我担任党中央总书记之后,犯了一系列的错误,一直发展到同刘少奇一块推行了一条反革命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总书记的工作,我作得很不好,没有及时地经常地向主席请示报告,犯了搞独立王国的错误。在六○、六一年困难时期,我没有抵制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等资本主义的歪风,没有遵照主席指示抓好三线的基本建设,使不该下马的也下了马,推延了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的三线建设。

  在工业建设方面,我主持搞的工业七十条,没有政治挂帅,没有把主席的鞍钢宪法作为指针,因而是一个错误的东西。在组织上,我看错了和信任了彭真、罗瑞卿、杨尚昆这些人。特别重大的是我长期没有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揭露我和批判我,是完全应该的,它对于我本人也是一个挽救。我完全拥护主席的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时的。

我犯的错误很多,在“我的自述”中交代了,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我的错误的根源是资产阶级世界观没有得到根本改造和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结果。

  在去年十一月我在呈给主席的信中,曾经提出要求工作的请求。我是这样认识的:我在犯错误之后,完全脱离工作,脱离社会接触已经五年多快六年了,我总想有一个机会,从工作中改正自己的错误,回到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上来。我完全知道,像我这样一个犯了很大错误和罪过的人,在社会上批臭了的人,不可能再得到群众的信任,不可能再作什么重要的工作。但是,我觉得自己身体还好,虽然已经六十八岁了,还可以作些技术性质的工作〔例如调查研究工作〕,还可以为党、为人民作七八年的工作,以求补过于万一。我没有别的要求,我静候主席和中央的指示。


            

 衷心地敬祝主席万寿无疆

                                         邓小平

 

                                   一九七二年八月三日

第4篇: 何蜀:“文化大革命”中的歌曲

文化大革命起因探究

邵送兵

【期刊名称】《西江月》

【年(卷),期】2014(000)008

【摘要】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给我国各方面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边缘,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陷于停滞并发生倒退。文化大革命使我国丧失了一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和背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如何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悲剧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页数】2页(358-359)

【关键词】文化大革命;起因;政治;经济

【作者】邵送兵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4011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及其对当今的借鉴意义 [J], 杨晓慧; 刘焕明

2.不像“文化”大革命,倒像“武化”大革命——我所经历的文化大革命 [J], 陈世高

3.对文化大革命起因的思考 [J], 王Yang

4.“文化大革命”起因探讨——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缺失的视角 [J], 叶红; 谢艳; 张同健

5."文化大革命"起因的党建因素探析 [J], 颜廷平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推荐内容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