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画中的变形与重组手法分析

中国画中的变形与重组手法分析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根植于心,孕育出了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人与自然一向是相互依赖、和谐共生的关系。因此,这一审美观念也影响了中国画艺术的发展。中国绘画美学讲究形神兼备,因此很多的中国画作品都大量运用了变形、重组等不同的表现手法,在处理人物和事物的时候讲究“拟态而非求真”,强调要脱离客观世界的有形限制,通过对人物和事物进行变形和重组,赋予作品更加自由的生命,也让创作主体更加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一、中国画中变形与重组手法的关联性

从中国画的古今发展历史角度观察发现,中国画的画面造型变幻莫测,作品千姿百态,人物和事物都有变形。而除了人物和事物变形之外,空间变形也是自古有之,有些画作通常只用寥寥数笔便能勾勒出完整的意境。中国画虽不注重对具体形象的真实勾勒与还原,但却重视传神写意,要让所画之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画能够成为东方美术的代表性艺术。中国画作品中变形和重组的手法运用得十分广泛,几乎每幅作品都有涉及。这种较为夸张的艺术处理手段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如何变形,如何重组,完全是由创作者的主观心态来决定的。传统的中国画作品对物体进行变形描绘的现象较为常见,经常采用拉伸、扭曲、概括、简化等方式进行局部调整,有些物体甚至被画家进行了符号化处理。而重组则不然,它是对画面中真实构成的元素进行了打乱和重新排列,组合成了新的秩序,比如对描绘的某个物体的内部要素进行解构和重组,替换成具有其他特征的物体,物体相互组合、相互拆分,各要素在空间中肆意流动,灵活重现。我国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在这样多元化的艺术语境之下,中国画的变形和重组手法吸收了不同的绘画思想和创作技法,开辟出了全新的艺术展现形式。

变形和重组这两种手法是相伴相生的,也是若即若离的。变形手法可以单独使用,一般来说如果绘画的对象物体较少,可以使用变形的手法凸显夸张感,适当地补充画面过多的留白,但是如果画面的描绘对象较为复杂,数量较多,那么画家经常会采用重组的手法体现出创作的主观性。重组之后物体和物体之间的关系会显得更加神奇,充满艺术设计感。不过有些时候的重组也是为了让画面看起来更协调,因为在处理布局的时候,如果全部的画面都按照真实的物象进行还原,虽然符合现实逻辑,但未免会显得过于突兀,如果对画面中的局部物体进行置换和重组,就会形成一种全新特征的物体,这种全新的特征也会伴有一定的变形效果。因此我们说变形和重组是相互独立、相互区分的两种创作手法,但是彼此的应用和实践常常不可分割,当两种手法结合在一起,往往能呈现出相互关联的艺术形态。

二、中国画中变形与重组手法的成因探析

在中国画中,变形是一种修饰美化艺术形象的绘画表现手法,与西方现代绘画的变形手法存在非常大的区别。在西方绘画理念中,变形是将客观物品的形象进行分解、打碎、重组,然后实现物品形象的改变。然而在中国的绘画过程中,变形并不是完全将客观事物进行打碎,而是追求一种更加纯粹的视觉体验,结合中国画的形象特点进行取舍,使物品能更好地展现,从而达到抒情的目的,更能满足画家想要通过绘画展现理想以及自身思想的需求,还能确保图画的效果和质量均能得到提升。中国画在绘画时通过变形这一方式来传递出自身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状态,并且符合画家自身的理想以及画家对美的规律认知。

在中国传统画作中,采用变形和重组手法的频率非常高,其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对“主客一体”的追求。画家看待具体事物的时候并不局限于用写实的手法去还原它,而是在于表达其中的意象和意境,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和中国的传统思想观念是息息相关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古人一方面亲近自然,另外一方面又注重对个体情感的表达。在客观环境上,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利用“耕读传家”的形式代代育人,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中国人习惯对自然和情绪进行感知,也正是如此,在中国绘画等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对于具体物象的处理方式大多数不采用完全还原的形式,而是通过变形和重组的手法,表现出艺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和主观心理,达到物我两忘、相互融合的境界。

在我国现当代國画创作中,变形和重组的手法仍然在运用和延续。除了传统惯用的手法之外,变形和重组也增添了很多新奇的表现形式。国画作品在我国承袭了数千年之久,变形和重组的表现方法也在逐渐丰富,究其原因和社会背景分不开。文化的交流和包容让中国画作品能够吸收其他国家的美术流派和美术思想,为国画的创作贡献出了自身的努力和价值。很多画家在尊崇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之上吸收了其他国家艺术创作的灵魂,达到了洋为中用的目的。也正因如此,在中国国画作品之中运用变形和重组手法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继承的是传统的国画创作形式,发扬的是结合了外来美术思想进行创新。除此之外,国画作品的功能性并不强,但无论是观众还是画家本身,都非常重视挖掘绘画作品的艺术性,因而展开了诸多尝试,有时甚至会牺牲或割舍部分实用性,这也就意味着国画作品中人物和事物组合方式的运用变得更加大胆和新潮。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随着观赏途径的便利化和多元化,国画鉴赏者可以登录网站随时随地查看不同类别的绘画作品,利用变形和重组手法绘制出来的画面与现实中真实物体的样貌相差甚远,这种反差感能够激发观赏者对艺术的好奇心,从而促成观赏者与画家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进而产生情感共鸣。

三、中国画中变形与重组手法的运用

(一)在传统绘画作品中的运用

在中国传统国画作品绘制过程中,运用变形和重组手法的不在少数,因为这种方式完全取决于主观意识,所以很早便出现了。如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把鱼的形象和人脸的形象进行了重组。早期人类绘画的功用性大于艺术性,主要是用于日常的祭祀和祈祷,因此在刻画物体具体形象的过程中并不注重还原真实原貌,而是注重对相关的元素展开概括和变形。

随着中国画作品的不断发展,绘画的审美性也越来越成熟,艺术价值逐渐超过了实用价值。创作者主观性较强,经常运用变形和重组的形式表现真实的事物,让具体的事物变得更加夸张,甚至是利用抽象和符号化的形式简化物体的形象,例如南宋画家梁楷创作的《泼墨仙人图》中就充满了荒诞和怪异的变形。其中仙人的形象明显不符合正常的人脸特征,比例过于夸张,而身体则描绘得比较简约,画家仅仅用几笔线条就把仙人的特点表现了出来,且充分展现出人物喝醉酒之后的状态,将艺术性传达得淋漓尽致。除了整篇作品的变形和重组之外,有些画家还习惯于对局部画面进行变形和重组,最主要的目的是传达自身的个性以及人生态度。有些作品着笔不多,但是能给人高冷孤傲的感觉,比如在明末清初画家朱耷的《孤禽图》中能够看出,画面中的禽鸟有较大的眼白,这种处理很明显是属于夸张和变形的手法,不符合真实的禽鸟形象,但是却具有超强的表意特征,表现出作者对当时境况的不满,也表达出自身性格的狂放不羁。

传统中国画作品中采用的重组手法多作用于空间和物象的解构,利用散点透视原理,在同一幅画卷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空间和时间的具体物象,比如整体画面给人感觉光怪陆离,好似在哪里见过,却又和真实生活的场景相去甚远。这种画面的空间组合既有物象的变形,也有物体的分离和重组。重组手法的经典代表就是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把造型怪异的事物组合在同一幅画卷中,表达出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

(二)在现当代绘画作品中的运用

现当代的中国画也经常会使用变形和重组的手法,并且还会进行一系列的开拓和创新。相对重组而言,变形和夸张的手法在当代中国画中的使用频率更高,并且使用的方式更加大胆,会对具体的物象和描绘的对象进行扭曲,有些是表情的扭曲,有些是肢体动作的扭曲,还有些具有装饰性和艺术感。传统中国画作品中经常会采用拉伸、变换的形式来进行变形,而现代中国画则凸显出扭曲夸张的造型感,传统中国画的变形手法与实际物体相差不算太大,没有突破真实的具象特征,但是现当代中国画作品则不然,集中运用的变形手法甚至对物体本来的质感和属性都进行了突破。

通过变形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能够在保留中国画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本质以及民族审美的同时,还能加入更多的现代化语言及绘画形式,追求艺术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在绘画过程中,很多当代现实主义画家不再满足于仅仅是对生活进行照搬或是自然的再现,而是通过艺术中“变形”这一特征实现“艺术高于生活”,运用变形改变一定的自然形象,使其思想在表达与传递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艺术语言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写实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美学观点、审美需求进行变形,实现不同造型的趣味展现,并且达成自己的追求,展现出自身对社会发展的一种期望。在现当代的中国画作品中出现了极简的符号变形体,有一些类似于中国早期的原始壁画和器皿装饰图案的绘画,对具体的事物形象作出了极简的抽象化处理。传统的中国画作品上很少有符号化的形象出现,而现当代中国美术作品经常受到其他国家抽象主义画派和现当代画派的影响,在世界艺术思潮的全面渗透之下变得更加关注画面的整体排布。颜色上虽然以黑白灰为主,但是对物体的简化处理手段变得更加多彩多样,很多画家会把具体的物体溶于大色块中,让画面本身具有简洁的排布形式。同时,对物体进行符号化的简化处理起到了强调和重复的作用,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感。现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有些画家在构思作品的时候甚至把关注点转移到了生物微观结构领域,展现出的细胞结构惟妙惟肖。除此之外,传统中国画之所以进行变形和重组,更多的是想传达创作主体的人生态度,或是表达对黑暗现实的嘲讽,或是随遇而安的文人情怀。而现当代的中国美术作品传达的意象更宽泛,有些表达的是一种对传统审美的反抗。从总体风格来看,现当代中国画作品的变形和重组手法运用更加随心所欲,因此在画风上显得更加奇妙。

四、中国画中变形与重组手法的运用实例分析

以经典的中国画作品为例,在著名画家徐悲鸿的《愚公移山》这幅画作中,可以看到先辈们勇于挑战自然、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形象,然而这些形象并非凭空捏造,都是以写实作为基础的,那些强健有力的肌肉、充满自信的笑容,都展现出劳动人民任劳任怨、永不服输的形象。有些国画作品属于水墨画,但是汲取了民间美术和戏曲人物中夸张的变形手法,笔墨随意勾勒,就能让人物充满灵气的表情和形态都展露无遗,使人难以忘怀。又如《水滸组画》这幅作品,一笔一画都彰显着浓浓的民间美术风格和戏曲特色,画中对人物的脸谱、服饰和动作等都做出了大幅度夸张的变形描绘,人物栩栩如生,步伐矫健,一笔一画都勾勒出人物内在的精髓。这些夸张的变形和重组看似不合情理,实则却在情理之中。除了人物的夸张和重组之外,花草树木乃至鸟兽虫鱼都会随着整幅画面的跌宕起伏而进行重塑,这样的艺术创作手法可以给观赏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不只是中国画作品,任何国家和任何年代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变形和重组的手法,可以说变形和重组本身就是艺术家塑造人物和事物、进行以景抒情的重要手段。所谓艺术创作不是客观真实地还原事物,而是要对想刻画的事物进行情感注入和灵魂倾泻。所谓“真实的夸张最感人”,这是艺术存在的立足点,然而懂得变形和重组绝非易事,艺术家不能随心所欲地对描绘的物体进行夸张再造,必须要懂得把握一定的尺度,整体画面看起来要力求对称均衡,无论是尺度、节奏还是美感都需要动静结合、拿捏得当。经过变形和重组之后的绘画作品会比原来真实的物体显得更加具有艺术感,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苦下功夫,反复雕琢,或许画家本身对作品倾注的精神力量就是美术作品存在的意义。对于中国画作品来说,变形和重组的依据是客观对象,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寄情,作用是传神。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画中运用变形和重组手法非常常见,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性,有时也可以独立使用。在中国画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变形和重组的手法运用得更加自如,相信在未来,在多元文化思潮的激荡之下,中国画作品必然会让变形和重组的运用得到更有价值的发挥。

(作者简介:凌秋萍,女,本科,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中国画手法画家中国画华夏文化(2021年3期)2021-11-04层递手法快乐语文(2021年11期)2021-07-20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七步洗手法广东第二课堂·初中(2020年3期)2020-04-02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艺术品鉴(2020年1期)2020-01-19《远方》中国画吐鲁番(2019年3期)2020-01-01酷炫小画家小星星·阅读100分(高年级)(2019年8期)2019-09-12《岁有长又长》(中国画)海燕(2017年2期)2017-03-18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13期)2014-03-01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