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党史学习 > 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融于立德树人全过程

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融于立德树人全过程

来源:党史学习 时间:2023-11-20 12:18:02 推荐访问: 党史 党史2022 党史2022年1月12日

刘 月 王红艳 黄婉珺

(河南农业大学,郑州 450002)

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指示要求,也是集聚新时代思想伟力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历程中,应自觉将其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过程。促进二者的互融共建、协同并进,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是高校充分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伟力的重要途径。

党史学习教育是围绕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成就、经验及开创新时代伟大事业新局面,在全党范围内广泛开展的主题教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后,党史学习教育以常态化、长效化的形式成为党进行自我革命、把脉历史规律、迈进新长征路的重大战略决策。而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其“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过程,首先要深化认识二者的关系。

(一)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推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放眼全局,立足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刻诠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本质,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命题,以个人成长成才、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制定根本价值遵循和具体要求。而党史学习教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承继优良传统、奋进新征程的必然选择,其本身内含的“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效用是开创党和人民事业新局面的“雄兵利器”,也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接棒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时代新人的重要资源。同时,二者又在目标任务、标准要求等方面有着高度一致的共识,并在方法运用、资源融通等方面有着高度重合。高校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仅从顶层设计上强化了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引领作用,并且从组织架构、教学改革、资源整合、路径创新等各个方面深化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成为高校贯彻落实育人使命的重要推动力。

(二)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尺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又着重强调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教育事业中的引领性和指导性,强调以“立德”为根基,指引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落脚于“树人”这一核心价值原点,将教育衍生出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等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生产力,放置于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等战略任务的重要地位。党和国家有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论述,揭示了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定位,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带有明确政治倾向和鲜明时代烙印的定位与要求。围绕国家战略发展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立德树人重在通过“大思政”工作格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还有熔炼技能、提升职业素养的劳动教育,为满足个人终身全面发展和追求幸福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受教育者成为“共产主义的忠实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而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恰恰从宏观层面上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开展夯实了组织基础,进行标准、原则等层面的价值引领;
从微观层面上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育人资源,让形式新颖的创新模式成为可能,最终推动“三全育人”工作体系贯穿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开创立德树人工作新局面,并用立德树人工作成效印证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的长效性,引导全社会成员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上持续发力。

总之,对于高校来说,党史学习教育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实现内涵式发展常规性、长期性的系统工作,二者互融互促、相辅相成,对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有着系统的理论逻辑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党史学习教育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从本质上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时代命题,也从政治高度解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二者的同频共振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

(一)推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频共振是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情、党情、国情均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对于高校工作来说,重中之重就是担当教育使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此,其首要任务是正本清源、铸魂育人,指引广大青年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和遵循,科学、理性地“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对标党史学习教育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和目标,就是要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放置于融贯古今中外的时代背景之下,以历史的、全面的、具体的观点认识并把握百年辉煌的中国共产党党史、筚路蓝缕的新中国史、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和蜿蜒曲折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易和独特的制度优势,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必然性的认识,明确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教训,准确把握育人目标、原则、方法,培养能够做到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青年,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二)推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频共振是人本思想的充分体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中国人民,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胜利。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一条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具体到高校工作,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把准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的方向,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感受党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联系,自觉成长为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方向、坚持人民至上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推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频共振是唯物辩证法的再次实践

作为党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强调实事求是原则,以客观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准确把握主体、主流、主线,做到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党史学习教育旨在通过追根溯源把握历史大势、认准定位,引领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高校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融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也要全程坚持贯彻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坚持全面地、发展地、具体地看待历史,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把握规律、深化认识、直面问题、统一思想和行动,并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立德树人的“营养剂”,在知史、信党、爱党的基础上用光辉历程和成果激励青年学子,以忠诚信仰和伟大精神涵养青年学子,并在现实生活中转化为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真正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由此可见,高校将党史学习教育融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是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任务的根本要求,有着科学严密的理论依据,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高度概括了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与重点。随后,教育部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座谈会,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据此指出,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在史论结合上讲透理论之道,在纵横比较中讲深自信之基,在赓续传统中讲活精神之源,在生动实践中讲出未来之问,推动新发展阶段铸魂育人走深走实。可以说,上述目标、任务既是党史学习教育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义,也是高校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的现实意义。

(一)以学史明理为基础,坚定时代新人的理想信念

学史明理,即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掌握、总结提炼,明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事理。这要求我们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要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
要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增强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性;
要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结合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要充分发挥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作用,引导广大师生明晰马克思主义真理之真、社会主义道路之实,使其在学习中不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以坚定的理论信仰、理论自觉为引领,实现“明理—悟道—笃信—力行”的阶梯式升华,并自觉将共产主义内化为每个个体融于血脉的政治信仰和情感认同,从根本上达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立德树人成效。

(二)以学史增信为追求,厚植时代新人的家国情怀

学史增信,即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学习、发展、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的学习与把握,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中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呈现出的“中国之治”,以及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文化积淀等方面来感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休戚相关的命运关联。从大的立意上来看,就是要在尊重历史、面向未来的新征程中,既不盲目自信,也不妄自菲薄,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凝聚起推进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磅礴力量,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直面挑战、化解风险,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落脚到高校育人这一具体工作,就是要将“四个自信”视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支柱和涵养时代新人志气、骨气、底气的精神富矿,引导广大青年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成长为信念坚定、以身载道、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坚定的信仰追随者、忠诚的梦想践行者。

(三)以学史崇德为核心,培育时代新人的红色基因

学史崇德,即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获取能够升华认知、提升道德修为、增强行动自觉的精神动力,以优秀模范为榜样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良好氛围。简单来讲就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也是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契合的目标任务,也是二者成效凸显的关键重点。综合二者的要求和导向,就是要在时代新人“拔节抽穗”的成长关键期,引导其传承民族英雄和时代楷模身上的红色基因,涵养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品质,从思想品行上扣好“第一粒扣子”,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从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成功奥秘中明晰并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自觉用党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以党的标准和要求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其次,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出发,坚守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的基本公德,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斗终身;
最后,从克己奉公的共产党人身上,强化对自我私德的要求和规范,从不断提升个人修养、接受组织监督约束、严格家教家风等方面规范个人行为和操守,不断提升个人精神境界。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具体要求将伟大建党精神谱系的深刻内涵融于血脉和基因,自觉成长为兴党强国的中坚力量。

(四)以学史力行为目标,锻造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

学史力行,即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身体力行、开拓进取,以奋斗创造历史,以实干成就未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明理、增信、崇德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干实事”的力行之举,高校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也在于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为行的教育过程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接续奋斗的年轻一代。围绕这一共同目标,将党史学习教育融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在于知行合一,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效,在真枪实干的实践中淬炼真理、检验成果,使时代新人在砥砺奋进中逐渐成长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英才,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这也为二者的融合联动提供了重要的现实遵循和行动指南。

综上所述,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合,是高校实现人才在价值塑造、政治认同、知识掌握、素养达标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高校守正创新、践行初心使命的应然之举。

明确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融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逻辑和现实意义,接下来应坚持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并让其成效服务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成为高校映照现实、奋进未来的实然之举。

(一)坚持正确方向,从顶层设计上筑牢保障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也是党开展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关乎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基本遵循。二者本身都是长期性、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将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融于高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更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首先,学校党委要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做好谋划、设计,以涵盖领导小组、经费及考评、奖惩激励等保障的长效化机制,为二者的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确保党史学习教育与学校办学定位、目标、方向等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中心工作之一,融于学校相关的各类业务工作,并形成周密、完善的实施方案。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层层抓落实的组织保障持续推进落实落细,并以制度化的要求和预案为二者的融合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和解决思路等,确保工作实效。

(二)发挥主导作用,从教师队伍培养上夯实基础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既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实施者,又是影响立德树人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党史学习教育融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系统工程中,高校首先要抓好教师这一主体的队伍建设,将党史学习教育视为涵养高尚师德、弘扬优良师风的重要抓手,融于教师科研、教学等相关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培训学习、晋升奖励机制等强化教师的理论学习和素养提升,借助调研、实践等加深教师群体对当下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和掌握,使教书育人的主导者们明德信道,成长为思想上、行动上信党爱党拥护党,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大先生,做“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和涵养德行的‘人师’”,成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强有力的执行者和推动者,以融合理想信念教育、价值养成和知识传授等内容的教育活动,推进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三)注重以人为本,从学生需求上找准切入点

无论是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还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终落脚点皆为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体现在对学生的培养、锻造上,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象化。为此,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融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必然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需求为切入点,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引导、培养作用,通过教育内容的内化引发主体从情感到价值的认同和共鸣,进而外化为带有鲜明政治属性、价值属性的实践行动。具体来讲,就是要在关注学生主体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教学活动规律,增强相关活动和内容的针对性,以接地气的方式方法推行互动式、探究式、开放式、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教育活动有声有色,切实起到与学生同频共振、共情共鸣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发挥出感染人、感动人、感化人的教育意义,实现良好的理念灌输、素养提升和行为的自觉养成、践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输送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四)加强资源整合,从渠道建设上形成合力

在教育活动中,主客体双方缺一不可,而作为教育介体的课堂、校园环境等也不可或缺。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融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自然离不开教育介体的建设和完善。

第一,课堂作为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发挥党史学习教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频共振的主渠道。围绕这一渠道的建设和打造,首先要打破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以实践体验为主的第二课堂和依托网络载体的第三课堂的界限,以目标和任务为导向,整合并灵活运用三个课堂的优势资源,与时俱进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疫情等特殊时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通过云游博物馆、革命纪念地等弥补实践课堂缺失对教育成效的影响,打造让学生耳目一新又效果显著的教学模式和课堂,充分彰显思政课“讲道理”的本质特性。其次,要注重地方、校本、行业、专业等教育资源的挖掘运用,通过课程思政创造性地发掘、设计专业课堂与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着力点,实现各类课程与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衔接和道德渗透,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强化职业素养、道德品性的培育,实现培养德技双修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目标。

第二,校园环境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实现党史学习教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频共振的重要渠道之一。具体可以从硬件和文化氛围营造两个方面来讲。从硬件上来看,校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景都可以化身为教育载体。为此,学校在人文、自然景观的打造上,要充分贴合高校特色,统筹规划设计,将高校的文化理念、精神意蕴等与专业实训室、校史馆、文化长廊、文化墙、主题雕塑、景观小品等场所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出集环境美化、历史意蕴、文化传承与弘扬等于一体的校园景观。从文化氛围营造上来看,除了上述的硬件建设和常规的宣传栏、报刊、电子屏、条幅等,最主要的是结合广大师生的需求和行为习惯,利用重要节日庆典、特殊时间节点等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青年宣讲团、社团文化节、暑期实践、主题文化活动展演、竞赛、讲座等,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以润物无声的形式达到以文培元、以文润心的作用。

猜你喜欢根本任务立德党史第一次学党史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21年12期)2022-01-12党史告诉我们什么?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湘潮(上半月)(2021年3期)2021-07-20党史上的今天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7年12期)2018-01-03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7年4期)2017-05-29振兴发展是老区根本任务中国老区建设(2016年12期)2017-01-15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