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数字孪生方法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

论数字孪生方法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

城市更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又是当今城市更新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同时也是支持城市更新的有力手段和工具。城市更新中如何能有效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也需要包括数字化在内的足够方法和工具支撑。

一、数字孪生: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数字时代必然的发展趋势,数字孪生技术也顺理成章成了实现数字转型的核心技术。数字孪生,即为对象在虚拟世界构建一个同模样的对照物,通过融入数据—信息—知识—智慧(DIKW)分层,可借助信息处理技术,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这一方法近年来拓展到建设数字孪生城市领域,成为推动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内不少城市都已提出类似发展目标。

万物皆可构建数字孪生(Digital Twin for Everything),但真正实践的还不多。本文研究的为知识和文化的数字转型构建数字孪生,是城市建设、治理和更新不可回避的重要方面,反映了城市的软实力。经过多年努力探索,笔者已为数字孪生知识和文化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法论,还通过开发86个应用原型,说明其通用性和价值,其中许多直接关系城市更新,充分说明方法的底层技术已基本到位,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可实际推广应用,且成本可控,对此我们将在下面逐步展开说明。

数字孪生的实现,离不开两项关键技术,一是数字建模和仿真,二是底层的互联网支持。对知识和文化的数字孪生,可以先利用谷歌的知识图谱完成数字建模,体现其内在语义,再利用微软数字文档工具的现成功能,完成要求的数字仿真运行。微软数字文档工具的这一功能既令人意外,也在意料之中,因为它的原始提出,就是为知识和文化内容寻找容纳数字转型的新媒体,同时部署考虑了一些相关的应用支持功能,让我们现在有机会回归其原始本性,给应用推广的实现带来极其方便和有利的技术基础。在底层的互联网支持方面,工业应用领域主要依赖物联网(IoT)和工业互联网,而对知识和文化内容这样的虚概念,这些就完全无可作为。好在业界已提出“万物联网”(Internet of Everything)的思路,依托未来互联网技术中除物联网以外的其他三项支柱技术,即“知联网”与“文联网”(Internet of Knowledge and Contents)、“人联网”(Internet by and for People)和“务联网”(Internet of Services),支持众创和共享服务,链接小服务为大服务,可将原先散乱的资源集成整体的价值服务。而所有这些的完成,不要求复杂的软件接口,只需简单的互联网链接。

城市更新离不开知识和文化话题。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城市更新需要有对应的科学知识支持,诸如城市更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规划知识体系等。同样,城市更新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研究课题,就是如何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城市文化基因,体现和突出特有的城市精神。在城市更新中,如何能用好这些相关的知识和文化资源,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虽然内容的数字转型是有利传播的第一步,本文则提出一个更主动的服务方法论,即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把要求的资源直接送到需要者的手中。

面对今天信息爆炸和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那种被动等待资源挖掘的方法已完全无法适应,本文推荐的是一个面向目标和有组织的主动专业服务,即根据提出的发展建设目标,通过专业服务,以知识审计,识别实现目标的知识差距,完成资源需求分析,定位出要求的数字孪生对象,用知识图谱设计出要求的资源组织框架,并收集整合相关资源,实现基于数字孪生的主动知识和文化服务。借助这一方法,知识和文化从资源变更为一项有组织的主动服务,体现知识即服务(KaaS)、文化即服务(CaaS)。从使用者角度看,这更像一个服务特定发展目标的专业知识或文化库,当存放进云中,就可实现为公众方便共享的知识或文化云服务,这被专家称为“未来的未来”。从实现角度看,就像一个能按照目标需求提供定制知识和文化产品或服务的工厂,充分体现RPV创新理论的思路,即按目标需求组织要求资源(Resource),通过设计合适的构建流程(Process),着眼于实现要求的服务价值(Value)。由于面向目标,价值定位更加准确,再加上又是专业服务支持,对资源价值更熟悉,在资源组织上能做到更加有效和优化;由于可支持对所有可获资源的高度整合,有利于促进价值的最大化。

基于數字孪生的知识和文化资源组织方法,虽然仍以数字文档工具为载体,表现出它特有的亲民性,易为公众所接受使用,但又与普通的数字出版有明显区别,体现多方面的提升。首先,明确服务特定目标,具有极强针对性,服务资源高度整合;其次,由于对语义内涵有基于知识图谱的数字建模,更加简明扼要,方便阅读和理解,可借助图谱导览,迅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再次,所有相关链接的资源,均以特定云址存放在云中,可通过超链接实现直访的共享云服务,不必再要求读者自行查阅,可直接点击对应图标,完成“一门式”访问。而这些被定义的数字孪生体资源,又可以自己的链接地址,在更大上下文中为其他资源所方便标定引用。这就是数字孪生资源与普通数字出版的不同之处,资源不再是离散需要独立查找的内容,而是可有意识地组织在各种主题线索中,发挥其组成价值。而完成的手段,仅是简单的互联网链接。

知识图谱方法的优越性,在于其概念的高度抽象性,极易被接受和理解。对于开发者,一个复杂事物,可通过分层知识图谱,做出明了的简化分解,不仅支持横向的动态扩展,也便于做出纵向的深入细化。这样,数字孪生也能实时动态反映实体对象的演化。借助引入必要的领域本体(Ontology)或专业术语,可灵活应用到各类应用领域。对于使用者,知识图谱相当一个简单图标菜单,借助自然的浏览导航,可迅速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获取要求的资源。

二、数字孪生方法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实例

城市更新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表述适应新发展需求提出的目标定位,包括发展思路和实现策略途径,这通常都表现在一个城市面向未来的总体规划中。从某种意义讲,这也是对城市未来发展认识的一个知识成果。因此,从我们的方法论视角,可为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一个数字孪生,这相当于给规划构建一个简明图解版,以讲网络故事的方法,推助规划目标深入人心,提高关注与参与度,促进对规划的广泛评议和建议。同时辅助支持实施,可以故事实例动态记录建设进展,提高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这方面,笔者已完成两个应用实例。一是201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它相当于数字孪生上海的一张未来蓝图,讲清《这就是未来卓越上海》的新故事。另一个是反映上海五个新城建设新思路,以奉贤为样板构建的《东方美谷奉贤》数字孪生新形象。它突出奉贤结合自身特点和当前机遇,提出的“独立、无边界、遇见未见”的战略远景,建设四城一都的基本发展框架,以及五美五强的发展目标,以弘扬贤美文化为纲,构建南上海城市文化新地标,以“上海之鱼、十字水街、田字绿廊、水天一色”为特征的生态之美,再加上“东方美谷、未来空间”的双引擎驱动“产业美、产业强”发展策略,用数字孪生方法讲好《这就是奉贤新城》的新故事。

重塑城市品牌形象,提高城市吸引力,也是城市更新企求的常规。为服务上海最近提出的全力推进“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建设,笔者通过为“上海15个名”构建数字孪生,用具体又生动的实例给上海品牌宣传提供新的数字利器,让人切实明白为何要来上海。

上海提出要建设文化之都,如何能有效展现城市固有的文化基因和底蕴,当前更需要采用全媒体手段加速城市文化的传播和规模影响,为地域文化构建数字孪生无疑是重要前提。为此,笔者首次尝试为“海派文化”构建数字孪生,将它表征为14个方面。地域文化是一个抽象概念,难以给出明确边界,经常给人不好捉摸和“虚”的感觉。通过为海派文化建立数字孪生,笔者反而发现这一虚拟世界的映射体更具“实”的感觉,让人知道这些文化实际包含了什么内容,产生更多感知和认识,并可提供关联资源引申向更深的学习。这大约就是虚实结合的好处,可以称为数字孪生的“可视化”特性。它同样可应用到文化领域的众多虚概念上,让文化遗产在超媒体空间更加丰满和可视化,促进有效传播。

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也是上海特有的一个文化优势。为更好传承这一红色文化基因,笔者用数字孪生方法构建了“上海红色文化地图”,共汇集全市387个红色教育基地,让可用资源一目了然。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纪念,习近平同志提出,要用好红色资源,笔者又按主题线索重组了资源安排,以更好适应学习需要。

全方位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关注功能,在这方面上海已推出一个“上海文化云”服务,但初版的重点放在解决文化的供需对接上,相当于一个文化电商平台。按笔者的观点,城市的文化云建设更应侧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此,笔者为嘉定文化云的原始版重构了一个数字孪生新版《教化之城 礼乐嘉定》,充分反映了嘉定的传统文化特色和价值。在挖掘上海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笔者还配合国家“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构建了几个本地原型,包括“上海之根-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思南公馆露天博物馆”等,让城市文化资产充分活起来。

城市更新也离不开旧城改造。旧城改造的方案设计,没有统一可照搬的模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综合考虑各方面问题,拿出合适对策。但各地也不缺乏创新的经验和解决方案,可供參考借鉴,此时数字孪生知识方法,正是传播经验的一个有效手段。在这方面,笔者曾应上海智库要求,为黄埔区改革开放40周年的建设治理经验,构建过一个数字孪生黄浦《浦江潮涌 新貌新天地》,其中包括几个极具典型性和影响力的旧城改造经验案例,包括新天地、南京路步行街和豫园商城等。由于黄浦区在上海的中心地位,这也可看作是上海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这方面,也不得不提及上海为打造“世界级城市会客厅”提出的“一江一河”建设计划。到目前为止,黄浦江沿岸45公里滨江公共空间和苏州河中心城段42公里滨水岸线均已基本贯通开放,城市形象和市民满意度大幅提升。同时,一江一河两岸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发挥了全新的价值。这包括黄浦江沿岸以上海船厂、国棉十七厂、老码头创意园区为代表的历史建筑和工业遗存得以保留、修复、改造和利用;苏州河沿岸以四行仓库为代表的红色遗存,以M50园区、创享塔园区等为代表的工业遗存更新利用形成特色。所有这些成果和经验,均可通过为上海的“一江一河”构建数字孪生“世界会客厅”“徐汇西岸滨江”“苏州河虹口段”“苏州河普陀段”等,活生生记录下来,完整地在网上展现传播开来,让广大市民切身感受城市更新之美,引起实地观访的兴趣。

在工业遗存改造利用方面,通过构建“互联网+工业旅游”,用数字孪生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国内建设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经验,其中给出了22个上海工业旅游示范点,包括同乐坊、800秀园区、8号桥、M50创意区、民生码头、1933老场坊、空间188创意产业园等,精彩纷呈。

城市更新改造中如何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这对有历史渊源的上海显得格外要紧。为此,上海提出“建筑可阅读”理念,唤起人们更加关注和保护这些历史建筑,努力阅读它们的遗存价值。至今,上海已公布各区1039个可阅读建筑。用笔者提出的数字孪生方法支持建筑可阅读,可以说是举手之劳,只需为建筑完成阅读材料的一个链接即可。作为示例说明,选择一个可阅读建筑最少的区——闵行区作为象征。闵行区仅有19幢这样的建筑,在手机上点击对应照片,就可完成阅读,此类网上产品显然是当前读者最想看到的。

浙江省为“改革突破争先,建设数字浙江”,在数字化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沿,开拓了许多具体的创新经验。2021年,通过专家评选,浙江省公布了全省90个改革突破奖案例。为有利示范推广,笔者为浙江省开发了一个能上云的“浙江改革突破成效案例库”原型,可在任何手机上直接下载阅读获奖案例资料。

城市更新也属一个知识密集课题,同样需要有合适的知识服务支持,例如如何解决常见的城市病问题。在这方面,已经构建了一些面向目标问题的数字孪生知识服务实例,已建原型有:城市治理、公共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城市病研究、特大城市社会风险治理研究、国家安全学等。

幸运的是,本文建议的方法乃是一个人人可学会的方法。只要在某一领域有一定知识专长或认识,或有想讲的有趣内容,就可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它表达出来。为目标构造数字孪生,并不需要懂IT和编程,只要求会用数字文档工具,能写PPT,因此任何一线的知识和文化工作者皆可成为创作主体。

您只需按确定的服务目标,筹划好最值得讲的故事内容,按照故事规模,安排好章回组织,列出每一情节的叙述要点,识别出闪光点,以提高故事吸引力,同时确定故事的最佳表达形式,寻找可利用的旁证说明材料和内容资源。资源的链接只是文档上一个图标或索引点的超链接地址,对存储在电脑上的文件,只是文件目录中的一个文件名。当把文件上传到云盘中,则改换成网中的云址即可,同时,把文件设置成可开放共享的即可。这不需要开发编程,因此即使不懂得IT的人,也可开发出能上云的应用,实现可广为共享的云服务。这样一个简易可行的方法论,为群创共享提供了可能性,也让“人民城市人民建”和“人民城市为人民”提供了方便的表达渠道。每个人都有机会按照自己的灵感和拥有的资源,开发出自己的应用贡献,为大家所共享。同时,这些数字孪生贡献,也可大可小,它可以只是在别人已有图谱框架上加些细小的补充,也可以利用别人已有的资源,拿出新思路,通过组合链接集成更大的数字孪生体。总之,可各尽所能、各显神通。

参考文献

[1] DEHUA JU. Digital Twin for Everything:
Some Pilot Studies[C]. Shanghai:
计算机科学、通信和多媒体工程国际会議CSCME 2019,DEStech Publications.

[2] DEHUA JU, BEIJUN SHEN. Internet of Knowledge Plus Knowledge Cloud Service - A Future Education Ecosystem[C]. Seoul, Korea:
FCSE 2012, IERI Procedia, Vol.2, 2012,pp.331-336.

[3] 居德华,沈备军. 知联网-智慧城市的软基础设施, 第六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论文集:
智慧城市与图书馆服务[C]. 上海: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2.

[4] CHRISTENSEN C. The Innovators Dilemma[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

[5] 居德华. 数字孪生技术的城市应用[M]. 城市管理研究(第四辑),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

[6]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2035-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7] 居德华. 呼唤互联网+中华文明时代的上海海派文化行动[C]. 第十六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2017.

(责任编辑:严陈玲)

猜你喜欢城市更新上海数字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房地产导刊(2022年10期)2022-10-18上海电力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9期)2022-10-10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房地产导刊(2021年11期)2021-11-27上海之巅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家庭影院技术(2020年11期)2020-12-28TOD/城市更新世界建筑导报(2019年3期)2019-07-16答数字创新作文(5-6年级)(2018年11期)2018-04-23数字看G20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上海──思い出の匂い人民中国(日文版)(2015年10期)2015-04-16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